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穿过那道古老的石砌城门,抬头便见“松州”二字悬于蓝底金匾之上,在灰沉的天幕下透出几分肃穆。两面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守城老兵低沉的呢喃。我们缓步走入拱形通道,脚下的石板已被岁月磨得光滑,仿佛每一步都踩在历史的回音里。云层压得极低,整座城仿佛静止在某个遥远的清晨,只等一声钟响,唤醒千年的梦。</p> 松州古城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的古城,古名松州,是四川省历史名城,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边陲重镇,被称作“川西门户”,古为用兵之地。 古松州“扼岷岭,控江源,左邻河陇,右达康藏”,“屏蔽天府,锁阴陲”,故自汉唐以来,此处均设关尉,屯有重兵。 松州城是历代兵家必争的边陲军事重镇,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茶马互市的商贸集散地,是中国现存城樯中首屈一指的古城遗址。 <p class="ql-block"> 城门前已聚了不少游客,有人举着相机对准那飞檐翘角的门楼,有人倚着石墙轻声交谈。彩色的旗帜在风中翻卷,像是从旧日画卷里飘出的彩带。向日葵在墙根下开得热烈,红墙与黄花映着灰天,竟不觉压抑,反倒有种沉静中的生机。我站在人群之外,忽然觉得,这座城并不拒绝热闹,它只是以沉默包容着每一个前来寻梦的人。</p> <p class="ql-block"> 城墙上斑驳的砖石还带着晨露的湿意,拱门下几位行人正缓缓穿行,身影被拉得很长。我驻足于几株向日葵前,金黄的花盘倔强地仰向阴云密布的天空,像是在与天争光。这鲜亮的生命力与古城的苍老形成奇妙的对照——一边是时间的沉淀,一边是当下的蓬勃,竟在这片刻里悄然相融。</p> 在漫长的历史风雨中,这里的藏、羌、回、汉民族与古城一道历经了无数的战乱兴衰,古城墙记载和显示着风云变幻的沧桑和深沉豪迈的民族风格。古城墙保存得十分完整,有南城门和延熏门等。 这是川主寺。川主寺是中国松潘县境内寺庙,始建于1270年,简称“卓仑贡巴”。 川主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公元前 316 年,秦统一巴蜀后设置蜀郡,在今松潘县川主寺镇境内始建湔氐道,这里成为了当时重要的行政区域 ,见证着历史的风云变幻。 这里的每一片瓦,每一堵墙,仿佛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川主寺不仅风景如画,更是一个探寻心灵深处、感受自然之美的绝佳起点。寺内有众多珍贵文物,包括大小泥塑菩萨2018尊,铜铸菩萨1025尊,以及珍贵的银子唢呐、大蟒号、唐卡等文物,还有3250卷经书、2座舍利塔、524个大小转经筒和128尊木雕菩萨,以及黄金、白银等财富,共同构成了川主寺的丰富内涵。 这是川主寺外景。 当川主寺镇映入眼帘,我们瞬间被它独特的风貌所吸引。这里是藏式建筑的艺术殿堂,错落有致的房屋依山而建,外墙被刷成了明亮的色彩,红、黄、白相互交织。精美的木雕和彩绘装饰着门窗,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寺庙的建筑风格独特,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寺庙的大门庄重而古朴,上面刻满了精美的图案,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门前的转经筒整齐排列,每一个转经筒上都刻有六字真言,信徒们虔诚地转动着经筒,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着人们的祈愿飘向远方。 寺内建筑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尽显古朴典雅与雄伟壮观。 松潘县在地震中受损,如今恢复得不错。 城里的建筑以回汉建筑风格为主,色彩艳丽,注重细部装饰,充满异域风情。街两边店面林立,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和土特产品很受游客喜爱,如唐卡、藏刀、刺绣、雕刻、珠宝首饰以及野生中药材虫草、松贝、天麻等,尤其是经营牦牛肉的店面到处都是。 <p class="ql-block"> 沿着青石板路往里走,街道两旁的木屋檐下挂满了红黄灯笼,灰蒙蒙的天空衬得它们格外醒目。几面小红旗在风中轻扬,像是节日未散的余韵。屋檐雕花虽已泛黑,却仍能看出昔日的精巧。我伸手轻抚一根柱子,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仿佛摸到了一段被风干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古松桥”三个金字悬于黑底牌匾之上,龙纹环绕,庄重典雅。我站在桥头,看行人来往,有人合掌低语,有人静静凝望。桥下流水不息,仿佛载着无数祈愿流向远方。这座桥或许早已不只是渡河之用,它更像是一道界——踏入此桥,便从尘世走入了某种静谧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一条装饰繁复的长廊,头顶的龙纹彩绘鲜艳夺目,两侧摊位摆满了藏香、唐卡和手工银饰。游人摩肩接踵,有人驻足挑选,有人举着手机直播。我停在一盏红灯笼下,看光影映在木雕花窗上,忽明忽暗。这热闹并非喧嚣,而是一种活着的传承——古老的手艺,在今日的人间烟火中继续呼吸。</p> <p class="ql-block"> 一条挂满红白灯笼的长街延伸至远方,灯笼上绘着龙纹,随风轻晃,光影斑驳。街边摊贩陆续开张,蒸腾的热气在冷空气里袅袅上升。我穿行其间,听见方言的吆喝、孩童的笑语,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诵经声。这声音像是从某个幽深的院落里飘出,又像是从时间深处缓缓流淌而来。</p> <p class="ql-block"> 一座古旧牌坊静静矗立,飞檐如翼,挑向阴沉的天空。“古松桥”三字在红灯笼的映照下泛着微光。我仰头细看那檐角的雕饰,一只石兽伏于其上,目光沉静,似已看过百年兴衰。风起时,灯笼轻摇,光影在石阶上跳跃,像是一场无声的仪式,年年岁岁,如期而至。</p> 松州城内城外廓,瓮城(月城)女墙(雉谍)、马面、炮台规模完整,有觐阳门、延荤门、威远门、镇羌门、临江门、阜清门、小西门七道城门,每道城门施马面、嵌石门媚,门媚柱础雕石莲花。门洞用六面体条石拱券,门基条石为奔马流云浮雕。 松州城里,藏、羌、回、汉各民族长期杂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孕育出了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文化。 总之,我们这次松州古城旅行,是一次全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