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研科学 “英"你精彩—云南元江红军小学2025年秋季学期第四届“励耕杯"教学技能竞赛暨党员教师示范课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元江县贯彻落实省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工作方案》的落实,为元江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结合学校教学常规“教、学、管”六认真工作,2025年9月15-17日,元江第二小学开展了2025年秋季学期第四届“励耕杯”科学、英语教学技能竞赛暨党员教师示范课活动(上学期第一期) 。</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课赛主要由科学、英语两个学科10位中青年教师参赛,通过年级初赛、师傅指导层层打磨后进入第二轮竞赛。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参与听课。授课内容科学涵盖一至六年级的知识,英语三至六年级知识。由学科骨干教师担任评委工作,公平、公正、客观地评课,为学科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竞技平台。</p> “趣”研科学 <p class="ql-block">  白正媛老师执教的《通过感官来发现》,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观察事物,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科学观察能力。课堂亮点突出,通过设计课前小游戏、神秘盒子、观察水果、观察校园等一系列沉浸式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观察中感悟,不仅掌握了用感官观察的方法,更点燃了对科学探索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吴正兰老师执教的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让小车动起来》,课堂伊始,吴老师通过介绍人类发明的各种类型的车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教学过程中,先提问学生怎样让小车运动起来,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怎样让学生手中的小车动起来及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实验环节中,老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操作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p> <p class="ql-block">  李佳嵘老师执教的《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本课是光沿直线传播概念的延续,课前首先回顾前一课的内容并引出课题,再通过探索光能否穿过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引导学生先做出相关预测,再去探索、观察和发现。引导学生用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物体时,光的去路被阻挡了,不能继续传播,就形成了影子的道理,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从而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p> <p class="ql-block">  锁佩仙老师执教的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家里的物品》。课上锁老师用游戏竞赛的方式导入课堂,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让孩子了解了家里的常见物品。课堂上通过实物的展示让孩子直观感受家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让学生生成直接经验后再对物品进行分类。从而发现相同的材料可以有多种用途,有些物品组合了几种材料,解决研讨里的两个问题,锁老师课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人回味。</p> <p class="ql-block">  李卫春老师执教的《加快溶解》,以生活为锚点、探究为核心,生动诠释“科学源于生活”理念。导入时,他以“如何加快感冒灵溶解”联结学生日常,快速激发兴趣,让学生感知科学藏于生活,为探究铺垫基础。核心环节通过“搅拌与溶解快慢”“温度与溶解快慢”两个对比实验展开,他以引导者身份带学生明确变量、控制条件、观察记录,学生在“做中学”中掌握加快溶解方法,也培养了严谨思维。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氛围活跃有序,老师的提问与鼓励,助力学生提升能力、树立科学兴趣,实现知识传授与素养培养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  张海波老师执教的六年级巜斜面》实验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探究式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未直接灌输知识,而是放手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自主设计方案,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步骤、分工操作、记录数据,全程主导探究过程 ,这一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动手热情,更培养了其科学思维、团队协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试错、调整中深入理解斜面原理,知识掌握更扎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点拨,既保障了探究方向,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空间,是一堂高效且富有启发性的科学实践课。</p> “英"你精彩 <p class="ql-block">  冯铃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五上Unit3《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A Let’s Learn & Role-play。整堂课以“餐馆职业体验”为情境,学习sandwich、salad、hamburger等5个食物词汇及“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I’d liKe...”句型,老师用情境创设、TPR等方法,通过唱跳、角色扮演等活动,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阶段教学,结合课堂与分层作业评价,通过食物金字塔给学生渗透了健康饮食与尊重饮食文化意识。</p> <p class="ql-block">  李婧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三上Unit 1《Making Friends》Part A How do we greet friends?Let’s talk & role-play。整堂课以“帮助哆啦A梦交朋友”为情境主线,在充满悬念和关怀的情境中拉开帷幕。课程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与朋友交往的主题深度融合,在与动画人物的互动中自然习得Hello/Hi、I'm...、My name's...等交际用语。老师通过改编英文歌谣导入,运用情境创设、视频动画、角色扮演等方法,通过吟唱、互动对话、交友任务等活动,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阶段推进教学,结合即时评价与小组展示,引导学生掌握交友英语的同时,培养了礼貌交往、友好互助的社交能力,体现了学科协同育人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张馨燕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Unit 3《Our animal friends》Part A Let’s Learn,以“和Mike逛宠物店”为情境主线,学习 cat、dog、bird、fish 和 rabbit 五个动物类词汇及“I like...”核心句型来表达对动物的喜爱。教师通过参观宠物店等场景,运用图片识别、TPR(全身反应法)等多种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听音猜动物、模仿动作、分享对话等活动。整节课围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次推进,结合课堂实时评价与小组奖励机制,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最后通过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并在分层作业中体现语言运用与情感教育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孙维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Unit 2 My friends我的朋友单元的词汇课上,她依托“Mr Robot寻找朋友”真实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归纳并灵活运用目标语言。充分展现其“以学定教、以思促用”的课堂魅力;课堂采用多模态任务链:用发型关-体型关-性格关来描述朋友特征,学生高阶思维与语言输出同步提升。本次课堂充分彰显“用英语做事情”的课程理念,助力学生发现跨文化交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白校长亲临课赛现场听课指导</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在评课议课环节,授课教师间开展互评交流,评委组教师则结合学科特性进行针对性点评。科学学科:围绕“问题驱动、实验验证、科学思维、实践延伸、课件、教学设计”等维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细致指导。英语学科:从目标达成度、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设计逻辑、板书呈现、课件运用等角度展开点评,为教师后续教学优化明确了方向。</p> 精彩课堂回放 <p class="ql-block">  我校历来重视教学实践与竞技交流对教师成长的双重推动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要求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知识的传授,清晰察觉自身在教学设计中的疏漏、重难点讲解的欠缺,或是对学生学情把握的偏差,从而精准找到教学短板;通过教学技能竞赛为教师搭建同台竞技、互学互鉴的平台,无论是课堂呈现的比拼、教学设计的碰撞,还是评委的点评与同事的经验分享,都能倒逼教师跳出固有教学模式,主动反思优化教学方法、打磨教学细节。正是这种“教”中找不足、“赛”中求突破的良性循环,持续推动我校教师不断夯实专业基础、提升教学素养,最终实现个人成长与教学质量的双重飞跃。</p> <p class="ql-block">图片|杨梦玲 周菲菲</p><p class="ql-block">文字|李云燕 授课教师</p><p class="ql-block">编辑|李云燕</p><p class="ql-block">初审|杨艳</p><p class="ql-block">复审|白雪</p><p class="ql-block">终审|白建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