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题秋林探幽》 </p><p class="ql-block"> ——陈少梅</p><p class="ql-block">石路遶新流,山深古木稠。</p><p class="ql-block">道人闲着屐,踏破满林秋。</p> <p class="ql-block">衡东的秋天,空气中带着热烈和火辣。在旭达源木山居吃过早餐,我们一行坐车前往陈少梅美术馆。陈少梅美术馆位于湖南省衡东县洣水镇的陈少梅文化公园内,这里是为纪念衡东籍著名国画大师陈少梅而建的公益性文化场所。作为一位对中国传统绘画怀有浓厚兴趣的人,我早已对这位民国时期的艺术巨匠心生崇敬,这是第二次瞻仰,更是带着几分朝圣般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从旭达康养生态园出发,沿着洣水河畔的道路前行,不久便看到了一片绿意盎然的区域。这就是陈少梅文化公园。公园入口处矗立着一块巨大的青石,上面镌刻着“陈少梅美术馆”六个大字,笔力遒劲,气势雄浑。</p> <p class="ql-block">沿着公园的小径前行,远远就看到了陈少梅美术馆。它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白墙黛瓦,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整座建筑采用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既有古典的雅致,又不失现代的简洁。</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正面的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是著名书画家启功先生题写的“陈少梅美术馆”六个大字,笔锋圆润,气韵生动。门前的石阶两侧各有一尊石狮,雕刻精美,神态威严,仿佛守护着馆内的艺术珍宝。</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央有一座小池塘,池水清澈见底,有小鱼在水中悠然游动。池塘周围种植着荷花、睡莲和数株垂柳,微风拂过,柳枝轻摆,荷叶摇曳,仿佛在向来访者致意。庭院的一角还有一座小亭,可供游客休憩,也是欣赏美术馆全景的好地方,更是写生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陈少梅(1909—1954),名云彰,字少梅,湖南衡东人。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喜爱绘画,15岁时便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师从著名画家金北楼。金北楼是民国时期北方画坛的领军人物,倡导“以古法为基础,以自然为归宿”的绘画理念,这对陈少梅的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陈少梅擅长山水、人物,尤精北宗山水。他的山水画以北宗为体,以南宗为用,将北宗的刚劲雄浑与南宗的清雅温润完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他的线条遒劲有力,皴法多变,既保留了传统笔墨的韵味,又融入了自己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p> <p class="ql-block">参观陈少梅美术馆,不仅让我领略到了陈少梅先生的艺术魅力,也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美术馆的走廊和展厅内,悬挂着许多与陈少梅相关的照片和文字介绍,包括他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以及与其他艺术家的交往等。这些内容让我对陈少梅先生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进入一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陈少梅先生的半身铜像。铜像中的陈少梅神情专注,目光炯炯,仿佛正在构思一幅新的作品。大厅的左侧是服务台和纪念品商店,右侧则是通往各个展厅的走廊。</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的核心区域——陈少梅作品展厅。这里陈列着陈少梅先生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还有他的生平资料、创作手稿以及使用过的文房四宝。</p> <p class="ql-block">在展厅,我看到了陈少梅的代表作之一《深谷樵翁图》。这幅画描绘了一位樵翁在深山幽谷中劳作的场景。画面中山峰巍峨,云雾缭绕,山石的勾勒采用了北宗的斧劈皴,线条刚劲有力;而山间的树木和人物则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显得生动传神。整个画面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清幽的山林之中。</p> <p class="ql-block">另一幅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卖饼儿》。这是一幅人物画,描绘了一个街头卖饼的少年。画中的少年衣衫褴褛,却神情专注,手中拿着刚出炉的饼,似乎在向路人推销。陈少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少年的面部表情和手部动作,将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幅画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p> <p class="ql-block">陈少梅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技法上的精湛,更在于他对传统绘画的创新与发展。在民国时期,中国画坛存在着南北宗之争,北宗注重写实和笔墨的力度,南宗则强调意境和笔墨的韵味。陈少梅突破了这种门户之见,将南北宗的优点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与同时期的画家相比,陈少梅的艺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兼收并蓄:他不仅学习北宗山水的技法,还吸收了南宗山水的意境营造,同时借鉴了元代文人画的笔墨情趣,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写实与写意的结合:陈少梅的作品既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描绘,又强调笔墨的写意性,使作品既有形似又有神似。关注现实生活:与一些只注重描绘山水花鸟的画家不同,陈少梅创作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人物画,如《卖饼儿》《渔翁》等,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p> <p class="ql-block">陈少梅先生笔墨精湛,功力深厚,线条遒劲有力,皴法丰富多变,设色清雅,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p> <p class="ql-block">在民国画坛,陈少梅与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等名家齐名,但他的艺术风格更为独特。张大千擅长泼墨山水和人物画,傅抱石以破墨山水著称,徐悲鸿则倡导中西结合的绘画理念,而陈少梅则坚持传统笔墨的创新与发展,在传统绘画的现代化进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参观陈少梅美术馆,不仅让我领略到了陈少梅先生的艺术魅力,也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美术馆的走廊和展厅内,悬挂着许多与陈少梅相关的照片和文字介绍,包括他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以及与其他艺术家的交往等。这些内容让我对陈少梅先生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这次非常荣幸结识陈少梅美术馆馆长文老师。文老师年轻有为,怀珠抱玉,博闻强记,对陈少梅先生的画作如数家珍。在陈列馆中一一对我们剖析讲解,更是介绍了陈少梅先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创作的逸闻趣事,不仅让我们对作品本身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span>收获了少梅先生作品传达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参观结束,老师们和文馆长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离开陈少梅文化公园时,我回头望了一眼那座白墙黛瓦的建筑。在阳光的照耀下,美术馆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陈少梅先生虽英年早逝,但他留下的艺术瑰宝却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爱好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次参观,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先生高超的绘画技艺,更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传承的意义。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艺术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陈少梅先生的艺术魅力将永远铭刻在我这次衡东行的记忆中,成为我提升审美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span></p> 陈少梅先生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