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9.17.畅游

Hu Yimin

<p class="ql-block">九月的哈尔滨,天光澄澈,江风拂面,松花江如一条碧色绸带穿城而过。这一天是2025年9月17日,晴间多云,气温宜人,江水温润如初吻,19.2摄氏度的水温轻轻托起每一个跃入其中的身体。我站在岸边,看江面波光粼粼,远处游船划开一道白浪,像一支笔在蓝绸上写下流动的诗行。人们三三两两聚在河畔,有的在浅水处踩水嬉笑,有的躺在石阶上晒太阳,仿佛整座城市都在这一刻慢了下来,只为与母亲河共度一个温柔的秋日。</p> <p class="ql-block">劈波斩浪向天涯,不畏湍流勇者家。</p><p class="ql-block">轻舟已过千重浪,人在烟波画里游。</p><p class="ql-block">这江,不只是风景,更是生活的舞台。我脱下鞋袜,踩进水里,凉意从脚心窜上心头,却让人清醒又欢喜。江水缓缓流动,像在低语,诉说这座城市的记忆。有人戴着泳帽,手持橙色浮板,像一群逆流而上的鱼,划开平静的水面。他们的动作整齐而有力,每一次划水都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庄重。我忽然明白,这不只是锻炼,更是一种与江河对话的方式——用身体丈量它的温度,用呼吸感知它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一脉清波承笑语,千帆过处是年华。</p><p class="ql-block">我游了一段,回望岸边,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横跨南北,桥影倒映水中,随波轻晃。树影、桥影、人影,全都融在这一片澄明里。有人在桥下集结,喊着口号,挥舞着蓝红相间的旗帜,像一支即将出征的队伍。他们不是职业运动员,而是普通的市民,教师、司机、退休工人……可当他们跃入江中,便成了江上的诗人,用浪花写诗,用坚持作韵。我浮在水面,仰望天空,白云悠悠,仿佛时间也在这片水光中停驻。</p> <p class="ql-block">壬寅秋日共徜徉,旗展长河气若虹。</p><p class="ql-block">泳士如鱼穿碧练,岸边鼓掌赞声同。</p><p class="ql-block">我游回岸边,加入一群正在合影的人。他们穿着泳装,笑容灿烂,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有人拍我的肩,说“今天这水,真痛快!”我笑着点头,心里却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这一天,不只是畅游,更像是一场与城市的约定——我们用身体亲吻江水,用笑声点亮河岸。这江,养育了无数代人,而今天,我们以最直接的方式,向它致谢。</p> <p class="ql-block">我亦挥臂呼豪迈,心随激水跃苍穹。</p><p class="ql-block">此景此情难自忘,松花江上正飞鸿。</p><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时,江面镀上一层金红。我坐在石阶上,看最后一艘游船缓缓驶过,留下长长的涟漪。这一天的风、水、笑语、歌声,全都沉淀在记忆深处。9月17日,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秋日,却因这一场畅游,变得格外难忘。我们不是征服江河的英雄,只是它怀抱中的孩子。而母亲河,依旧静静流淌,承载着我们的欢笑,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呼吸与心跳。</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母亲河松花江岸边美景佳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