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魂系梦牵的老师

陈娱宁(拒私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一早,我给可可穿上了她特意选的印有“我的老师是仙女”的T恤,送她去托班。她坐在车上,看着她昨晚和妈妈一起做的贺卡,和从丽江古城带回的东巴平安铃,奶声奶气地在练习,“小叶老师,我的仙女老师,祝你节日快乐!”我的思绪不由飘向四十多年前,我上大班时,也有这么一位可亲可敬的陈老师,也是我的启蒙老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8年9月1日,我进入人民小学附属幼儿园大(一)班。看到班里有几位熟悉的玩伴,原本胆小怕生的我,稍稍松了口气。我家楼上的卫东,是妈妈单位厂长的幼子,在家就是个小霸王,调皮捣蛋是一把好手。他总爱把我们当成他的小跟班,什么游戏都得他说了算。要是谁不听话,他就带头孤立,不仅不带人家玩,还会阴阳怪气地冷嘲热讽。所以在妈妈反复叮嘱下,我在他面前总是唯唯诺诺,从不敢违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想到,他把这一套也带进了学校。时不时怂恿我们逃学,趁午睡带我们溜到校园里玩游戏,有时甚至偷偷跑出校门请大家吃东西。终于有一次,我们淘气过了头,被陈老师抓了个正着。当她让我们站到黑板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我难为情地低下头,连耳朵都羞得通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放学后,陈老师第一次把我单独留下来,带到了办公室。她先夸我聪明懂事,是个好孩子,然后温和地问我,怎么会跟卫东他们一起胡闹。她循循善诱,让我终于吐露了原委。接着,她对我说了一段让我铭记一生的话:“小炜啊,大人之间的相处方式,不该延续到孩子身上。你已经七岁,是大班的学生了,要懂得遵守纪律,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则,学会分辨对错。”从那以后,一向被夸“懂事”的我,真正学会了明辨是非。我开始对自己认为错误的事说“不”,再也没跟着卫东逃学,逐渐成为一个遵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叮咚作响的手机提示音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打开一看,初中和中专的班级群里,同学们正刷屏式地祝福老师节日快乐。一条条温馨的问候,都是学子对老师最真挚的感恩与思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不由想起初三时的班主任陆汉生老师。他教物理,教学经验丰富,善于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常常做小实验现场验证,让我们获得直观的理解,轻松掌握知识、加深记忆。对我最薄弱的力学部分,他不厌其烦地用课余时间帮我补课,不仅没让我掉队,还让我在后来的中专物理课中学得游刃有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我最感恩的,是中专时的班主任袁朝纲老师。我们入读中专的第一年,也正是他大学毕业、初登讲台之时。平时他非常腼腆,和我们开玩笑自己都会脸红。可一旦上起语文课,他便口若悬河、神采飞扬,牢牢吸引着我们跟随他的思路遨游文学世界。他对古诗和历史极为熟悉,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的诗句总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思想,使我们在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方面获益匪浅、进步显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年中专生活中,袁老师带给我的感动与温暖数不胜数。尤其有两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一件是他停课陪我就医,让我真切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深切关爱。记得有一次我在他的课上突然流鼻血,塞了纸巾仍血流不止,最后竟滴滴答答落到了课桌旁的地上。他见我趴在桌上虚弱无力的样子,立即停止讲课,安排班长带领大家自习,随后急忙扶我坐上他的自行车,带我去人民医院就诊。直到陪我挂完水,他才通知我父亲来接我回家休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一件事,则是源于他的信任与支持,让我实现自我突破,提升了公众表达能力。那是第二学期,学校组织演讲比赛,袁老师把机会给了我。对于当时才十六岁、缺乏自信、害怕当众发言的我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既然接下了任务,我便全力以赴。我很快写好了初稿,与好友讨论修改后请袁老师把关。他逐字推敲,提出修改建议,几易其稿后方才定稿。他还教我许多演讲技巧:要背熟稿件,注意语气变化,适当加入表情和肢体语言,甚至可借鉴相声“抖包袱”的手法增强吸引力。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在学校首届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也极大提升了我的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首成长之路,幸得诸多良师引领。他们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以智慧与关爱默默滋养着我的心灵,让我在不断自省与学习中完善自我,逐渐成长为三观端正、待人友善、自信自律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