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能感知什么(20250917)

G.HUANG_yd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触觉”能感知什么?</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一评“智东西”视频《韩国研发皮肤贴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作者:黄国营</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工智能正在突飞猛进,“听觉”和“视觉”是首先进入研究视野的。“听觉”的传感,使我们已经能进行语音识别、语音对话、语音-文字转换。“视觉”的传感,使我们已经能识别与生成文字、图片和视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听觉”与“视觉”研究取得足够进展之后,</span>接下来,一定是会继续进军“嗅觉”、“味觉”、“触觉”、“动觉”等其他人类的感知领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报道韩国已经动手研发“皮肤”了,这应该是AI机器人发展已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別是“通用智能机器人”(AGI)。试想,机器人在操持厨房烹饪之时,对土豆的实、蕃茄的软,豆腐的平、蟹壳的刺,面糊的黏、清水的滑,核桃的厚、鸡蛋的薄,馒头的烫,芋头的痒,乃至抹布的纠缠不清,是否应有不同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庭主妇不假思索的感知能力,对AI机器人可能都是大难题。战士们蒙着眼睛也能熟练拆卸和组装他的武器,就是靠“触觉”。你能说说“触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而我们并不注意的例子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韩国研发的“皮肤”,有关技术语焉不详,视频上看上去象块”创可贴”,起步阶段应该还比较简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理论上看,“触觉”是什么意思呢?至少,它包含对哪些物理要素的感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想,皮肤能感知的,可能包括:硬度,锐度,温度,湿度,光洁度,麻痒感。如果皮肤结合肌肉,还应能感知弹性。如果皮肤与骨骼结合,还能感知力度、速度。根本上是来自各种力学的、热学的、化学的不同刺激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外,“感知”中,“感”和“知”还不是一回事儿。“感”是接收信号,“知”是解码信号,“信号”经过“解释”才能成为“信息”。而解码、解释的工作,是由大脑神经来实施的,并非皮肤所能完成。皮肤只是传感器,感受并传出,信号要经大脑解读才成为有意义的信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盲人摸象”中,感觉好像都对,腿像柱子,尾巴像绳子,身体像堵墙,牙齿像长矛,但他们却都解读错了。所以AI机器人的工作不简单,他们需要把各种信号综合起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作出判断和推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见日用家务AI机器人,远比大多数重点实验室里和大厂装配流水线上的机器人复杂得多。别小看你家默默在厨房操劳的媳妇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用机器人(AGI),必须通过“触觉”感知这一关,才能进入更广泛的领域;能进入我们日常生活的AI机器人,其实要求是极高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养老机器人,抱起一位老人、一个婴儿,与抱一块木头显然不同,它应有不同的灵敏触感,人才会被温柔对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谓AI机器人的“触觉”,其实有两个方向,一个是AI机器人感受到外部对它表层的作用,一个是AI机器人对自然人施加作用引起自然人皮肤的感受。当一个自然人与一个AI机器人互动时,就可能产生这两种“触觉”。AI机器人就“触觉”而言,有“施”与“受”两个方向的处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内复旦和清华也有团队在研究,但同样距离实用还很远。“触觉”应该是“具身AI机器人”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具身机器人”不再依赖人类语言知识,而是在自己与外界的交互实践中亲身获取知识,这一行为的基础便是从对外界的感知获得信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具身AI机器人的智能有可能远胜自然人,契机也正在此。因为机器人获得的传感器的类型与精度,远非自然人可比。除了自然人具的的感知系统外,具身AI还可能获得可见光之外的更宽频谱,可听声波更宽的频带,就触觉而言,可以借助电容、电阻、压电、磁、磁电、力、光、超声、电阻应变等,感知更多信息,这是自然人无法获取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讨论所谓“触觉”,应该是指皮肤与外界接触过程所产生的感觉,不包括皮肤内部自身病变产生的痛痒,更不包括头、心、腰、骨、肝、胃等其他非外表皮肤器官的痛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你觉得自己的皮肤,能感受些什么呢?传感后又是如何将其解读为信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黄国营</i></p><p class="ql-block"><i>《蓝色网评录》(20250917)</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