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与诗友闲聊,聊到唐宋七律的话题,兴致来潮依个人观点评选了“唐宋七律十大家”,仅个人观点,权当娱乐。</p> <p class="ql-block">少陵:七律范式的奠基者,被尊“诗圣”。诗风沉郁顿挫,将严谨格律、深沉情感与社会现实完美融合,凭一己之力将七律从应酬之作提升至承载家国情怀的艺术巅峰。代表作《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秋兴八首》以组诗形式拓宽了七律的叙事与抒情维度。其代表作还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隔夜》、《客至》、《秋兴八首》、《咏怀古迹》、《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望岳》、《曲江对雨》《九日蓝田崔氏庄》《卜居》、《堂成》《江村》《宾至》《狂夫》《恨别》《野老》《野望》《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登楼》《宿府》《诸将五首》等,几乎都是名篇。故被公推为“古今七律第一人”,也就是唐宋七律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樊南:晚唐七律“深情绵邈派”代表。作品以构思精巧、用典隐晦、意境朦胧为核心特色,擅长将个人失意与复杂情感藏于绮丽辞藻间。代表作《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以象征手法写尽人生怅惘;《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则刻画爱情的缠绵与无奈,开创七律“朦胧美”的独特境界。其名篇《无题》八首,《马嵬》《隋宫》《辛未七夕》《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二月二日》《春雨》《筹笔译》《杜工部蜀中离席》《赠刘司户》《送崔珏往西川》《哭刘蕡》《荆门西下》《即日》《碧城三首》《对雪二首》《和友人戏赠二》《流莺》《泪》《柳》《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同少陵一样,易安七律,几乎都是名篇,首首皆可传唱,故义山仅次于少陵,为唐宋七律第二人,也就是历史第二人!</p> <p class="ql-block">放翁:宋代七律“体量与广度第一人”,现存七律超三千首,为中国诗史上七律数量之最。题材覆盖爱国情怀、田园生活、个人感怀,风格兼具豪迈与沉郁,将七律的“纪实性”与“抒情性”结合至极致。代表作《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人生哲理;《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追忆抗金岁月,满含壮志豪情。其名篇还有《度浮桥至南台》《曾原伯屡劝居城中而仆方欲自梅山入云门今日病酒偶得长句奉寄》《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舜庙怀古》《晚泊》《黄州》《武昌感事》《哀郢二首》《初寒》《过东灵滩》《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悽然感怀》《夜登白帝城楼怀少陵先生》《假日书事》《即事》《春晚书怀》《醉中感怀》《离成都后却寄公寿子友德称》《宿江原县东十里张氏亭子未明而起》《斋居书事》《临安春雨初霁》等放翁七律太多了,数量,质量都是绝对顶尖的,故放翁为唐宋七律第三,与少陵,义山三足而立,有宋第一人,也是历史第三人。</p> <p class="ql-block">东坡:“宋调七律”的开创者之一,以“以文为诗”打破传统七律的格律束缚,苏轼其他的就不说了吧,诗,词,书,画,文无一不精,据说还是个厨神,是中国古代综合实力最强的文人,综合起来,五千年无人接近,勉强能比的恐怕只有,太白,放翁,山谷,子昂。其作品兼具旷达哲思与生活意趣,语言灵动自然、不避口语。代表作《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以比喻抒发对人生无常的豁达;《狱中寄子由》(“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则写尽千古兄弟情,被誉为“古今兄弟情天花板”。其名篇还有《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和董传留别》“腹有诗书气自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新葺小园二首 》《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龟山》《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华阴寄子由》《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戏书李伯时画御马好头赤》《新城道中二首》《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九日,寻臻阇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园》《双石》《送春》《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等,故排第四。</p> <p class="ql-block">梦得:唐代七律“咏史抒怀派”典范。善借历史典故咏叹当下,风格沉雄豪迈,兼具哲理深度与苍凉感。代表作《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以三国史事感慨朝代更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于失意中见豁达,成为流传千古的哲理名句。名篇还有《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汉寿城春望》《荆门道怀古》《阳山庙观赛神》《庙庭偃松诗》《酬乐天见寄》《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自江陵沿流道中》《巫山神女庙》,故排第五。</p> <p class="ql-block">樊川:晚唐七律“苍凉俊爽派”代表,尤擅咏史与写景抒情。作品意境开阔、情感沉郁、语言凝练,善用“以小见大”手法。代表作《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在登高宴饮中暗藏人生苦短之叹;《早雁》以雁喻流民,将咏物与忧时结合,体现晚唐诗人的家国关怀。其名篇还有《九日齐山登高》《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早雁》《西江怀古》《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寄题甘露寺北轩》《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长安杂题长句六首》《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洛阳长句二首》《自宣城赴官上京》《齐安郡晚秋》《怀钟陵旧游四首》《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寄湘中友人》《南楼夜》等,故排第六。</p> <p class="ql-block">简斋:南北宋之交七律的“承前启后者”,前期学李商隐的朦胧意境,后期融入杜甫的沉郁风格,形成雄浑悲壮的诗风。作品多写战乱流离之苦,兼具写实性与抒情性,为宋调七律注入沉郁力量(学杜诗人中,真正得其形与神且有创新者,公认推陆游、陈与义、元好问三人)。代表作《登岳阳楼》(其一)(“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借登楼所见抒发国破家亡之痛;《伤春》(“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以个人衰老与国家残破对比,情感浓烈动人。其名篇还有《登岳阳楼二首》其二《巴丘书事》《伤春》《次韵周教授秋怀》《观雨》《以事走郊外示友》《十月》《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次韵乐文卿北园》《归洛道中》《雨晴》《对酒二首》《晚步顺阳门外》《清明》《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次韵尹潜感怀》《雨中再赋海山楼诗》《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再用景纯韵咏怀二首》《舟次高舍书事》《除夜二首》《次韵尹潜感怀》《寄信道》《元日》《度岭一首》《舟行遣兴》《康州小舫与耿伯顺李德升席大光郑德象夜语以更长爱烛红为韵得更字郑德象名滋,任礼部侍郎、显谟阁直学士》《送熊博士赴瑞安令》《怀天经智老因访之》等等,故排第七。</p> <p class="ql-block">山谷:江西诗派开山鼻祖,其七律以“无一字无来处”的炼字、新奇比喻与严谨章法著称,开创宋调七律“尚理重法”的风格。代表作《登快阁》(“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以开阔写景衬托归隐之志,对仗精妙;《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用对比手法写友情与漂泊,语言凝练,尽显“黄诗”的章法与意趣。缺点是模仿痕迹较重,缺乏重大创新突破。其名篇还有《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题胡逸老致虚庵》《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二首》《咏雪奉呈广平公》《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寄上叔父夷仲三首》《赠李辅圣》《追和东坡壶中九华》《梦中和觞字韵》《思亲汝州作》《次韵裴仲谋同年》《池口风雨畱三日》《题次元明韵寄子由》《再次韵寄子由》《次韵寄上七兄》《题李十八知常轩》《次韵和臺源诸篇九首》《白鹤观》《次韵清虚》等等,山谷水平本是略强于简斋的,排在聊斋后恐有争议,不过山谷缺少简斋的家国情怀,那份大我,那忧时伤世的责任感,这恰恰就是少陵真正的“神”,这方面,放翁,简斋,遗山等人继承的很好,又加之简斋的创新,故排第八。</p> <p class="ql-block">后山:江西诗派“苦吟派”代表,其五律被誉为“有宋第一”(甚至有“唐人之下一人而已”的评价,仅陈与义可与之比肩);七律继承黄庭坚“重炼字、尚奇趣”的特点,风格瘦硬沉郁,注重“无一字无来历”。代表作《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通过自然与人事的对比,抒发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春怀示邻里》(“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以细微景物描写贫居之态,炼字精准,虽题材偏窄、过于雕琢,却将江西诗派的七律法度推向极致。其名篇还有《寄文潜无咎少游三学士》《连日大雪以疾作不出闻苏公与德麟同登女郎臺》《寄寇元弼》《送苏迨》《送章氏兄弟兼寄金山宁禅师》《寄侍读苏尙书》《次韵春怀》《送刘主簿》《和魏衍同登快哉亭》《和三日》《和黄预病起》《再和寇十一二首》《送王定国通判河南》《简李伯益》《送欧阳叔弼知蔡州》《九日无酒书呈漕使韩伯修大夫》《简令由司理》《东山谒外大父墓》《送杜择之》《和黄预感怀》《寄泰州曾侍郎》《赠王聿脩商子常二首》《寄亳州何郎中二首》等等,从作品质量及对后世的影响,故排第九。</p> <p class="ql-block">飞卿:晚唐七律“绮丽精工派”代表,以辞藻秾艳、对仗严整、意境幽美著称,题材兼及闺情闲愁与咏史怀人,善用细腻笔触营造氛围。代表作除《题崔公池亭旧游》(“皎镜方塘菡萏秋,此来重见采莲舟”)、《利州南渡》(“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外,《过苏武墓》以“古祠高树两茫然”起笔,借凭吊苏武墓抒发对忠节的追怀,于绮丽风格中融入苍凉感,进一步展现其七律“形式美”与情感深度的结合;虽整体格调偏柔,却尽显七律的格律与意境之妙。其名篇还有《过五丈原》《过陈琳墓》《利州南渡》《开圣寺》《赠蜀府将》《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南湖》《春日偶作》《马嵬驿》《和道溪君别业》《题柳》《赠知音》《题崔公池旧游》《回中作》《经李徵君故居》《宿云际寺》《寒食前有怀》《送客偶作》《河中陪帅游亭》等,故飞卿排第十。</p> <p class="ql-block">遗珠名单及落选原因</p><p class="ql-block">1. 遗珠名单(十人)</p><p class="ql-block">青莲,崔颢,香山、柳州、右丞、李颀、昌黎,半山、诚斋、文山。</p> <p class="ql-block">2. 落选原因</p><p class="ql-block">①昌黎,柳州七律数量较少,加之最大成就在于文,故未入选。右丞、李颀:核心原因是七律作品数量过少,难以形成系统性的创作风格与影响力,且右丞主要成就在五律,李颀成就在于五七古加之“十大家”名额有限,故未入选。</p> <p class="ql-block">②半山、诚斋、文山:主要因七律佳作数量较少,虽有部分优秀作品,但整体质量与数量未达“十大家”的评选标准,在唐宋七律创作群体中竞争力不足。</p> <p class="ql-block">③香山:虽有《钱塘湖春行》《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望月有感》等七律名篇,但其一生产出中,成就与影响最大的是七古(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其开创的“长庆体”七古影响后世千年(吴伟业《圆圆曲》、韦庄《秦妇吟》、樊增祥《彩云曲》、王国维《颐和园词》、王闿运《圆明园词》等均受其直接影响,七古成就可与李白比肩)。</p> <p class="ql-block">④崔颢《黄鹤楼》确实闻名后世,但是严格意义上不算是七律,有人称为半律,或者古律,唐人七律第一实有夸大,追捧嫌疑,加之七律总数只有三首(把黄鹤楼看做七律),没入选也是情理之中。</p> <p class="ql-block">⑤青莲:第一,其七绝,五绝,五古,七古,都是无可争议的有唐一人,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第一。五律也是唐人最顶尖四人之一,李杜王孟中的李就是李白的李。不过太白七律虽然是其诸多诗体中最少的,但是也有十来首,质量也是相当高,若按质量和比例来选,李白是可以入选的如《登金陵凤凰台》也是唐人七律第一的竞争者太白落选主要原因是其做到了真正的诸体皆精,这方面,确实是无人能及,唯少陵(五绝,七绝,七古差距较大,同时太白还是有史记载第一有名姓名的词人,甚至悲称为词王)香山,樊南等勉强可以相比,所以李白未入选也不奇怪了,总得让其他诗人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