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跟岗研修阶段,我有幸观摩了广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闲志婵老师的一节英语公开课。这节课不仅教学设计层次清晰、课堂氛围活跃,更在语篇解读和思维培养方面展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以下是笔者对这节课的浅薄思考。</p> <p class="ql-block"><b>一、教学设计:锚定学科核心素养,层次递进显匠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闲志婵老师的教学设计深度契合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前环节,依托图片与标题引导学生预测故事内容,此为 “感知与注意” 类学习理解活动,精准唤醒学生已有认知,有效激发阅读兴趣,为后续深度阅读筑牢基础。快速阅读阶段,通过划分段落、概括大意、聚焦推动故事发展的动词等任务,开展 “获取与梳理” 活动,助力学生快速把握文本结构与核心脉络,培养略读、寻读等阅读技能。细节阅读时,围绕人物性格分析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开展 “分析与判断” 类应用实践活动,深化对故事与人物的理解,锻炼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课后作业要求复述故事并探究老人身份与奖赏方式,后者属于 “想象与创造” 类迁移创新活动,既巩固知识,又释放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全方位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p> <p class="ql-block"><b>二、学情关照:分层教学促发展,因材施教彰智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于班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阅读板块总分 30 分,平均分仅 10.16 分)的学情,闲老师的教学策略极具针对性。基础环节设计简单题目,帮助后进生建立学习信心与成就感;合作学习任务中,让中上水平学生帮扶同伴,既满足学优生 “深度学习” 需求,又借助 “同伴互助” 缓解学困生畏难情绪,实现 “分层共进”。这种对学情的精准把握与分层教学的巧妙实施,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不同层次学生搭建了适宜的发展阶梯。</p> <p class="ql-block"><b>三、课堂实施:语篇解读有深度,思维培育见真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语篇解读层面,闲老师不仅关注故事表层信息,更引导学生挖掘深层内涵。通过国王与老人的对话、行为表现,剖析人物性格(国王的过度自信与傲慢、老人的勇敢与智慧),并延伸至故事寓意与跨学科知识(数学中指数增长的魅力),实现了从 “语篇解码” 到 “意义建构” 的跃升。思维培育上,问题链的设计推动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从 “预测故事内容” 的发散思维,到 “分析人物性格” 的逻辑思维,再到 “续写故事、探究老人意图” 的创新思维,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层层递进的任务中得到锤炼。</p> <p class="ql-block"><b>四、启示与思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堂课为笔者未来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范例:其一,教学设计需紧扣学科核心素养,以层级化学习活动串联课堂,实现 “知识传授” 与 “素养培育” 的统一;其二,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分层教学与同伴互助是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有效路径;其三,语篇教学要突破 “语言点讲解 + 文本翻译” 的桎梏,聚焦语篇意义与思维发展,让学生在深度解读中提升英语学科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