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站在画前,看着那块从宣纸里长出来的岩石,仿佛能摸到它的粗糙与冷硬。墨色层层叠叠,浓的、淡的,像岁月在石面上刮过的痕迹。它不说话,却有种沉甸甸的分量压在心上。这哪里是画出来的石头?分明是山魂的一角,被截取封存在了纸上。</p> <p class="ql-block">另一幅里的岩石更简,几笔勾勒,干脆利落。可正是这份简洁,让它显得格外有骨气。没有多余的修饰,墨色在留白中呼吸,像极了一个人静坐于天地之间,无需言语,自有风骨。我忽然明白,有时候最朴素的表达,反而最接近真实。</p> <p class="ql-block">那座山峰一出现,我就被镇住了。浓墨泼出的轮廓如刀劈斧凿,直插云霄。山顶尖锐,像是要刺破天穹,而山脚却圆融舒展,仿佛与大地耳语。纹理细密如脉络,每一笔都藏着风雨的足迹。它不只是山,更像一位沉默的巨人,站成了永恒。</p> <p class="ql-block">又一座山,线条更流畅了些,墨色氤氲开来,明暗之间,层次如歌。它巍峨却不压迫,壮丽却不张扬。背景空着,却比填满更有力量——那是云雾缭绕的远方,是目光尽头仍未抵达的彼岸。我看着它,竟生出几分向往来,仿佛只要再走几步,就能走进画里去。</p> <p class="ql-block">这一幅只画了山的侧影,几笔而成,却生动得让人移不开眼。尖顶缓底,姿态自然,像一位行路的旅人,肩扛风霜,步履从容。浅色的背景像是清晨的天光,把轮廓衬得清清楚楚。简单到了极致,反而有了深远的意味,仿佛在说:万物本不复杂,是我们看得太深了。</p> <p class="ql-block">终于有人影出现了。几位古人坐在树下,衣袂飘然,似在谈笑,又似在听风。亭台隐现于林间,飞檐翘角,藏着人间烟火。树木茂盛,岩石错落,整幅画面像一首缓缓流淌的诗。我不知他们在说什么,但那份宁静,却透过纸面传了过来。原来山水不只是风景,更是心境。人在其中,不争不扰,便成了景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这块岩石被标上了“正面”“侧面”“亮”“暗”,像是在教人如何看它。可我看久了,反倒觉得它在教我如何看自己。明暗交错,正如人心的两面;正面与侧面,恰似我们在不同人面前的模样。它静默矗立,却像在低语:看清一块石头,或许就能看清一段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