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托卡内夫灯塔,位于海参崴最南端的半岛尽头,这里是港口出海口,是船只进出必经之路,被誉为“陆地的尽头,太平洋的起点”。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座灯塔成为远东地区最古老的灯塔之一。始建于1876年,由石头砌筑,塔身下半部分为八角形,上半部分为圆柱形,通体白色,塔顶为红色,高12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段海滩实在是太美了,海水清沏见底,海面深蓝,可惜不是自由行,且拖了个小拖斗,不方便下水游一趟,白带了泳衣!</p> <p class="ql-block">这才是真正的托卡内夫灯塔!</p> <p class="ql-block">去灯塔座落的礁石有两百多米的沙堤,一大半被海水淹没,必须淌水过去,幸好我穿了沙滩鞋,过去了。小朋友和爷爷只能在假灯塔前留个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参崴之行最后一个景点是阿穆尔湾边海岸上的步行街和网红墙!墙上的涂鸦规模和水平一般,但这里的海岸却非常迷人,但在导游反复的催促声中,完全不能尽兴。关键这里打车极不方便,我们住在郊区的小宾馆,地名都搞不清楚,只能跟着导游和专车的节奏打转转!</p> <p class="ql-block">网红墙前一对恋人,受邀帮我拍了照,也非常大方热情的让我给他们拍了个片片!</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最高兴的是在玻璃海滩戏水,说下次还要来!</p><p class="ql-block">玻璃海滩的成因:沙俄和苏联时期,海参崴乌苏里湾曾作为垃圾场,大量旧伏特加瓶、啤酒瓶、罐头及陶瓷品被随意倾倒。这些玻璃制品因体积大、重量重,最终被海浪冲刷至海滩。海水持续冲刷下,潮汐年复一年一刻不停的冲击、搓揉作用,将玻璃碎片锋利的边沿逐渐磨平。经过数十上百年的自然打磨,原本尖锐的玻璃变成了光滑圆润的“玻璃鹅卵石”,象一颗颗的绿宝石。</p><p class="ql-block">非常感叹海水潮汐那锲而不舍的努力,而且人类一旦停止破坏,大自然的修复能力也非常强大,如今的玻璃海滩海水清沏,游人如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