北京之旅——一场邂逅文化、历史与美食的五日盛宴(三)圆明园·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佩佩

<p class="ql-block">【故园残梦 荷影沉哀】</p><p class="ql-block"> 游览完颐和园,随后我们走进了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东方凡尔赛宫”的清代皇家御苑,曾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集中西建筑精华于一身。然而1860年英法联军的一场大火,将这座“万园之园”的辉煌焚毁殆尽,只留下断壁残垣,静静诉说着那段屈辱与伤痛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漫步遗址间,恍如穿越时空长廊。散落的石雕残柱、倾颓的汉白玉拱门、荒草掩映的殿基,无一不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以沉默的姿态,讲述着曾经的辉煌与苦难,让人每一步都踏得沉重。</p><p class="ql-block"> 穿行于废墟之中,没有人能笑着走出这片土地。每一处残垣都在叩问历史,每一块碎砖都镌刻着民族记忆。那份压抑与凝重,并非消沉,而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痛惜与觉醒——美或许会被摧毁,但历史的重量永远不容遗忘……</p><p class="ql-block"> 转而登舟缓行于福海之上,又是另一番光景。两岸荷叶田田,荷花亭亭,柔粉点染碧波间。船痕荡开清波,荷香随风暗渡。远处残破的远瀛观遗址与眼前盛放的夏荷同框,仿佛时光在这里同时展现了它的残忍与温柔。这一刻,圆明园不仅用伤痕提醒我们铭记历史,更以生生不息的自然之美抚慰着每一个追寻者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在圆明园遗址公园静谧的一角,矗立着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的雕像。他目光沉毅,仿佛仍在凝视这段不容忘却的历史。1861年,雨果在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以炽热的正义之笔痛斥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圆明园的暴行,称其为“两个强盗的胜利”。他毫不避讳地站在文明与良知的一边,为中国辩护,将圆明园的毁灭视为“整个东方文明的伤痛”。</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座雕像不仅是对一位异国正义者的致敬,更成为跨越国界的历史反思象征。它无声地提醒每一个人:真正的文明,从不以掠夺为荣;伟大的民族,始终敢于直面历史。站在雕像前,废墟仿佛有了声音,荷花依旧年年盛开,仿佛在诉说——毁坏或许只需一场大火,但铭记,却需要千千万万个心怀良知的人,跨越时空,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铁血丰碑 铸就和平】</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步入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毛主席亲笔为军事博物馆题名。宏</span>大的建筑仿佛一座静默的丰碑,镌刻着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奋起的峥嵘岁月。一进入展厅,便被那种庄严与厚重的气息所笼罩,仿佛能听见历史深处传来的号角与呐喊。</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陈列着从古代兵器到现代尖端装备的丰富展品,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是一段血与火的故事。在抗日战争展厅,锈迹斑斑的大刀和简陋的步枪,无声诉说着那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岁月;在解放战争展区,英雄们的遗物和泛黄的电报手稿,让人仿佛看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 最令人震撼的是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从第一颗原子弹模型到最新型的战斗机、导弹装备,展现的是大国崛起的坚实足迹。这不是炫耀武力,而是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有力见证。</p><p class="ql-block"> 站在巨型东风导弹之下,感受到的不仅是震撼,更是一种安心。它守护的不是霸权,而是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走出展厅,回望这座巍峨的建筑,它不仅是武器的殿堂,更是和平的誓约——历史从未忘记,英雄始终在场,而我们将带着这份记忆与力量,更坚定地走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附行程中导游与游客的互动视频花絮</p> <p class="ql-block">附北京铁锅钝聚餐视频花絮</p> 编辑:湘潭宝中旅游杨家湾店佩佩 审核:湘潭宝中旅游杨家湾店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