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创作/文慧</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2500</p> <p class="ql-block">在满洲里驻留的两天,一直有个心结,作为百年满洲里,感受它的过往、嗅到其百年历史的斑驳与锈迹似乎比满大街的套娃更能触碰我们内心的柔软,荡起内心的涟漪。而俄语夹杂着的东北腔儿,列巴的焦香与酸菜炖肉的烟火气,也似乎更能让我们体会百年前商旅的驼铃与火车笛鸣在砖缝间回响的悠扬。</p><p class="ql-block">侄子提议我们去满洲里老火车站看看,或许那里的历史遗存和木刻楞建筑群能让流逝的岁月变得清晰而温柔。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了满洲里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火车站坐落于满洲里市区的站前路,从沙俄时期一直沿用到现在。其距离我们住的满洲里大饭店只有10分钟的车程,地方虽然不大,却真的是让我们一眼就看中的地方。气派的俄式客运大楼、宽阔的站前广场、古老而神秘的古建筑群、造型简洁、线条流畅的“中东铁路第一站”旧址标识等,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活力,每一处都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和艺术魅力。国际列车的汽笛声不时划破冬日的宁静,提醒着这里作为中俄交通枢纽的繁忙与独特。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一扇通往历史与未来的神秘之门。</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国际客运中心</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第一站旧址标识</p> <p class="ql-block">木刻楞建筑</p> <p class="ql-block">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老火车</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火车站始建于1901年4月,为俄国为东清铁路(中东铁路)修建,是进入我国境内的首站,最初命名为“满洲站”,后由俄语发音“满洲里亚”演变为“满洲里”。满洲里火车站是我国首个铁路口岸,因此也被称作“中东铁路第一站”,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满洲里城市的记忆,也是近代中国屈辱与抗争的见证。</p><p class="ql-block">沙俄时期的站舍已在1940年前后几经改建,原貌仅存于老照片中。1997年再次被改建后,将<span style="font-size:18px;">沙俄时期的站舍全部</span>拆除,在原址上新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车站。随着中俄贸易和人员往来的日益增多,2013年又一次对车站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的火车站为法式哥特风格,只保留了部分历史元素和俄文标识。</p><p class="ql-block">尽管建筑多次拆建更新,但满洲里火车站始终作为中东铁路的始发和终到站,成为中俄口岸的重要枢纽。现在的满洲里火车站虽然运营体系一直还在延续沙俄时期的基础规划,但站舍及管理却是一个历史功能与现代需求的结合体,已经发展建设成为了一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际客货一等站,在中东铁路线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发挥着重大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老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货运中心</p> <p class="ql-block">旧式火车</p> <p class="ql-block">行进中的货运列车</p> <p class="ql-block">货运停靠站</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达绥芬河,南抵大连,全长约2400公里,</span>始建于1897年8月,于1903年2月全线通车。中东铁路的修建,是沙俄远东扩张战略的一部分,旨在掠夺东北资源并强化殖民统治。</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交涉书</p> <p class="ql-block">旧时的满洲里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旧时的绥芬河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旧时的哈尔滨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旧时的旅顺临时车站</p> <p class="ql-block">旧时的车站站台</p> <p class="ql-block">旧时的哈尔滨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古建筑群<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列入了国家工业化文化遗产。其</span>建筑特色以纯正的俄罗斯风格为主,包含了纯木结构的木刻楞民居、教堂、火车站、蒸汽机车、机车库等历史遗存。尤以木刻楞结构的东正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欧式</span>花岗岩砌筑的火车站最具代表性。其中1903年建成的横道河子圣母教堂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唯一木质东正教堂,十字形平面与洋葱顶钟楼凸显欧式风格。另有横道河子机车库(扇形15库房)和绥芬河老站(钢梁屋架结构)也充分展现了当时铁路工程技术和装备的较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旧时满洲里的谢拉菲姆教堂</p> <p class="ql-block">绥芬河具有代表性的东正教堂</p> <p class="ql-block">口岸标识</p> <p class="ql-block">路标</p> <p class="ql-block">机车库</p> <p class="ql-block">存放的机车</p> <p class="ql-block">苏俄学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遗存的少部分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作为中东铁路西线(哈尔滨至满洲里段)的重要节点,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还保留了多处具有历史价值的俄式建筑。在现存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俄式钟楼及成片木刻楞建筑群非满洲里莫属。满洲里遗存的建筑风格类似于俄式别墅区,且部分建筑仍保留着原始功能。如站前广场、售票处及进站口等设施仍在使用,其中站前广场地上停车场附近可见早期铁路附属设施痕迹,这在全国不曾多见。</p> <p class="ql-block">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满洲里火车站作为中东铁路西线的重要节点,担负起了转运苏联支援朝鲜军用物资的重任。为防止军火列车遭到破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修建了满洲里铁路人行跨线天桥,从而确保了援朝军火列车的安全。与此同时,也多次保障了我国领导人和地下工作者以及苏联高层和专家往来中俄之间的安全。为铭记周恩来总理对满洲里口岸建设的关怀,在满洲里火车站特修建了周恩来雕像,以志纪念。</p> <p class="ql-block">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大潮的涌进,满洲里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其口岸经济已发展成为中俄蒙经济走廊的核心枢纽。满洲里火车站作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站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欧班列“东通道”的关键节点,</span>无疑是其核心枢纽的重要支撑,承担着全国约30%的中欧班列通行量,其21条稳定运行的班列线路覆盖欧洲13个国家和国内60余座城市,51条宽准轨到发编组线、90余条专用线,年综合换运能力超2000万吨,并与公路口岸、空港形成“三位一体”体系。与此同时,通过扩能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实现24小时通关及高效换装作业,由此也积极带动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附加值货物占比的持续攀升,</span>彰显了满洲里站在中欧贸易中的枢纽地位。</p><p class="ql-block">满洲里站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黄金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承担着保障进出口货物高效通关与运输的重要任务,致力于推动我国消费升级,助力我国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铁动力”和新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