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活动概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吴堡县郭家腰小学紧扣“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融合地方特色与新技术手段,开展线下主题活动5项、线上延伸活动2项,覆盖全校师生及家长,形成“全员参与、家校联动、特色鲜明”的推普氛围,有效提升了师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紧扣推普周主题,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宣传活动,挖掘展示地方典型经验与优秀案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打造高质量、特色鲜明的语言文化类品牌活动,提升师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推动推普活动与日常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借助新技术拓展推普领域,增强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活动组织与安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成立推普工作领导小组,由白宝旺校长任组长,语文教师、班主任、信息技术教师为成员,统筹协调活动开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传达活动方案,明确各岗位职责,强调推普工作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明确分工:语文教师负责经典诵读、汉字书写等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信息技术教师负责线上平台操作与技术支持;班主任负责班级宣传与学生组织;德育处负责活动宣传与资料收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准备活动物资:采购书写纸张、竞赛奖品(如文具、经典书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活动成效及统计数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各班级召开“推广普通话,共筑共同体”主题班会1次,向学生讲解推普周意义,布置班级推普任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地方特色展示活动1次,全体学生学生用普通话翻译的吴堡民间俗语及特色比赛,学生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国旗下演讲1次,利用学校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载体,循环播放推普周主题3周,师生充分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及规范用语知识,营造浓厚活动氛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语言智能”体验活动1次,累计15人次师生利用“豆包”参与普通话模拟测试15人次,AI语音纠正发音问题56余条,学生对“新技术推普”的兴趣评分达4.8分(满分5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校园群转发科普推广普通话相关链接2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亮点活动与典型案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亮点活动:“方言+通用语”地方文化融合展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采用“方言讲解+普通话翻译”的方式,以抖音平台柳青文化园相关作品,将吴堡方言叙说吴堡特色“吴堡的山,吴堡的水,吴堡的青梨实在美……”让学生改变为普通话版本,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获得师生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该活动既避免了“推广通用语忽视方言文化”的问题,又通过“方言为桥、通用语为梁”,让学生感受到“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强化了“小家乡”与“大中国”的情感联结,契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典型案例:家校联动推普</p><p class="ql-block">学校学生家长大多为是吴堡本地农民,日常习惯使用方言,学生主动担任“家庭普通话老师”:每天教家长说普通话,老人们可以跟着孙子孙女学普通话,张文涛妈妈表示,通过和孩子学习普通话,村里遇到外地来的游客和他们沟通以及聊吴堡的故事,感觉和外面的世界更近了。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活动经验与不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经验总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地方特色+主题”融合,提升推普感染力:结合吴堡黄河文化、民间故事设计活动,让推普不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有温度的文化传递”,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新技术+传统活动”结合,拓展推普渠道: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AI语音工具,让“普通话测试”“汉字书写”等传统活动更具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家校联动”延伸,扩大推普覆盖面:通过家庭推普任务,将推普从校园延伸到家庭,形成“学校指导、学生带动、家长参与”的良性循环,让推普成为全家的共同行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存在不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线上活动传播力度有限:部分家长(尤其是农村老年家长)对线上分享、平台操作不熟悉,参与线上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活动后续延续性不足:推普周期间活动密集,但活动结束后,“规范用语、经典诵读”等内容与日常教学的结合不够紧密,未能形成长效机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本次推普周活动,吴堡县郭家腰小学不仅提升了师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更让“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爱中华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未来,学校将继续以语言文化为纽带,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度融合,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