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9月17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篇号:624069</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撰文:于无声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图片:手机拍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北京有著名的“五坛”,包括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是著名的景点,我曾先后浏览过多次,只是先农坛比较偏远,前几年我曾慕名去找,按网上提供的路线,乘公交到天坛西门,然后往西走费挺大劲,总算找到了隐蔽的先农坛,然而里边正在修整没有开放,站在大门外往里看了看,却不得而入泱泱返回。每每想起去先农坛的复杂路线就打怵。所以一直没有去成。最近网上有介绍,随着地铁站8号线开通,去先农坛可以从太阳宫坐10号地铁到北土城站然后转8号线到天桥站,D出口往西步行300米就可以到先农坛,太好了!今天我循着这条路线顺利找到了先农坛,完成了我游遍北京五坛的夙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据网上介绍,先农坛里有著名的“一亩三分地”景点。进了先农坛大门,经人指点直奔“一亩三分地”而去。先农坛的“一亩三分地”是明清两代皇帝亲耕的耤田,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象征 。 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时期,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耤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为“一亩三分”,这就是“一亩三分地”这一说法的由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它体现了古代帝王“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皇帝亲耕是对农业生产重视的表率,向百姓表明农业是国家根本,以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维护国家稳定繁荣。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农耕礼仪重要部分,承载着数千年农业文明和礼仪文化传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8年,北京市文物局启动“一亩三分地”腾退整治工作,2019年恢复历史风貌后,开始种植小米等农作物,今年这里种的是稻子,现已结穗,丰收在望。游玩这真正的”一亩三分地”,才澄清了我以往的认知,觉得“一亩三分地”是指个人小领域、利己主义或专注努力的比喻,通过实地游览“一亩三分地”才知道它的真实含义,也算涨知识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先农坛古建筑博物馆通常指的是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它坐落于明清皇家坛庙先农坛内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86年至1990年间,北京市对先农坛太岁殿院落四座大殿进行修缮。1991年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据介绍;馆内共有藏品833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8件(套),以北京地区建筑文物为主,涵盖城市功能建筑、坛庙建筑、民居建筑等多种建筑类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馆内陈列 有:《中国古代建筑展》和《先农坛历史文化展》两组基本陈列,前者在太岁殿院落,介绍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营造技艺等;后者在神厨院落,讲述北京先农坛的历史沿革、亲耕亲祭大典、古代祭农文化等内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感觉先农坛环境清幽,古柏参天,人少景美,是感受古代皇家祭祀文化、欣赏明清官式建筑艺术的绝佳去处,特别适合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深度游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谢各位朋友关注!</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