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 木 风 景 区 》

然 趣

<p class="ql-block">  禾木风景区位于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喀纳斯禾木乡禾木村,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被誉为“神的自留地”。</p><p class="ql-block"> 禾木风景区地处北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喀纳斯湖东侧约30公里处,海拔1124~2300米,属寒温带高寒山区气候,冬季长达7个月。村庄由哈萨克族和图瓦人共同聚居,以原始木屋、禾木河、白桦林及雪山景观闻名。‌‌</p><p class="ql-block"> 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 禾木村‌:古朴的木屋村落,晨雾与炊烟交织的景色被誉为摄影天堂,哈登观景台可俯瞰全景。‌‌</p><p class="ql-block"> ‌ 禾木河‌:浅蓝色清澈河水穿村而过,河上的禾木大桥为百年木质结构,兼具历史与景观价值。‌‌</p><p class="ql-block">‌白桦林与美丽峰‌:秋季金黄的白桦林环绕村庄,大小美丽峰形似女子轮廓,可徒步或骑马探索。‌‌3‌‌4</p><p class="ql-block">‌ 百年老屋展览馆‌:展示图瓦人传统生活器具、毛皮滑雪板等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晨曦初染,禾木尚在梦中。木屋的烟囱却已苏醒,白烟袅袅探出,被风揉成薄纱,轻覆在墨绿色的林梢之上。空气中浮动着松枝燃烧的焦香,夹杂着隔夜青草凝露的湿润气味,凛冽而清新。</p><p class="ql-block"> 村边的小河醒了,水声潺潺,带着融雪的清冷穿行于卵石之间。河畔,一匹棕马垂首饮水,鬃毛上凝结的白霜在初升的日光下闪烁如碎钻。对岸的木栅栏边,一位图瓦老人正弯腰拾掇柴火,羊皮袄的边角在晨风中轻轻晃动。客栈老板娘推开门,“吱呀”一声划破了寂静,她将一盆清水泼在院中,水花在泥地上绽开深色的花。</p><p class="ql-block"> 日头渐高。游客的脚步声与笑语声从四面八方涌来,像忽然而至的潮水,漫过禾木桥,漫过白桦林。烤羊肉的香气从毡房旁溢出,孜然与炭火的气息纠缠着,诱惑着每一个经过的鼻息。小摊上,奶疙瘩摆得整整齐齐,铜壶擦得锃亮,冒着热气的奶茶在粗陶碗里荡漾出乳白色的光晕。孩子们举着新摘的蒲公英奔跑,飞扬的绒球像微型降落伞,悄然坠落在旅人的肩头。</p><p class="ql-block"> 暮色四合。游人的喧嚣如退潮般缓缓散去。灯光次第亮起,从一扇扇小窗中流泻出来,昏黄、温暖,将木屋的轮廓温柔地勾勒。某户人家的厨房里飘出炒野葱的香气,锅铲与铁锅碰撞出清脆的声响。远处山坡上,最后的几匹马踏着暮归的铃声,融入深蓝的夜色。</p><p class="ql-block"> 星空渐密,低垂欲坠。客栈的院子里升起了篝火,火星噼啪着向上蹿,与天上的星辰遥相呼应。不同口音的歌声断断续续,被风吹散又聚拢。寒冷的空气中,烟火气不再仅是味道和声响,它是一种确凿的暖意,是人间生活扎根于这片绝美山川的证明,沉甸,温热,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最终,万籁俱寂,唯有星河在天。那一盏盏守夜的灯火,便是落在地上、永不熄灭的星光。</p> <p class="ql-block">  我没有想到,我们这个团起个大早儿,可到了禾木景区,已是人山人海。在景区门口儿停车场,数千辆汽车己停满,有的人昨天开车就来到这里。</p><p class="ql-block"> 禾木村游人爆满,村里图瓦人开的各种商店,都挤满了游人。禾木桥上人拥挤的像王府井大街,您想照相,镜头里会出现别人后面孔。</p> <p class="ql-block">  禾木河,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自东北向西南贯穿禾木草原,是禾木村的母亲河。‌‌</p><p class="ql-block">‌ 生态特征‌:河水依赖友谊峰冰川融雪补给,年均流量约0.8\ \text{m}^3/\text{s}0.8 m 。</p><p class="ql-block"> 禾木河维系着周边原始森林和白桦林生态系统。‌‌</p><p class="ql-block">‌ 文化价值‌:沿岸的禾木村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图瓦人村落之一,保留着传统游牧生活方式和木屋建筑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禾木河的源头与终点</p><p class="ql-block">‌ 源头‌:发源于阿尔泰山脉中蒙边境的友谊峰(海拔4374米)冰川区,地理坐标为北纬48°57'、东经87°43'。‌‌3‌‌4</p><p class="ql-block">‌ 流经区域‌:穿越禾木草原后与喀纳斯河在奎汗交汇形成布尔津河,最终注入额尔齐斯河。‌‌6‌‌7</p><p class="ql-block">‌ 终点流向‌:额尔齐斯河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汇入鄂毕河,最终流向北冰洋,使禾木河成为我国唯一通往北冰洋水系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图瓦人传说中,禾木河是成吉思汗后裔的栖息地,他们认为这里是祖先灵魂的栖息地。这种信仰源于成吉思汗西征时期留下的士兵后裔,世代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23</p><p class="ql-block"> 祭祀活动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每年祭祀时,图瓦人会举行祭天仪式,通过祭拜山、地、祖先等表达对自然的敬畏。这种传统仪式与禾木河的神秘传说紧密相连,体现了当地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肖燕在禾木河禾木桥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住着一个古老神秘的部落,他们人数仅有3000左右,聚居于喀纳斯、禾木、白哈巴三个村子,他们就是——中国图瓦人。</p><p class="ql-block"> 中国图瓦人是蒙古族一支古老的部落,以游牧、狩猎为生。近四百年来,定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他们勇敢强悍,精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还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 图瓦人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迷雾。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让图瓦人没有史志流传。</p><p class="ql-block"> 关于图瓦人的历史,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下来的士兵繁衍的后代,也有人说他们是从西伯利亚迁移过来的。</p><p class="ql-block"> 图瓦人多穿蒙古族长袍、长靴;居住的木屋用松木垒砌,有尖尖的斜顶。他们以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为主要饮食,常喝奶茶和奶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前,定居在深山中的图瓦人几乎不与外界接触,被称为神秘的“云中部落”。如今,随着喀纳斯景区的开放,潮水般涌入的游客,改变了他们的家乡,也给予他们改变生活的无限可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戳上方视频,开始“图瓦人家访”</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布尔格迪是汗德尕乐队的鼓手,大学在内蒙古就读音乐专业,2017年毕业后回到家乡,一边演出弘扬图瓦人文化,一边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在今年10月份他们乐队将会录制蒙古族民歌专辑并进行全国巡演。</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汗德尕乐队现场表演</p><p class="ql-block">布尔格迪说,他最希望的是让更多的人听到图瓦人的音乐,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图瓦人的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肖燕在在白桦林。</p> <p class="ql-block">刘纯在白桦林。</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山上下来,到示木村休息。由于早晨没正经吃早餐,肚子有点饿,我们转图瓦人开的饭馆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光初亮,禾木村在沉睡中苏醒,炊烟自木屋尖顶悄然逸出,如惺忪的睡眼缓缓睁开。这些烟痕先是迟疑地、断续地攀升,继而变得坚定,终于化作一根根灰白的细柱,直指苍穹。</p><p class="ql-block"> 木柴在炉膛里劈啪作响,那是村落苏醒的第一声叹息。松木的油脂香与奶子的醇厚气息交织,顺着烟道游走,最终融入炊烟之中。某户人家的女主人正俯身吹火,火星倏地跃起,映亮她额角细密的汗珠。隔壁的巴特尔老人已熬好了早茶,铜壶嘴喷着白汽,与烟一同在窗玻璃上凝成水珠。</p><p class="ql-block"> 炊烟是有生命的。它们时而如絮如缕,时而如幔如幕。无风时,它们笔直如尺,将天空分割成若干淡蓝的格子;微风起时,它们便柔柔地扭动腰肢,在屋檐与树梢间流连徘徊。及至日头升高,百烟齐发,整个村落便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青纱之中,远望似有还无,近观则无处不在。</p><p class="ql-block"> 炊烟起处,生活便有了温度。孩子们循着炊烟的味道奔跑回家,他们的欢笑声惊起了檐下的麻雀;男人们放下手中的活计,拍拍身上的木屑,朝冒着炊烟的家门走去。就连村口的牧羊犬也抬起头,鼻尖轻颤,辨认着自家火塘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正午时分,炊烟渐稀,唯有几户人家仍有余烟袅袅,那是用慢火熬煮的肉汤,需要守上一整个白天。这时的烟变得极淡,若有若无,仿佛天地间的一道浅痕,记录着时光的流逝。</p><p class="ql-block"> 及至日头西斜,炊烟再度兴盛。这一次,它们携带着烤馕的焦香、炖肉的浓香,还有各家主妇埋在灶灰里煨熟的土豆的土香。烟色被夕阳染成金红,与晚霞融为一色,再也分不清哪是人间烟火,哪是天边云霞。</p><p class="ql-block"> 夜幕时,炊烟终于渐渐散去,但它们并未消失,只是化作温暖的雾气,弥漫在村子的每个角落,轻轻覆盖着安睡的屋檐。而在木屋之内,炉火仍红,映照着围坐的一家老少。炊烟从来不只是烟,它是禾木村绵长的呼吸,是这片土地上生命不息的见证。当最后一道烟痕没入星空,它已在悄然孕育着明日的第一缕炊烟。</p> <p class="ql-block">  店家把黄金尾巴大肥羊,杀了,挂在沿街,招揽顾客。</p><p class="ql-block"> 阿勒泰黄金大尾羊是新疆特有的优良品种,因臀部脂肪沉积丰富、体型硕大而得名,其尾部脂肪占比可达体重的六分之一,最大臀围可达50厘米以上。 ‌</p><p class="ql-block"> 该品种属兼用型粗毛羊,具有耐粗饲、抗严寒、适应性强等特点,常年生活在天山北麓和阿尔泰山的天然草场中,以冬虫夏草、人参等中草药为食,饮矿泉水,形成了独特的肉质——鲜嫩无膻味且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p><p class="ql-block"> 每年夏季,黄金大尾羊会进行长达500-800公里的迁徙,从准噶尔盆地到阿尔泰山寻找优质水草。冬季依靠囤积的脂肪抵御严寒,臀部脂肪层可维持其存活至春暖花开时。 ‌</p><p class="ql-block"> 该品种在元代已有记载,曾作为宫廷贡品,《新唐书》描述其“尾房广,重十斤”,康熙帝曾在此地推广养殖,使其成为新疆最具代表性的畜牧品种之一。 ‌</p> <p class="ql-block">  烤羊肉串儿生意火爆,有八元一串儿,十元一串儿,十五元一串儿等。</p><p class="ql-block"> 肖燕尝了一串儿,她说:羊肉好!烤的好!很鲜,很入味儿。</p> <p class="ql-block">  导游说,这家店的羊肉汤和羊肉串儿不错。我们相信导游,在这儿点羊肉汤和羊肉串儿。</p><p class="ql-block"> 羊肉汤热气腾腾端上桌儿,汤里有四块儿带骨头的羊肉,汤表面儿飘着香菜、葱花儿。肖燕尝了羊肉汤,她说:哎!味道儿不错。她又捞起羊肉,用手抓住去啃。她说:挺值得,这么多大块儿羊肉,而且这羊肉新鲜。</p> <p class="ql-block">  禾木景区,商业味浓厚,到处是买卖食品店。</p> <p class="ql-block">  烤囊很受游客欢迎。</p> <p class="ql-block">  我们告别禾木景区,上大巴车以后,老魏说:吃羊汤了吧?吃羊肉串儿吧? 你们身上有羊肉汤的味儿,也有羊肉出儿的味儿。这种味儿,会经久不散。 </p><p class="ql-block"> 禾木风景区的美景,我们欣赏了,照片儿也拍了。禾木村的羊肉汤我们也品尝了。这真是即饱了眼福,又尝了美食,今天美透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王立和 笔名:然趣 </p><p class="ql-block"> 欢迎您在互联网上,找《然趣新浪博客》。</p><p class="ql-block"> 您也可以,下载《美篇》软件,找《然趣美篇文章》,目前有379万人,在这个平台上,阅读我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我推荐:您上《荔枝网》,找《女兵晨读》,听李卫老师,在网上广播电台,讲述动听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