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6748708</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过北岛,继续一路向南,四月底我们抵达了新西兰南岛的昆斯敦(Queenstown)。这是一个风景秀丽、被视为“最适合维多利亚女王”的地方,故亦称“皇后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862年,昆斯敦的沙特欧瓦河沿岸发现了金矿,这里随之迅速发展起来。然而,金矿枯竭后,小镇的常住人口从数千人锐减至190人左右。直到20世纪50年代,昆斯敦才成为新西兰知名的度假胜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相信来过这里的人,大多会感叹,昆斯敦真的太迷人了。而于我,当双脚轻触这片土地的瞬间,便感觉它恍如是上帝偏爱的宠儿,被风光旖旎的南阿尔卑斯山环抱着,被清澈见底的瓦卡蒂普湖映衬着。就好像一本打开的立体画册,每一页都让我一见心动,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被晨光唤醒。推开酒店的窗,湖风裹挟着湿润的草木气息,轻轻撩拨着我的发梢。静谧中,我不由自主地深呼吸,欲将室外的清新吸入心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披上外衣,悄悄的来到湖边。但见远处的雪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周围的树木,它们的叶子已被四月的秋风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间或夹杂着深邃的橘红与温暖的琥珀色。风吹过时,我觉得那一阵阵的“沙沙声是秋天与大地交换的密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云层太厚,日出的辉煌被悄然藏匿。好在橙红色的霞光已似火焰般在跃动。它的炽热,点燃了我的希冀——昆斯敦之旅的美妙,抑或从晨间开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我来到了镇中心。这里是昆斯敦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一条条街道都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商业氛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街上,各式各样的商店鳞次栉比。从精致的纪念品店到充满民俗风情的杂货铺,再到品牌云集的购物商场以及时尚的酒吧、咖啡馆,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们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购物休闲需求,更是游客了解新西兰文化,体验当地风情的窗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已到了商业街的尽头。在靠近湖的一端,一座充满沧桑感的铜像高高的矗立着。我不禁驻足凝视,他身着旧时服饰,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p><p class="ql-block">据介绍,他叫威廉·瑞斯,昆斯敦的创始人。在瓦卡蒂普湖畔还只有毛利人居住的时候,他是首先来到这里的欧洲移民。1861年,他与妻子在这里兴建农场从事畜牧,并积极投入地方公共事务。之后,尤其是淘金潮初期,威廉·瑞斯还是当时湖区淘金客唯一的食物提供者。</p><p class="ql-block">这尊铜像,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内涵,已成为了昆斯敦不可或缺的文化标志。而作为游客的我,从中也不难想象当地人对他的感念与尊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铜像的不远处是昆斯敦的码头。走近湖边放眼望去,这里就像一幅生动的画卷在徐徐展开:远处的山峰层峦叠嶂,既雄伟又含蓄;湖面的游艇穿梭往来,留下一道道悠长的波纹;岸边的鸟儿娴静伫立,散发着一种超然物外的优雅。码头不见尘嚣,倒是有点像依山傍水的北欧小镇,纯静而和谐。彼时,我停歇于此,心旷神怡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面对如此美妙的景色,久久的,我不愿挪步。忽然,一阵尖叫声吸引了我,噢,原来是一群学生模样的年青人在合影。瞧着他们欢快地变着姿势的摆拍,我由衷的感叹:年轻真好,乃“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前走,在一个水岸转角,TSS厄恩斯劳号蒸汽船的汽笛声破空而来。</p><p class="ql-block">这艘和泰坦尼克号同龄的老船,代表了造船工艺的一页历史。当初主要用于偏远地区居民的交通工具及货物等的运输,现在则纯为观光功能,是南半球唯一仍在营运的燃煤载客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无缘置身其中感受它的脉搏,只是远远的望着它那优雅弧线的造型,红白相间的外观,是不是也算一睹了这位被称为“湖中贵妇”的身影了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邻近码头,有一座伸入瓦卡蒂普湖的半岛上的昆斯敦花园。走近入口处,那座拱门瞧着有些别致。细细一看,原来是阵亡战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为战争的残酷,这里失去了很多为国捐躯的年轻人。为了纪念这些将士们,昆斯敦人在此建立了一座拱门式的纪念碑,并在1922年的澳新军团纪念日向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拱门的一侧,铭刻着在战争中不幸阵亡的将士名字,而另一侧则记录了所有参战将士的名字,包括那些有幸在战争中活下来,最后返回家乡的士兵。</p><p class="ql-block">缓缓的,我穿过拱门。四周挺拔的桦树,让这里显得寂静而肃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循着蜿蜒的小径,我来到了花园深处,这里的景致是那样的斑斓怡人。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溪水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绚烂的树叶;几只小野鸭在水面上悠闲地游弋,偶尔低头觅食,荡起一圈圈涟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山峦,溪中的雕塑,水畔的奇叶,这一切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唯美,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旅人准备的一份礼物。我漫游在这秋日的花园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心中满是愉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昆斯敦花园出来,沿途先后见到了银蕨叶与奇异鸟的雕塑。说实话,来新西兰之前,我并不了解新西兰的国花银蕨及国鸟奇异鸟。</p><p class="ql-block">其实,嫩蕾呈弯曲状的银蕨叶,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称之为“初露”,传递着“永恒转动”与“回到原点”的深刻寓意。在新西兰的国徽上,两片银蕨叶赫然在目,彰显着其作为国花的尊贵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体型粗短、喙长且尖、腿部强壮翅膀退化无法飞行的奇异鸟,不仅是新西兰的非正式国家标志,更是新西兰人自豪的象征。当一个新西兰人说:“我是一只奇异鸟”,他的意思就是在说:“我是一个新西兰人”。这种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奇异鸟成为新西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石砌的圣彼得教堂,远远看去,就像一座温馨的石头小屋。庭院里有绿绿的草坪和高高的树木,是镇中心一处静寂的所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它建于1861年,由昆斯敦的第一批海外移民亲手打造。教堂的所有建筑用石都是从昆斯敦湾搬运而来,它凝聚着当地先驱者的汗水与信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外观简约而不失庄重,无梁结构的设计使其更显古朴与典雅。据介绍,教堂不大,而教堂内那精致的管风琴和精心绘制的彩色玻璃为这座建筑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神秘。可惜,我到达时教堂未开放。那件由Ah Tong华裔在19世纪80年代精心雕刻的雪松鹰形诵经台,其精湛的工艺,深远的寓意,也只能在想象中感受它的珍贵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听说登上鲍勃峰山顶观景台,可以一览昆斯敦的全景。于是离开教堂后,便前往天空缆车车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沿途,一排排房屋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以一种近乎艺术的布局镶嵌于秋意盎然的山间。它们或古朴典雅,散发着岁月沉淀的韵味;或现代简约,以流线型的身姿阐释着时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顺着石阶继续向上,不一会,缆车站到了。我坐上缆车,以平均37.1度的陡峭坡度一路往上,最后到达了观景平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喜欢冒险的人可乘滑翔伞从高空飘落;胆大的人可体验一下蹦极;而最受欢迎的似乎是Luge,这是一种前一后二的三轮塑胶车,乘客可自己操控方向和刹车,由山顶一路直冲800米下山。我胆小,只是静静的观赏360度的湖光山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台上,我举目四望。瓦卡蒂普湖恬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中,宛若天空遗落的一滴眼泪,清澈而深邃。湖的四周,连绵不断的高山巍峨耸立,它们以一种神圣的姿态守护着这片净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已是傍晚时分,可是,传说中的“日照金山”咋迟迟未现呢?这里的早晚温差大,我的日间着装显得有些单薄了,只能不停地走动等待着。而那些摄影爱好者看起来是有备而来,冲锋衣裹得严严的,坚守并淡定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蓦地,当最后一缕阳光倔强地穿透云层,只见它轻轻的一抹,便照亮了山的顶部。那缕阳光如同天界的使者,虽不张扬,却以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柔,为这壮丽的山脉,披上了一层若隐若现的金辉。那一刻,这一方天地是如此的雄浑而神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见不到完美的“日照金山”的奇景,却让我邂逅了这份独特的山顶上的光影之美,失落的心绪瞬间被点亮了。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美会在凝视者的眼睛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色渐晚,我搭乘缆车下山了。回到小镇,已是华灯初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昆斯敦,我见得最多的要数瓦卡蒂普湖了。那里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一次次地亲近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瓦卡蒂普湖,形如漫画中的闪电,湖岸线长达212公里。它犹如蓝色丝带,环绕在昆斯敦的腰间,将小镇的宁静与美丽温柔地揽入怀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湖水蓝得深邃而富有层次,宛如大自然得意的调色盘,将一抹抹蓝色巧妙地融合,从浅蓝到深蓝,渐变得如此自然,如此和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沿着湖边漫步,不时有休闲者自得其乐的场景映入眼帘。他们或坐在秋千上,随意摇荡,享受着自在而温馨的时光;或踏入水中,与清澈的湖水亲密接触,感受着大自然的温柔与包容。而那些摄影爱好者则专注相机,捕捉着动人的瞬间,试图将这里的美定格为永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时值秋季,瓦卡蒂普湖畔更是呈现着绚丽的秋色景观。杨树的金黄、枫叶的深红色调,与蓝天、白云和碧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看着令人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再前行,一些造型奇特的树木让我不由自主地驻足凝望:有的树,树身弯成了优雅的弧度,好似在谦卑地倾听岁月的低语;有的树,树干倾斜,却依旧苍劲高耸。美哉,我欣赏它们以一种不凡之姿,诠解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我便在湖边的岩石上小憩。望着缓缓流淌的湖水,不知为什么,我想到了《悉达多》一书中那句富有深意的描述:“河流从不询问归处,它只是流淌。” 这句话是作者黑塞借河流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流动性的哲学思考。一直以来,它是我喜欢的经典之句,每每想起,总会触动心灵,引发深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瓦卡蒂普湖,虽非河流 ,而那湖水却同样既不急躁也不懈怠,不在意自己的终点在何方,只是遵循着自然的节奏,伴随着“心跳般的潮汐”,不息地流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种流动,我以为是对生命本质的完美诠释。它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像河流湖水那般,不问归处,只是静静地流淌,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p><p class="ql-block">湖还是那个湖,而我在此似乎见到了悉达多于岸边“倾听河流”的身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昆斯敦是“一方大气却不失秀美的天地。”此番身临其境,对于此话深抱同感。它的美,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人文的沉淀。在这里,每一缕风都带着清新的气息,每一片湖光都映照着心灵的沉静。它让我遇见了纯净的诗意,尽享了惬意的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转身将别,情却未了。也许这多情的昆斯敦早已把这一程的美好装入了我的行囊。每每,当夜深人静时,轻轻地打开它,便绮梦重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