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抗击日寇的铁血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忘“九一八”的山河破碎,更念先辈的浴血抗争,愿以吾辈之力,续写华夏荣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一八事变纪念日,这个日子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铭记在心。我的父亲贾献图是一位老红军,他亲身经历了那段艰苦的抗战岁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认真查阅了父亲1945年的档案,记载显示,当时他在东北赤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俘虏团团长,负责接管日本侵略者战犯的俘虏。从档案中我了解到,他当年在东北赤峰承担着接管日本侵略者战犯俘虏的职责。听到胜利的消息,他和战友们都非常激动。那一刻,他们深知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战友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父亲曾说,他们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的祖国终于摆脱了被侵略的苦难,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但他们也深知,为了不再被欺负,我们的祖国要强大,我们的军队要强大,我们的武器装备要强大。这是他们当时共同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父亲贾献图当年1945年曾经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俘虏团团长!</p><p class="ql-block">铭记历史,缅怀父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父亲贾献图。1945年,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俘虏团团长,这一身份背后,是战火与热血交织的过往,是为国家、为人民奉献青春与力量的壮丽篇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那一代人,是时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大地满目疮痍,却又孕育着新的希望。在这样的历史转折点,担任俘虏团团长,这是一项艰巨又特殊的任务。俘虏团的成员多是战争的参与者,他们曾是敌人,但战争的结束让他们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父亲以他的智慧、勇气和对国家的忠诚,肩负起改造、教育这些俘虏的重任。他深知,战争的胜利不仅在于消灭敌人,更在于拯救那些被蒙蔽、被裹挟的灵魂,让他们重新回归正义的阵营,为国家的和平与建设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那个物资匮乏、条件艰苦的年代,父亲带领着俘虏团,从思想改造到生活帮扶,从军事训练到文化教育,一步步地引导他们走向新生。这期间,他一定遭遇过无数的困难与挑战,但凭借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他坚持了下来。他的行动,不仅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体现了中国军人的宽广胸怀与高尚情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岁月流转,父亲已不在人世,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我们缅怀的不仅是那段屈辱的历史,更是像父亲一样,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家的解放与建设不懈奋斗的英雄们。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p> <p class="ql-block">当年第四野战军处理日本战犯的工作任务</p><p class="ql-block">一、接收与登记</p><p class="ql-block">1. 接收战犯:在战斗结束后,对被捕获的日本战犯进行集中接收。由专门的军事法庭或战犯管理机构负责接收工作,确保战犯的安全和有序管理。</p><p class="ql-block">2. 详细登记:对每一位日本战犯进行详细登记,包括姓名、国籍、军衔、所属部队、犯罪事实、被捕时间、地点等信息。同时,记录战犯的个人特征,如身高、体重、面部特征等,以便后续识别和管理。登记信息后,撰写详细的战犯名单和登记日志,上报上级主管部门。</p><p class="ql-block">二、审查与调查</p><p class="ql-block">1. 身份审查:对日本战犯的身份进行严格审查,核实其真实身份和背景信息。通过比对战犯提供的信息与已知情报,确认其是否为重要战犯或有其他特殊身份。</p><p class="ql-block">2. 犯罪调查:对战犯的战争罪行进行深入调查,收集相关证据。调查内容包括战争罪、反人类罪、违反战争法规等罪行。通过审讯战犯、收集证人证言、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全面掌握其犯罪事实。</p><p class="ql-block">三、审判与处理</p><p class="ql-block">1. 审判程序:对日本战犯进行公正的审判。设立专门的军事法庭,按照国际法和国内法的规定,对战犯的罪行进行审理。审判过程中,确保战犯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提供辩护律师,允许其进行自我辩护。</p><p class="ql-block">2. 分类处理:根据审判结果,对日本战犯进行分类处理。对于罪行严重的战犯,依法判处刑罚,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等。对于罪行较轻或有悔改表现的战犯,可以考虑减刑或释放。对于一些因战争混乱而被误捕的平民或非战斗人员,经过调查核实后予以释放。</p><p class="ql-block">四、改造与教育</p><p class="ql-block">1. 思想改造:对日本战犯进行思想改造和教育。通过组织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战争性质、国际法等相关知识,帮助战犯认识到自己的罪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p><p class="ql-block">2. 劳动改造:安排战犯参加适当的劳动改造,通过劳动使其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同时也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劳动改造过程中,注重对战犯的人道主义待遇,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p><p class="ql-block">五、安全与管理</p><p class="ql-block">1. 安全管理:确保战犯在押送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在押送过程中,编组警戒分队和看押分队,防止战犯逃跑或行凶。在管理过程中,加强监狱设施的安全防护,防止战犯越狱或发生其他安全事故。</p><p class="ql-block">2. 日常管理:对战犯进行日常管理,包括生活保障、医疗救治、纪律约束等方面。确保战犯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对违反纪律的战犯进行严肃处理。</p><p class="ql-block">六、国际监督与合作</p><p class="ql-block">1. 接受监督:在处理日本战犯的过程中,接受国际社会的监督。邀请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组织代表对战犯的审判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处理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p><p class="ql-block">2. 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在处理日本战犯问题上进行合作。共享情报资源,协调审判标准和处理方式,共同推动对日本战犯的公正审判和合理处理。</p><p class="ql-block">七、释放与遣返</p><p class="ql-block">1. 释放条件:对于经过改造教育、有悔改表现且刑期已满的日本战犯,经过严格审查后予以释放。释放前,对其进行思想评估和行为考核,确保其不再对社会构成威胁。</p><p class="ql-block">2. 遣返安排:对于释放的日本战犯,安排其遣返回国。在遣返过程中,确保其安全和尊严,同时做好相关交接手续,确保遣返工作的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在处理日本战犯的过程中,第四野战军始终坚持人道主义原则和国际法规定,确保审判和处理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通过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帮助战犯认识到自己的罪行,促使其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同时,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战犯在押送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此外,积极接受国际监督,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对日本战犯的公正审判和合理处理。</p> <p class="ql-block">铭记“九一八”:从抗日军政大学走出的抗战脊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18日,是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警示之日。这一天,侵华日军悍然制造“九一八事变”,点燃了侵略中国的战火;而在民族危亡的岁月里,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如同灯塔,为抗战前线培育了大批能打仗、打胜仗的军事人才,成为支撑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大自1936年成立起,就以“培养抗日救国的军政领导干部”为使命。在这里,无数爱国青年褪去青涩,系统学习军事战略、战术指挥与政治理论,从普通学员成长为能带领部队冲锋陷阵的指挥员。他们毕业后奔赴华北、华东、华南等抗日前线,有的指挥游击战牵制日军主力,有的带领战士保卫根据地,有的在正面战场与敌人殊死拼杀——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诸多关键战役中,都有抗大毕业生的身影,他们用从校园学到的本领,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化作了抗击日寇的铁血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再逢“九一八”,我们回望抗大,不仅是缅怀一所学校的历史,更是致敬那些从这里走出的抗日军官,致敬他们用青春与热血守护家国的初心。铭记这段历史,便是铭记:正是无数像抗大师生这样的“脊梁”,用信念与牺牲筑起了民族救亡的长城;传承这份精神,才能让“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誓言,在新时代始终拥有前行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父亲就是1937年7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军事指挥系统学习的学员。</p> <p class="ql-block">抗击日寇的铁血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一八”纪念日,89年前,侵华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陷入危亡境地。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抗大应运而生——当时前线抗战、根据地建设急需兼具军事素养与坚定抗日信念的军政干部,抗大的成立,就是为了集中培养能扛起救国重任的骨干力量。 我带来的两本书,能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史》清晰记录了抗大的诞生背景与发展历程,即便在根据地辗转办学、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它始终以“培养抗日干部”为核心使命;《抗大校友回忆录选集》则通过老学员的亲身经历,还原了抗大的学习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开展军事训练、学习政治理论,每一位学员都怀着“驱逐日寇”的决心成长,毕业后他们奔赴华北、华东等抗日前线,在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关键战役中,用所学本领为抗战胜利贡献力量。 如今回望这段历史,我们品读这些书籍,不仅是缅怀抗大师生的付出,更要传承他们身上的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作风与担当精神。这份精神在当下依然重要,提醒我们铭记历史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以踏实奋斗守护国家发展成果。 从长远来看,传承抗大精神,本质上是传承“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我们每个人都应将这份精神转化为行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让历史的警示时刻指引前行方向,确保过去的苦难不再重演。</p> <p class="ql-block">溯源强军路:从红军大学到抗大,铸就人民军队的人才根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民军队的强军征程,始终与“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骨干力量”紧密相连,而这条道路的源头,正是红军大学与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两所学校以“为军队育英才”为核心,为人民军队培养了大批优秀作战人员与指挥骨干,成为强军之路的重要起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军大学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以培养红军高级指挥员为目标,在艰苦环境中传授战略战术、革命理论与实战经验。从这里走出的学员,带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在反“围剿”等战斗中冲锋在前,不仅是一线作战的中坚,更成长为能统筹战局的指挥力量,为红军保存实力、突破困境奠定了人才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全民族抗战爆发,红军大学改建为抗大,使命从服务红军作战转向支撑全国抗日斗争。抗大以“培养抗日救国的军政领导干部”为宗旨,广纳爱国青年,课程紧扣抗战需求,既教军事指挥技巧,也传家国担当。毕业学员奔赴华北、华东等抗日前线,有的带领部队开展游击战牵制日军,有的在正面战场指挥攻坚,成为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的“指挥核心”与“战斗先锋”,用实战能力证明了学校的育人成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红军大学到抗大,虽时代背景不同、培养重点有别,但始终坚守“为军队育骨干”的初心。正是这两所学校培育的大批优秀作战人员与指挥人员,为人民军队注入了“能打仗、打胜仗”的基因,不仅支撑了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需求,更成为后续强军之路的“人才源头”,让“重视人才、培育人才”的传统,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传承、延续。</p> <p class="ql-block">纪念九一八事变,缅怀抗大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天,9月18日,是一个我们不能忘记的日子。它不仅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起点。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成为了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重要摇篮。</p><p class="ql-block">抗大的历史与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大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急需抗日人才的背景下诞生的。它在各个抗日根据地办学,为抗战培养了大量的军政干部,这些干部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抗大相关书籍</p><p class="ql-block">1. 《抗大校友回忆录选集》</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收录了许多抗大校友的回忆,他们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了在抗大的学习和生活。书中描述了他们在艰苦的训练中成长,在课堂上坚定抗日决心的情景。这些回忆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那段历史的珍贵见证。</p><p class="ql-block">2.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史》</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详细讲述了抗大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根据地的办学情况。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让我们了解抗大是如何在民族危亡之际诞生,并为抗战培养了大量军政干部的。</p><p class="ql-block">铭记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阅读这些书籍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抗大师生们在民族危亡之际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更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老红军贾献图的外甥,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传承有着特别的意义。让我们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缅怀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巨大牺牲的先烈们。同时,也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一八”纪念日,1931年的今天就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起点,也是中华民族陷入危亡境地的时刻。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抗大应运而生——当时前线抗战、根据地建设急需兼具军事素养与坚定抗日信念的军政干部,抗大就是为了集中培养能扛起救国重任的骨干力量。今天我特意带来一些有关抗大的历史书籍,能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史》清晰记录了抗大的诞生背景与发展历程,即便在根据地辗转办学、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它始终以“培养抗日干部”为核心使命;《抗大校友回忆录选集》则通过老学员的亲身经历,还原了抗大的学习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开展军事训练、学习政治理论,每一位学员都怀着“驱逐日寇”的决心成长,毕业后他们奔赴华北、华东等抗日前线,在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关键战役中,用所学本领为抗战胜利贡献力量。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回望这段历史,我们品读这些书籍,不仅是缅怀抗大师生的付出,更是传承抗大精神,传承“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我们每个人都应将这份精神转化为行动,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伤痛,守护和平,莫让重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那警报声似历史悲歌,刺痛心灵。我们铭记曾经的苦难与屈辱,缅怀英勇抗争的先烈。如今,祖国如巨龙腾飞,经济腾达、军事强盛、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富足美满。以史为鉴,吾辈当自强,共筑和平且强大的国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