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秋寻石张店行

草木春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元过后,浅秋微风。余携石友驱车百二公里,从新泰出发前往淄博张店,踏上寻石一日之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淄博是齐鲁历史文化名城,亦是当代工业重镇,古为齐国都城,一直以盛产陶瓷著称,奇石亦以淄博文石名扬华夏赏石界。淄博奇石文玩全国博览会至今已举办了十一届,当此秋高气爽之际又逢第十二届盛会,可谓应时应景。我们一行4人早晨8点半就赶到了博览会场附近,简单吃过早餐,便急匆匆到了现场。初入博览会大街,便迎面扑来文旅气息,只见街道两旁摊位鳞次栉比,文玩奇石、花鸟鱼虫,古董旧书等包罗万象,游人逛客也是络绎不绝。向当地人打听,知道这一片区域都是博览会举办场所,路边临时摊位大多是外地客商租用,里边还有诸多商铺和大型文玩奇石售卖场所。我们因时间充足,便一路缓缓行走,细细品鉴。其实,这种类似于逛街淘宝的行为,其乐趣更在于过程,而非直奔主题的购买。其间既锻炼了眼力,也了解了一方区域的风土人情,还缓解了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虽然各种物件林林总总,而我作为一个赏石者还是目的性极强的,时隔不久便以寻找捡漏心目中的奇石为主了。在一个柯姓老板的摊位上,除了安徽歙砚,还有五彩缤纷的小玛瑙奇石,价格不高,自挑自选,打包结帐。禁不住诱惑,便也俯身于盛着玛瑙的几个大盆子里,饶有兴趣的挑捡起来。说起来,这在成百上千个小石头里挑拣中意的东西,没有点真功夫还真不行,首先,要过滤损伤残件,其次,要看形体是否完美,最重要的,就是画面有无主题,而这最后一点就是普通顾客与玩石赏石者的最大区别。老天不负有心人,我用最短的时间,从琳琅满目的玛瑙石里选出了4方小石头,其中一方很让人兴奋了一阵。淡黄色的石面上,伟人那标志性的头像如同日月一样赫然悬在画面左上方,而他目光俯视下的,是华夏壮美的河山,最精彩的是,那勾勒山川的一抹色彩,竟是美丽的中国红。当我第二天把这方小玛瑙石拿给新汶文化小镇的王兆爱兄欣赏时,他拿着放大镜注目良久,才对我说,伟人头像旁边,山川上端,竟有隐约一条龙在盘旋,我也随即细看,果真是!这真的是奇石的魄力所在?真的是大自然的造化吗?我只能沉默思忱。另外几方小玛瑙石也各有千秋,有一方《天眼》,两方《唐卡》,很值得把玩品味。</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柯老板的摊位,我们又逛到了另外几处店铺,所到之处,各类奇石争奇斗嫣,各具特点。在一处专营阿拉善戈壁石的店里,我花5元钱淘到了一方小象形石,酷似伟人半身侧面像。花100元淘到了一方神似古代文士的小戈壁石。说起这方人物石也很有意思,当时它就静静地躺在铺子柜台的角落里,我一眼相中就让老板取了出来,当我谈妥价格付款后,一位在店铺周边转悠了半天的石友也凑了过来,问了价格后又细细的看了石头,扭头对我说:唉,让你捡漏了,我都在这逛半天了咋没看见它呢?落眼的羡慕和失落。我想,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石缘吧?人在寻石,石也在寻人,那相隔千万年的一眼钟情是何等的艰难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了淄博,不能不淘一方淄博文石。这是产自淄博市博山区的石灰岩类观赏石,形成于奥陶纪海相沉积层,经风化、溶蚀作用形成独特孔洞纹理,以灰黑、褐黄色为主,表面多具白筋,以浓缩山景、天然形态及瘦皱透奇而著称,赏玩历史可溯至宋代,明清时期王渔洋、蒲松龄等文人多有记述。目前这个石种的精品石价格都非常高。来到淄博当地石商的店里,我花不到300元淘到了一方淄博文石,石头不大,配置了简易的木座,但见双峰对抱,中有古洞幽幽,石纹皱卷嶙峋,是方很有韵味的文人案头石。所谓石不在大小,气韵才是王道,有时候越是手可盈握的石头越有味道,宋代石痴米芾经常袖里藏石,昼夜不离身边,闲来时拿出把玩,细细品味。人与石朝夕相处,气韵相通,石成就了文人风骨,人浸染了石韵之魂,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赏石藏石之真趣吧?</p>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来自青海的石商临时摊位上,我相中了一方祁连石。祁连山坐落于我国的青海、甘肃一帶,所产奇石众多,尤以祁连玉闻名。这方石头有十多斤重,青白色的古拙石头侧面,一条昂头摆尾的白色鱼儿跃然石上,十分的鲜活灵动。外地的石商挺实在,要价不高,600元,我心里窃喜,但还是本着拦腰斩一半的原则还价300元,石商思忱良久,才勉强答应了,这使得我又成功捡漏一回。其时这也是在这种大型的文博会上淘宝的一个诀窍。外地客商对于稍重稍大点的货品,一般是能卖则卖,主要是省了来回搬运的舟车劳顿和费用,这放在文博会最后几天捡漏特别管用,但也有缺点,一是收藏级物件除外,二是好东西越往后剩余越少,导致无漏可捡。话扯远了,还是说石头,现在玩石者大多存在一个误区,厚褒本地石和喜欢的石种,贬低外地石和不了解的石种,具有地域和石种偏见。其实这大可不必,中国地大物博,美石品种众多,真正热爰奇石的玩家应提高眼光,广储知识,放大格局,海纳百川,这才能真正的提升自己的赏石水平,助力赏石这一传统文化的发扬广大。</p> <p class="ql-block">  逛了大半天,入手了几方中意的石头,我也适时收手了。毕竟天下美石众多,不可能都纳入帐下呀!有句话说的好:“过眼即拥有”。美的事物是属于大自然的,属于大家共有的,我们大可以一种释然的心去看待这一切,包括眼前的奇石。只要我们量力而行,心存美好,尽其所能去挖掘它,善待它,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这就足矣!</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天下石友是一家。在淘石赏石之路上广交石友,共磋技艺,相互交流学习提高,这也是玩石的应有之义。在逛摊的过程中,我结识了一位来自新疆的石友,他听张立斌,大约60岁左右的样子,从谈吐中感觉,是一个很随和豁达的人,这次是专程到淄博参加博览会的,他摊位上主要是新疆戈壁石,精品不少,特别是他的镇店之宝是一套较大的组合石,一个风砺石天然佛龛上,摆放着一尊戈壁石天然石佛,非常漂亮,张老板报价是68万,我说:奇石无价,只要喜欢。是啊,大自然亿万年的鬼斧神工,岂能是一串数字所可以包涵的呀!我们很聊的来,相互加了微信,我顺便把我的奇石鉴赏公众号推荐给了他。我后来翻阅公众号文章时,看到了他很多的赞,看来是用心读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届博览会是文玩奇石共有的盛会,除了石头,还有文玩。与我同行的褚成俭兄是汶河民俗博物馆的馆长,也是国家级的古玩鉴赏师。有他同行,少不了还要淘几件老物件,才算真正的不虚此行。时值中午,我们找了一家专做博山菜的饭馆,点了几个当地特色菜,美美的吃了一顿。稍事休息后,又走进了淄博有名的文博中心大厅,这里边的商铺都是品味档次比较高的干货集散地。在褚馆长的掌眼下,我如愿淘到了一面清未民国期间的木制八卦图板,估计是当年镇宅或道士作法之物。还有一只明朝的雕刻石香炉,炉子虽然略微有残,但年份够了,透着一股岁月沧桑感。这两个老物件我都有用途,木制八卦图挂在我石韵轩二楼书房的泰山太极石上方,与石头相得益彰。石香炉则供奉茶室里的观音石,以石炉奉石佛,可谓“石心石意”!当然,褚馆长也没空手,他淘得了一方宋元时期的执壶,品相很好,看他喜滋滋的样子,估计也是捡漏了。</p> <p class="ql-block"> 在中心二楼闲逛之时,我们无意间走进了一家古玉古瓷店,店主是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士,交流中得知他姓赵,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部的一位主任,《华豫之门》栏目特邀鉴定嘉宾,妥妥的专家级人物。在得知褚馆长也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时,他更加热情起来,拿出了收藏的蛋壳陶酒杯、唐三彩香炉、战国古玉璧、角疏和大汶口文化时期陶器让我们欣赏,并对褚馆长的专业鉴赏水平啧啧称赞。我私下和褚馆长笑谈:咱们这不经意间竟与淄博同行进行了一次文化交流呀!呵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太阳夕下,晚风又起,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渐暗,在劳累与快乐交织之中,我们完成了这一趟张店寻石之旅,带着满满的收获,打道回府。</p> <p class="ql-block">草木,本名刘长军,新泰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泰安市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会长;新泰市作家协会理事兼诗词专业委员会主任;高级政工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赏石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新泰五山五福文化首创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