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单元整体教学 提升语言实践能力——绥德县明德小学扎实推进语文大教研活动

绥德县明德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双减”政策,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9月17日,绥德县明德小学语文组开展了以“聚焦单元整体教学,提升语言实践能力”为主题的大教研活动。通过集体评议、教研员指导、专家讲座等多维环节,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研究能力。</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中,语文组教师围绕《山行》等近期公开课例,从教学目标设定、课堂活动实施、学生参与度及教学评一致性等维度展开深度研讨。教师们一致认为,当前课堂在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方面成效显著,但在大单元整合、语言实践层次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真实感受与语言运用能力,推动课堂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p> <p class="ql-block">  县教研室教研员马菊从新课标和育人体系高度,强调大单元教学对实现学科育人的关键作用。她以二年级下册“春天的故事”单元为例,阐释如何以"颂春—赏春—植春"为主线进行整体架构,建议教师将语言训练、思维发展、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字词句篇"逐层推进促进真实语境中的语言学习,运用比较、联想等方法培养高阶思维,最终实现从"好课"到"优课"的跨越。</p> <p class="ql-block">  县教研室教研员李绒结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系统化教研实施建议。她强调要提升推门听课维度,注重大单元教学常态落实;要求集体备课个性化补充达40%以上,并撰写深度反思;规范研修手册使用,强化学科组统一主题。她特别指出教学设计须以生为本,聚焦核心素养,融入思政元素,关注边缘生和分层作业,严格执行超前一周备课制度,为高质量课堂提供坚实保障。</p> <p class="ql-block">  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李思憓老师开展了《让文字立起来,让声音有温度》专题讲座。针对低年级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四大症状",她提出了"节奏停顿具象化""声音语调具象化"和"朗读情感具象化"三大策略,通过大量课例生动展示了如何通过“画节奏、标重音、范读引导、角色体验”等方式,将抽象的朗读要求转化为学生可感、可仿、可用的语言实践,为我校朗读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p> <p class="ql-block">  副校长周娜在总结中强调,学校将持续以"周周公开课"和"133"校本教研体系为抓手,深化集体备课与课例研究,系统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及大单元教学实践。她表示,学校将全面落实教研员提出的指导意见,强化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注重朗读教学的具象化实施,推动语文课堂从"知识传授"向"素养生成"转型,为打造"绥德好课堂"贡献明德智慧。</p> <p class="ql-block">  撰稿:宋亚茸</p><p class="ql-block"> 摄影:曹红艳</p><p class="ql-block"> 审核:李树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