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昵称 海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号 5584989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画/文 海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 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 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反抗日本侵略的故事,其中晋冀交界处的娘子关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关隘。</p><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国共两军曾两度在娘子关排兵布阵重创日军,用血肉之躯抗击日寇,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为此,我创作了一幅娘子关的水墨画,瞻仰抗战遗址,祭祀抗战英烈。</p> <p class="ql-block"> 娘子关,又名苇泽关,相传唐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驻守此地而得名,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有“三晋门户”和“天下第九关”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娘子关两侧尽是绝壁,群峰逶迤,山高谷深。东门外的大瀑布飞流直下,汇聚绵河,地形极为险要,历来为兵家所重,城门上方的“京畿藩屏”匾额一语道破它的价值所在。自唐起娘子关就多有战事,不断上演攻守克险,战火纷飞的场面,因此而闻名天下。</p> <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娘子关的两大战役分别是1937年太原会战的一部分和1940年百团大战的一部分。在此简要加以介绍。</p><p class="ql-block"> 1937年,日军占领平津之后,调集第5师团和20师团两支恶虎财狼部队直扑山西。10月,国民党军在太原以北投入50个团(含八路军第129师、第115师),约10万兵力与日军会战,史称太原会战。这是国民党组织的首次大规模对日会战,也是国共两军在战役层面唯一的一次直接配合的作战行动。其中娘子关战役是核心战役之一,尤为惨烈。</p> <p class="ql-block"> 驻守娘子关的中国守军有第二十七路军、第二十六路军、第三军及第十七师38军教导团等部,以简陋的装备在雪花山、刘家沟、张家井、西板山、九龙关、乏驴领、北峪、旧关等阵地与飞机大炮掩护下的日军精锐部队对阵了整整22天,终因不抵日军重火力的轮番攻击而失利。以下几个场面可见战斗惨烈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 一直主张国共合作抗日的赵寿山将军(后来成为解放军的名将)说,这不是一场正规的阵地作战,而是逐山逐壑的死磕,是用人墙堵子弹的战争。各个阵地都经历了几番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争夺。当时他带领的十七师刚从保定前线撤下,就调到娘子关前沿。打完仗1.3万人只剩3000人。有的营一个晚上换了三任营长,子弹打光了,拔出刺刀,刺刀断了,抓起石头继续打。</p> <p class="ql-block"> 38军教导团团长李振西(原杨虎城的卫队长)在平山县滹沱河与日军展开白刃战负伤,依然拄着拐驰援娘子关。旧关争夺战中,教导团突击队猛攻日军核桃园防线,冲到山腰就被子弹扫倒一片,李振西拔出大刀一路冲锋,跟日军正面拼刀。三小时肉搏后,核桃园失守,教导团战死2000多人,只剩下一个连。第一军司令孙连仲下令把教导团阵亡战士抬下来,集中掩埋在旧关沟口的几个大坑里,孙将军说,这些人名字都没留下,只能在木牌上写“教导团阵亡将士之墓”。</p> <p class="ql-block"> 第41军122师师长的王铭章是主动请缨率部出川抗战的。这支部队平时纪律涣散,武器落后,可打起仗来血性极强。他们在娘子关南口扛了5天时间,白天打、晚上挖坑,敌人一个高地一个高地的推进,他们一个连接一个连的死撑。到第六天,全营就剩一个排,最后一天撤退时营长只带回来十几个人,而子弹一颗不剩。</p> <p class="ql-block"> 日军后续部队陆续到达,娘子关全线告急,军委会急令八路军增援。八路军火速赶到娘子关,用防御、伏击等灵活机动的方式歼灭日军近两千人,缴获大数量物资弹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129师陈赓部数次设伏,寻机歼灭娘子关东南日军一部,袭击娘子关以东长生口的日军,在东石门阻击了向平定方向进攻的日军。伯承率115师,陈光率343旅对进至广阳的日军辎重队进行攻击,歼灭日军近千人,配合国民党军抵抗日军追击,使友军曾万钟部、邓锡侯部和王奇峰部突破日军包围,脱离险境。</p> <p class="ql-block"> 1937年的娘子关战役虽然失利了,太原会战也失利了,但此战彰显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粉碎了日寇一月占领山西的企图。</p> <p class="ql-block"> 1940年8月,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共105个团,以正泰路为重点,向华北日军发起全面进攻,史称百团大战。娘子关作为正太线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我军进攻的首要目标。八路军晋察冀边区第五团在团长普京的率领下奉命攻打娘子关。这支晋察冀边区的地方武装在娘子关重创敌人并成功攻占漠河滩站(即娘子关站)。五团一连把敌军引入上磨河滩村展开巷战,使敌军炮火失去作用。激战两小时,伤亡过半,为主力部队破坏轨道,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赢得了时间。娘子关城楼上插了3年的“太阳旗”终于被扯下,重新插上胜利的红旗。此战,我军伤亡90余人,歼敌500余人。一连被授予“莫河滩英雄连”称号,连长邓仕均被晋察冀边区授予“特种作战英雄”称号,为百团大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 娘子关具有抗击侵略者的光荣传统,早在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以"保护侨民"为名发动侵华战争,8月北京沦陷后,联军企图西进西安。刘光才率8700清军驻守娘子关,并征调义和团协防,凭借"一夫当关"的地形优势,成为阻挡联军西进的关键屏障。清军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连续击退了法军1.2万士兵和重炮的13次冲锋,击退了德军1.5万人的33次冲锋。在持续6个月的战斗中,歼灭侵略军近4000人,粉碎了列强直取西安、瓜分中国的计划,成为八国联军侵华期间遭遇的最顽强抵抗。</p> <p class="ql-block"> 娘子关,曾被英烈的鲜血染红,也是侵略者的葬身之地。娘子关曾见证了饱受欺凌的中国,也见证了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英勇顽强。这是一座集中体现长城精神的英雄关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