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的美篇 飞行

青城景华

<p class="ql-block">文章作者:DM</p> <p class="ql-block">飞行</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一年的秋季征兵工作,是从九月份开始的。受组织的委派,我有幸参与了本次部里西北片区的接兵工作。这次外出,除了工作本身让我印象深刻外,还有就是路上的所见所闻。</p><p class="ql-block"> 说来您可能不大相信,接兵工作对于部队来说是非同小可,它不但关系到兵源的方向、数量、分布、成分和质量等种种要求,还涉及到当时的通讯联络、后勤保障和运输安全等诸多内容。可直到出发前,对此我却一无所知。也许是出于保密或是安全上的考虑,亦或是由于我的层级太低的缘故,总之,接到任务时,我几乎是毫无准备,匆忙上阵,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离开大院。(后来,在闲聊时,我也打听过有类似经历的战友,情况好像都差不多。我想,部队么,本应该就是这样吧)</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 5 人。领队、后勤主管、司务长、卫生员和我。部队的“大北京”直接将我们送到了办事处。那些日子,成都阴雨连绵。赶在上车的当口,宝成铁路隧道塌方,沿线多处水毁,交通中断。上级指示,必须按时完成任务,改乘民用航空器。成都双流机场的空情也不太好,连日不见晴天。我们只好耐下心来在那里专心地等。那感觉,就像在空荡荡的港口里等一只船。好不容易,下午四点多,贵阳方向来了一架小飞机,机型安24。我们便火速登机。那时的民航系统归空军管,飞行员的驾驶技术相当精湛。顶着不良的空情,冒着湿漉漉的小雨,飞机三拐两拐的从停机坪滑到了起飞位置,然后对准跑道原地加力。我的座位紧挨着舷窗,感觉到机身在剧烈抖动。这时,一位空姐站出来高声对舱内旅客说: “请大家系好安全带,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 大约不到10分钟的工夫,飞机拖着一阵撕裂大地般的嚣叫,在跑道上疾行了约500米左右的距离,机头突然一仰,冲向天空……</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坐飞机。飞机虽然很小,总共才搭载了20多个人(满载约40几人),但对我来说却充满新奇。飞机升空改平后,我环视了一下四周: 机仓不大,座位不多,机身也略显局促,与其说是一架飞机,不如说更像一辆大巴。飞机中间,只有一条窄窄的过道。但这丝毫也不影响我对它的好感: 舱内整洁干净,东西固定得井井有条。隐隐约约的,还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香水味儿。真是太有感觉了——天鹅绒般的蓝色靠背椅,稍微有些后倾,坐在上面,不但舒适,还使你自己倍觉像个远方来的贵客。别看飞机不大,但环境十分友好,所需设备一应俱全。让我惊奇的是,据说这款飞机还配有盲降设备,这在当时的国内情况下并不多见。最引人注目的是,机上居然还有两位空姐。她们身穿漂亮的“空姐蓝”制服,衣冠楚楚,青春靓丽,个个气质不凡。当她们从你身边经过时,你一眼就会看出来她们训练是相当有素: 端庄的举止,清丽的装束,甜美的微笑,迈着轻快的步伐,一路忙个不停。机上还备有多种软性饮料和夹心饼干、巧克力豆、口香糖以及晕海宁之类的东西。全都免费供应。飞机在起飞前,空姐还为每人发了一块口香糖。空姐说,起飞前在嘴里嚼一嚼,能保护耳膜。良好周到的空乘服务,让人感到宾至如归。</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环境太好的缘故,感觉成都到西安的航线不是很长,好像没过多久就到了。陕西,西安,西关机场。黄昏下的古城,显得异常美丽。透过飞机的舷窗,我看到机场的跑道灯已经为我们点亮,宛如一条华光四溢的天街。临下飞机前,那空姐手捧托盘,请每位乘客领取一件此次旅行的纪念品……</p><p class="ql-block"> 有折扇、小钥匙扣、清凉油等。我选了一把带 CAAC 标志的旅行梳。</p><p class="ql-block"> 小小的飞机,美丽的航班,美好舒心的旅程。舷梯只有区区几级,脚还未调整好就已经触地。</p><p class="ql-block"> “再见!旅途愉快!” 空姐站在机舱门口满脸微笑地向我们挥着手。“希望再次乘坐本次航班!” “再见!一路辛苦!” 寥寥数语,让人觉得,那空姐,就是散落在人间的天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