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晋中北桥艺术部落3号院。这里有雕塑大师仲丛惠老师的雕塑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推开那扇被藤蔓缠绕的旧木门,仿佛打开了一个藏在城市边缘的秘密花园。斑驳的木纹像是被时光一笔一划刻下的印记,门缝里透出的小径蜿蜒进绿意深处,安静得让人舍不得大声呼吸。这里不像工作室,倒像一处被艺术温柔守护的栖居地。</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的一个周末,应晋中作家协会周俊芳老师的邀请来我们来到这里……那天阳光正好,树影斑驳,我们几个姐妹踩着秋初的微风走进这片静谧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周老师红衣亮眼,笑声清脆,像一簇跳动的火苗,瞬间点亮了这个沉静的空间。她带我们来的目的很简单——亲手做一次陶艺,像孩子那样,捏一团泥,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那扇爬满藤蔓的木门前,手里拎着我的卡通布袋,忍不住多拍了几张。门上的铁锁锈迹斑斑,却莫名让人安心,仿佛它锁住的不只是门后的工作室,还有一段可以慢下来的时间。我笑得有点傻,但那一刻,是真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我们四个人挤在门框下合影,藤蔓在头顶轻轻摇晃,像自然为我们搭起的花拱门。那一刻的我们不是谁的谁,只是几个在秋日里贪玩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在这片树荫下,双手合十心中默念……阳光穿过叶子洒在肩上,红色的包斜挎在身侧,像某种仪式的开始。其实我没许什么宏愿,只希望快乐的日子多一点。</p>  <p class="ql-block">转头进了工作室,我坐在桌前,手心里捧着一团湿润的陶土。它凉凉的,软软的,像一块沉默的云。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笨拙摔打着这块泥土……,心里想着我要做成一个什么形状?好歹看起来有趣就好。最后,它成了一个圆圆的收口小罐。我给它刻了一片叶子,脉络歪斜,却真实得可爱。这是我第一次用双手,把无形的念头,变成有形的物件。</p>  <p class="ql-block">泥点溅到手腕,沾在指尖,甚至蹭到了脸颊。可没人顾得上干净。每个人都低着头,专注地和手中的泥土对话。我手腕上的红珠晃来晃去,像在为我打节拍。那一刻,满手泥不是狼狈,是创作的勋章。</p>  <p class="ql-block">我举起我的小罐儿,站在崔富春老师那幅山水摄影作品前拍照。山静默,水悠远,而我手中的罐儿虽小,却也盛得住此刻的欢喜。我想说:“我的作品不完美,但它是我心里长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艳平举着手机录视频,我捧着作品自得其乐,笑得像个刚得了奖状的孩子,笑声在工作室里回荡,仿佛时间也被这快乐拉长了。</p>  <p class="ql-block">周老师和她女儿看着老师操作,认真听着指导。母女俩低语交谈,偶尔相视一笑。那画面安静得像一幅画,又暖得像一首诗。艺术在这里,不只是创作,更是陪伴。</p>  <p class="ql-block">周俊芳她的作品是个小碗,边缘还带着手工的毛糙感,一侧刻着一朵花,层层叠叠,像是从记忆里摘下来的。仿佛听到她说:“我想做个能装春天的容器。”我看着那朵花,忽然觉得,春天或许不在季节里,而在这样专注的指尖上。</p>  <p class="ql-block">小姑娘做了一个三角形的陶杯,棱角分明,或许像她自己的性格。她说:“我这个不仅美观还可以浇花。在艺术面前,谁都可以做自己想要的。</p>  <p class="ql-block">角落里,崔富春老师一直没停手。他低着头,工具在陶土上轻轻游走,像在写一首无声的诗。他的作品已经初具形态,沉静而有力。我不敢打扰,只悄悄看了一眼——那是属于时间与经验的从容。</p>  <p class="ql-block">崔老师指着陶器上刻的“2025913”,笑着说:“这是女儿的生日,我要让女儿知道,爸爸这天为她做了一件东西”那行字刻得就像篆刻艺术,一笔一划都带着温度。最后还在中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留下了独一无二的指纹。</span>原来,泥土也能承载最柔软的父爱。</p>  <p class="ql-block">竹帘轻垂,绿植在风里微动,四个人挨在一起,笑容坦荡。没有滤镜,没有摆拍,只有真实的我们,和一段被泥土记住的午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右一是月亮河老师,没有单独的照片上一个集体照吧。)</span></p>  <p class="ql-block">月亮河老师做的陶艺手工篮子静静放在角落褶皱里藏着光。它还不能插花,却已像盛满了故事。我想象它未来会装进哪一束春天,又会被摆在哪一扇窗台。</p>  <p class="ql-block">终于停下了沾满了泥巴的笨拙的双手,我长出一口气,像完成了一场小小的修行,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满足,工作室里渐渐安静下来,我还在精雕细刻😂大家都跑到厨房帮厨,桌上摆着葡萄、苹果、石榴、柚子……,竟成了鲜亮生动的点缀。头顶的灯光落在未完成的陶器上,给粗糙的表面镀了一层温柔的光。</p>  <p class="ql-block">我把我那个不太圆小罐儿捧在手心,它不圆、不亮、不完美,可它是我的。从一团泥,到一个容器,它陪我经历了笨拙、失败、再尝试的过程。就像生活本身,不必完美,但必须真实。</p>  <p class="ql-block">艳平:麻烦老师给我做个四叶草🍀😄艳平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像小学生讨糖吃。老师笑着点头:“行,给你加一片幸运。”我们都笑出声来。原来在艺术面前,大人也能理直气壮地撒个娇。</p>  <p class="ql-block">艳平的杯子有了把手,还多了几片叶子装饰,其中一片,就是那枚小小的四叶草。她仿佛在说:“这应该就是幸运喝进肚子里。”有时候小小的贪心也许会出现奇迹。</p>  <p class="ql-block">作品们被整齐地摆在工作台上,像一群刚放学的孩子。有的圆润,有的歪斜,有的刻着花,有的印着叶。它们静静立着,不说话,却都在说:“我被用心做过。”</p>  <p class="ql-block">老师坐在桌前,笔尖在纸上轻轻勾勒,图纸上的线条简洁有力,像在为每一件即将诞生的作品写下出生证明。艺术的传承,就藏在这一笔一画里。</p>  <p class="ql-block">那个橙色的窑炉静静立在墙角,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它将收下我们这些粗糙的泥胚,用千度高温,把心意烧成永恒。我想,也许几天后会收到自己的作品——那将不再是湿软的泥土,而是被火焰吻过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