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跑高中跑步路

筑美

<p class="ql-block">昵称:筑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2496385</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图片:原创</p> <p class="ql-block">  周末重回母校,想起了高中跑步时的路线。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学业压力像块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或是避免课上瞌睡,很多同学就选择了用跑步来解压、来提神。但大都是早晨在操场上跑,绕上几圈,就匆匆去班里学习。下午去学校北面大堤上跑的人不多,能长期坚持的也就5、6个人。那时我们悄悄约定,每周要跑上3—5次,到底有多远也不清楚,只知道身体出身透汗,心里不再那么压抑,有那种释然的感觉就足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跑步的路线就是,在学校大门口处出发,北行至张庄村东西道路口,再东行至村内南北道,出村沿庄稼道奔向北排河,穿桥奔向大堤。在大堤上向西奔跑,至二猛庄出口下堤,沿村东小路南行,再穿过一座桥,到张庄村东西道,再沿道东行,到学校西边南北道,返回到校门口,一圈结束。</p> <p class="ql-block">  为了回忆那段时光的艰辛,体会负重前行的感觉,我决定再按当时的路线跑一跑。9月14日清晨,天还未亮,我穿上跑步衣服和鞋,出现在老献县一中(现献县天主堂)门口,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打开咕咚跑步软件,“3、2、1……开始跑步……”迈出兴奋而轻盈的步伐,开始了忆苦思甜的探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边跑边想,30多年前的跑步,纯粹是为了缓解压力,哪来什么兴趣爱好。跑步能把注意力转移一下,暂时躲开教室里那种苦苦挣扎的学习环境,看看田野的自然风光,吸一吸新鲜的空气,同学间再聊聊天,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心情,还振奋了精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跑到张庄东西道时,也是校园北围墙后的道路,看到原有一排旧楼已拆除翻建。教化学的杨占平老师曾住在楼里,叫我们搬过东西。杨老师,是全沧州市学科带头人,经常总结提炼化学习题,成为学习辅助材料,当时是一卷难求,还发明了涂卡板,让我们特别崇拜。其他科的老师,个个出类拔萃,都是精英骨干,非常敬业,真是全班人的幸运和福气。想想这些老师,两位班主任已离开了,让人黯然伤神;其他老师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英语老师刘振香还成为了跑步达人,好是佩服。在此,祝愿每位老师都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万事顺遂!</p> <p class="ql-block">  继续东行穿过张庄村,学校所在地的村庄。大部分村民都比较好,有的做一些饭菜到伙房门口去卖,弥补了学校饭菜单一的缺点,为大家提供了便利。村里还有小饭馆、理发店,第一次下馆子吃烩饼、理发店里理发都在这。可是高一时,个别年轻村民到学校捣乱,晚上威胁学生,制造了一定的恐慌,让人不能原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出了村便是野外,当年成片的庄稼地变成了民房和厂房,万幸的是那条蜿蜒崎岖的庄稼土路还在。踩着沟沟坎坎,仿佛回到了30多年前。我们5、6个人边跑边聊,相互间提醒“注意脚下”。闲聊中,谈到了班里男女关系,谁与谁谈对象,谁对谁有意了,单纯的人就认为是正常交往,便辩论了起来,不服气的就突然跑出队伍,不生气了才归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记得我们经常跑的几个伙伴:解清杰,体育委员,中等身材,体质特棒,一个人经常跑长距离,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刘金树,刻苦用功,成绩很好,与清杰同学习、同跑步、同吃饭;张华,生活委员,每天负责定饭打饭,一大簸箩馒头、一大桶菜有时分到最后就亏了,很生气但不言语,就自己掏钱去伙房再买,宽容大度,非常可爱,也喜欢跑步;韩瑞洪,我同桌,勤奋努力,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头,相处非常融洽,很喜欢长跑,还参加县运动会;李永建,高高的个子,大长腿,城里学生,每天背一军用绿书包,人善良可爱,也经常加入跑步队伍。可惜的是,毕业后只见过清杰、张华一次,好期待多见面。其实,还有一些同学毕业后就没见过,也许一辈子也就见不着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跑着跑着,前面出现一条窄窄的砖路,那是桥面,还是30多年前的样子。河里水面宽阔,河水缓缓,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水光潋滟,岸边绿草茵茵,好美的河景图。向上看,远处是新建的楼房,新建的一座石桥;向下看,东升旭日,河水连绵,奔向远方。我不由自主地按下暂停键,驻足欣赏。从河边的标牌上得知,这是北排河,流经县城北面。而这座桥就是30多年前的那座砖砌桥,非对称分布着25桥孔,主桥墩偏南有5孔,北面有3桥墩且每墩4孔,与岸搭界处有两桥孔;南面有1桥墩4个孔,搭界还有两孔。想想这设计很奇妙,河水西南——东北流向,桥北部承受水量与冲力大,桥孔多就排泄通畅,很好保护桥,好佩服前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站在桥上,少年时的呐喊仿佛还在耳边:“啊,这是一条大河,流动的河水请带走我学习的烦恼吧”“好宽的水面,我要像您一样容下世间的酸甜苦辣咸”“静水流深,经过长期积淀才会磅礴大气呀”“河流之美,在于时而奔腾、时而宁静,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我们要像河流一样,勇往直前,寻找诗和远方”。这些声音犹在耳畔,画面如在眼前,这么多年过去了,假如再站在桥上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过了桥就是子牙新河南大堤。跑上堤顶,刚刚硬化的路基还在养护,坚实而平整,踏上去稳稳的、厚厚的、实实的。这比那时深一脚、浅一脚的土路好多了,只是两侧的树木已砍伐,感觉路修好后会继续栽种上。在堤顶上奔跑,视野开阔,微风习习,向北望,是无边无际的成片农田,绿绿葱葱,生机勃勃;向南望,高高低低的居住区,隐约看到学校的楼房。奔跑中又想起当年的聊天,心怀憧憬,畅想未来,有人想考军校,科技强军,报效国家;有人想当警察,惩凶除恶,护一方平安;有人想当老师,精心育人,桃李满天下;有人想当医生,仁心大爱,救死扶伤;有人想搞行政,励精图治,国泰民安。想着这些催人奋进的目标、幸福美好的未来,浑身都充满了力量,脚下生风,快速前行。</p> <p class="ql-block">  跑到二猛庄堤口,缓慢下堤,仿佛又从理想回到现实,路要脚踏实地跑,一步一个脚印,去穿过田野、河流、村庄,还要回到拼搏奋进的学校教室。也许正是这份拼搏奋进,才是真正的人生真谛,只要我们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20%的努力,终生无悔,不留遗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一圈5公里多的路程,我们春夏秋冬坚持了3年,看见过春的朝气蓬勃、夏的葱郁茂盛、秋的硕果累累、冬的白雪皑皑,带着不同的感受,体会着不同的美,重新投入到学习的战斗之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如今重跑一遍,才更懂那段时光的珍贵。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珍惜当下和展望未来,只愿我们都能永葆少年时的热忱,不忘初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让自己过得更幸福、更快乐、更美好,不枉此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