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虽然喜欢到处走走,以前却不知道四川广元有个大名鼎鼎的翠云廊,看了央视纪录频道的三集纪录片《翠云廊》,遂决心要去游览一趟。</p> <p class="ql-block">翠云廊,四川广元古蜀道中的一段。这里以姿态各异的古老柏树而闻名天下,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罕见的人工栽植的古道树群。</p> <p class="ql-block">2012年,翠云廊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翠云廊和剑门关是姐妹景区(都是国家五A景区),两者相距不到十公里,一般游客游览完剑门关,时间允许,就会来游翠云廊。</p> <p class="ql-block">翠云廊的核心景观是道路上绵延不断的古柏树,这些柏树历经千年风雨,苍翠葱郁,形态各异,枝干交错如云,遮天蔽日,形成了“三百长程十万树”的壮丽奇观,“翠云廊”这个诗意的名字便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这些柏树每棵都要登记造册。县官离任,都要和新任官员清点交接区域内的柏树。</p> <p class="ql-block">翠云廊植柏历史</p><p class="ql-block">古代在官道两旁大规模植树共有8次。</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驰道,命令官民在驿道两旁植树表道。</p><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三国时期,相传张飞任巴西郡(今阆中市)太守时,命士卒、百姓筑路植树。</p><p class="ql-block">第三次:东普元帝(317-322),武功县(治所在今剑阁县武连镇)民众为培植风脉,大量栽植松柏。 </p><p class="ql-block">第四次: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朝廷采纳太常博士范应辰建议,下令在官道植柏。</p><p class="ql-block">第五次: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诏令陕西及益州路转运使司自凤州至成都入川路沿驿道栽植树木。</p><p class="ql-block">第六次: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剑州实行朝廷关于道路树木的栽植、管理、采伐命令,令丞劝谕</p><p class="ql-block">第七次: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剑州知州李璧以石砌路,整修官道三百余里,两旁植柏10万余株。</p><p class="ql-block">第八次:清高宗乾隆十九(1754),清廷诏令倡导在川陕大道两旁、四方村落植树。</p> <p class="ql-block">漫步这里,我对这些高龄柏树心生敬意。喜欢大树,欣赏大树,是我的一个爱好。</p> <p class="ql-block">因为张飞曾下令在古蜀道广种柏树,所以这里立了一座雕塑以纪念他。</p> <p class="ql-block">这里许多柏树都有自己的树名。比如这棵有2300多年树龄的被称为“帅大柏”。</p> <p class="ql-block">这棵被称为“张飞柏”。</p> <p class="ql-block">这俩棵根连根的被称为“夫妻柏”。</p> <p class="ql-block">这三棵并排站立的柏树被称为“三国鼎立柏”。</p> <p class="ql-block">这棵被称为“宋柏”。</p> <p class="ql-block">这棵被称为“阿斗柏”。</p> <p class="ql-block">我感觉这些大树就像我们一样,是有知有觉、也有情感的生命体。</p> <p class="ql-block">漫步翠云廊,不禁感叹我们的先人,他们那么早就懂得保护生态的重要性,给后人留下了叹为观止的生态遗产。</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目前古蜀道(金牛道)上,还保留有一万二千多棵古柏,我们游览的翠云廊景区这部分,只是那些古柏的一小部分。</p> <p class="ql-block">希望这些柏树都能够健康的生长,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欣赏到这些生态奇观。</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