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见香薷花

许仙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登山见香薷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许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又见西山苏子花,丛生小穗聚烟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昨怜浅紫嗔天暮,今喜幽香误早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近谷随风拍到顶,逾梁对日照回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逢人不语周遭事,只道香薷便可夸。</b></p> <p class="ql-block"><b>这种花,正式的名字是香薷,别名因地而异,包括‌野苏麻、香茸、蜜蜂草、香葇、香菜、鱼香草、石香葇、水荆芥、臭荆芥、山苏子、小叶苏子‌、边枝花、野芝麻、野芭子等。</b></p> <p class="ql-block"><b>我接受的第一个名字是臭荆芥,虽然其中的“臭”字并不文雅。小时候采药材,有一个用花穗的品种叫荆芥,山边地头到处找,却总少的可怜,采完了晒干,一两二两的,换钱买文具总嫌不够。有一次跟父亲上山,接近山顶看见满坡的小紫花,以为终于可以把这荆芥采到手软。可没等下手,父亲却说那不是荆芥,是臭荆芥,不能采,没人收。闻一闻,的确与荆芥不同,带着臭味(其实说臭有点勉强,味道特殊,当时并不知道怎么描述);失望,这“臭”的印象就更加深切。真的,就算别人不叫它这名,我也骂它臭荆芥了。</b></p> <p class="ql-block"><b>现在不感觉“臭”了,因为再见的时候这花换了名字——香薷。省城上学,县城工作,不需要山里淘钱了,与山的接触越来越少。“绝缘”三十多年,偶然进了户外群,登山看景,其中就有一种期待,观赏香薷花。听人说起的时候满是好奇,以为平常的山谷怎么会有传说中那么优雅的野花。真正进入眼帘,却猛然一惊,这不就是臭荆芥吗?可我不能用这名字扫了大家的兴,一“香”一“臭”,差别老大了。</b></p> <p class="ql-block"><b>观赏,拍照,也写诗,做了美篇,传达心驰神往的感觉。其中的一首诗是这样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西山看香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岭上红云铺去路,天边紫气照归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香薷未语人出没,尽道西山看不足。</b></p> <p class="ql-block"><b>文章我做个链接,放在这里。</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s2dqohu" target="_blank">又到香薷烂漫时</a></p> <p class="ql-block"><b>喜欢香薷花的很多,看了照片、视频、诗文之后询问观看地点的也有。香薷花分布广泛,除了西北少数几个省份,几乎遍布全国。看的多了,评价也相对客观,不会像小时候那样恶狠狠地叫它“臭荆芥”,也不必听人传说那样神秘秘地叫它香薷花。准确一点,不如就叫山苏子。为啥呢?味道确实与苏子相似,只是叶花果差别有点大。有差别也可以接受,带上“山”字,还有什么大不了。</b></p> <p class="ql-block"><b>怎么样?这漫山遍野的花,来观赏吧,也可以给它一个自己认可的名字。顺带说一句,前几天看网上视频,有的地方居然叫它“王八撸子”。这大概是一种手枪的别称吧,怎么用在这儿了呢!用就用吧,一定有它的合理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