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9日,慶祝教師節-第四屆海峽兩岸高校藝術導師書畫作品邀請展在山東曲阜尼山耕讀書院順利開幕,來自港澳台和內地的60多位畫家和嘉賓見證這一盛典。</p> <p class="ql-block">濟寧市統戰部副部長馬勝艷女士,泰山公德會創會會長、泰山之友國際慈善基金會召集人、港澳台灣同鄉會創會會長陳英傑先生,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會長、港澳臺灣慈善基金會榮譽主席陳趙滿菊女士,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理事長、仁善福來慈善總社名譽社長沈墨同先生,曲阜美術家協會主席馮培利女士,尼山耕讀書院總經理趙井全先生,澳門美協副主席、香港金紫荊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李得之先生,北京大學珠海學院教授、香港金紫荊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陳方遠先生,深圳市書畫藝術學院教授郭雯女士,香港中文大學專業培訓學院藝術導師梁錫源先生,香港城市大學水墨畫導師梅慧光先生,中國藝術研究院訪問學者宋秉忠先生等出任主禮嘉賓。</p> <p class="ql-block">濟寧市統戰部副部長馬勝艷女士代表濟寧市委統戰部,向展覽的順利開幕表示熱烈祝賀,向蒞臨現場的各位主禮嘉賓、藝術家朋友,以及為展覽傾力籌辦的藝術香港、金紫荊藝術研究院、泰山公德會、香港書畫藝術導師協會、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等機構,致以誠摯歡迎與衷心感謝!</p><p class="ql-block">馬副部長表示:濟寧是孔子的故鄉、儒學發祥地,尼山更是聖人誕生地,這裡流淌著中華文化的根脈;泰山雄峙東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此次展覽以 “高校藝術導師書畫” 為橋、以 “泰山寫生” 為紐,匯聚海峽兩岸高校藝術教育界的智慧成果,不僅是對傳統書畫藝術的創新演繹,更是兩岸四地同胞共敘文化情誼、共築精神家園的生動實踐。</p> <p class="ql-block">泰山公德會創會會長會展陳英傑深情的說:我出生於臺灣澎湖,自小浸潤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中,成年後深耕孔子文化研究,愈發體悟到 “禮運大同” 理念的深厚力量。這份對中華文化的赤誠,也讓我與山東結下不解之緣 —— 此前在泰山捐建 “慈恩亭”,便是希望以亭為媒,傳遞 “仁愛共濟” 的中華美德。如今站在尼山這片聖土,看著兩岸四地藝術家的作品連袂呈現,更覺文化同源、心靈相通的珍貴。</p> <p class="ql-block">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執行會長陳趙滿菊認為:孔子作為萬世師表,其教育思想源遠流長,滋養著中華大地的文化血脈。今天,我們在他的出生地舉辦這場以慶祝教師節為主題的書畫展,意義尤為深遠。它不僅是一次藝術的盛宴,更是海峽兩岸高校藝術導師們以筆墨為媒、以文化為橋的深情對話,是對「師道傳承」的共同致敬,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共同堅守與弘揚。</p> <p class="ql-block">曲阜美術家協會主席馮培利女士表示:曲阜美协,承載著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蘊,始終以“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为精神指引,致力於中華優秀傳終文化的傳承与弘揚。本次展覽選址於此,正是希望借助書院這一文化平台,讓两岸藝術交流在儒家文化的浸潤下,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尼山耕讀書院總經理趙井全先生代表本次活动的承办方之一,向各位介绍這片肩負特殊使命的文化熱土,並期待以書院為樞紐,持續推動 兩岸文化共研、藝術共創、人才共育 ,讓儒家 “天下大同” 的理想照進現實。 </p> <p class="ql-block">澳門美協副主席、香港金紫荊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李得之表示:海峽兩岸同根同源,澳門與內地、與台灣地區在文化藝術領域向來有著深厚的淵源與緊密的互動。這次展覽匯聚了海峽兩岸及港澳高校藝術導師的書畫精品,不僅是一場藝術的交流,更是一次文化的對話、心靈的溝通。各位導師以筆墨為媒,以藝術寄情,既展現了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博大精深,又融入了當代教育者的思考與創新,每一幅作品都是師者風骨與藝術靈魂的生動詮釋。</p> <p class="ql-block">本次展覽的策展人謝熙滿先生代表主辦方致答謝辭。</p><p class="ql-block">首先感谢济宁市统战部副部长马胜艳女士在百忙中出席开幕典礼。</p><p class="ql-block">谢先生透露:「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在台湾逢甲大学举办庆祝教师节 - 第三届海峡两岸高校艺术导师书画作品邀请展,当时我们就有一个愿望:希望来年能够在孔子的故乡过教师节,因为台湾的教师节就設在孔子的誕辰紀念日:9月28。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我們的想法首先得到曲阜孔子美術館江繼良館長的響應,通過他的努力,尼山耕讀書院給本次展覽提供場地支持,在此,我要向江繼良先生和尼山耕讀書院致以衷心的感謝!同時感謝泰山公德會陳英傑會長、香港書畫藝術導師協會鄧朱錦韶榮譽會長,以及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各位同仁的傾情助力。感謝臺灣海洋書畫會、臺灣書畫藝文學會在收集作品過程中所付出的艱巨而細緻的工作。感謝在座各位同仁在百忙中不辭勞苦出席開幕儀式。感謝各位高校導師和特邀嘉賓提供精品力作支持本次展覽。明年,我們還將一起過教師節」。</p> <p class="ql-block">深港澳台交流團20人出席這次盛典,包括:劉偉中、陳英傑 、陳趙滿菊、沈墨同 、李得之、陳方遠、梁錫源、郭雯、梅惠光、莊志崗、刁綺蓮、莫少英、王憲榮、朱梅芳、恽娟、趙占霞、宋秉忠、王艷、謝熙滿等。</p><p class="ql-block">隨後他們還將參觀三孔(孔廟、孔府、孔林),並到尼山老孔廟、昌平山、岱廟、泰山等地方觀光和寫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