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初知道扎尕那是在QQ好友蛋蛋的日志里读到,她曾是登山、徒步、探险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我的印象她不止一次去过扎尕那,只记得她描述穿越的艰难和惊险。</p><p class="ql-block"> 跟着金马跑团组织的甘南游,不操心吃住行,不操心旅途攻略,只随大流蒙头走、看风景、拍照。游览完郎木寺,下一站便是扎尕那。8月份是旅游高峰季节,天南海北涌入甘南的游客打卡半边烟火半边仙的扎尕那。考虑景区堵车、泊车、购票等诸多因素,领队告诉大家5点吃早餐,6点出发,避开人流高峰。8月6日凌晨6点,白日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小镇还在睡梦中,我们离开“阿拉的家”,在夜幕中驶向甘南秘境——迭部县的扎尕那。我们赶得早,还有比我们早的团队,到达扎尕那游客集散中心,这里已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停车场已经显得拥挤。7点半我们乘观光车进入景区,一路沿着山谷上坡,无数个肘子湾之字路,正左顾右盼观赏路边风景,突然发现前面一道石壁挡在山谷,诧异间,车钻进一道幽暗的石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穿过石缝,便是一块宽敞的游客服务区,也是观光车终点站。这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一线天,它犹如一道屏障,把山里山外隔绝,然又留出缝隙,似刀劈一般分离,犹如两位巨人,傲然挺立,对峙而立,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由于清晨浓雾茫茫,一眼看不见山顶,也看不到那一线天。往前再没有车,只能步行或租马,徒步登山我从里没有怯过,同时租马的费用对我来说还是接受不了。</p><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漫步前行,山谷两边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由于云层较低,看不到山顶,也看不到阳光、蓝天,但在云雾中还是呈现出一幅壮丽的画卷。由于没有背相机,一路就用手机拍照,不一会就发现一路的景象千篇一律,直到云开雾散,两侧露出雄伟的山峰,我才兴致勃勃继续前行。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发现眼前视野开阔了,道路也比较平缓,远远看见飞扬的经幡,我到达神王庙了。神王庙让我大失所望,感觉像是开玩笑,根据导游图显示,下一个景点是小瀑布,我一看河谷里水少的可怜,上面怎会有瀑布呢,于是再没有向前走的信念。有趣的是我发现路边出现好几只土拨鼠,居然挡在我的前面直起身子憨态可掬,于是我从背包里掏出一个面包投喂,这一投喂可好,又吸引几只土拨鼠围了上来,我一看不行,面包是我应急的干粮,不能都贡献了。后面的队友陆续上来,大家都是到这止步,冲着“洛克之路”标志牌打个卡,再逗逗土拨鼠也是一种乐趣。往回返的路上碰见一头小牛,不仅不怕人,还撒娇似的冲着你要吃的,我没有给,它就找另一个人,真成精了。遗憾的是没有拍下照片。</p><p class="ql-block"> 下山又回到一线天,此时已云开雾散,仰头清晰地看到悬崖峭壁上坚韧挺拔的松树,那一道湛蓝的天空,但不易久看,有点头晕目眩。几许阳光斜照,石缝中的景象清晰明朗,只见一股清亮的溪水从石壁的缝隙中咕咕流出,顺着山谷蜿蜒而下,形成了一道道小小的瀑布和一汪汪潭水。阳光透过树枝斑斑点点洒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中,闪烁着粼粼波光。溪中有许多年轻人和孩子在玩耍,我也俯身轻触溪水,那丝丝凉意瞬间沁入心扉,瞬间把急匆匆赶路的燥热熄灭。</p><p class="ql-block"> 10点半,由于艳阳高照,不说热,太阳晒得人刺痛,栈道两旁树丛低矮,行人几乎暴晒在阳光下。于是我坐观光车下到老虎嘴,去仙女滩观景台,而跑团几个队友特别能吃苦一路边跑边颠下来。藏语中仙女滩意为“仙女沐浴之地”,传说与藏族神话相关。20世纪美籍学者约瑟夫·洛克曾称此地为“亚当夏娃的诞生地”,赋予其神秘色彩。站在仙女滩光景台上,远眺远处山腰的田地、村庄和寺院,五彩斑斓,好一幅世外桃源盛景;近看绿草如茵的山坡,点缀黄色野花;与丛山峻岭、蓝天白云构成油画般的景致。据说这里晨雾与日落时分尤为梦幻,逆光拍摄时人物轮廓会泛出金色光晕,被誉为“摄影天堂”。由于正当午,阳光直射,加上又没有背相机,走了一圈没有入镜依恋,于是一公里之外的仙女湖也无心去看。</p><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我们返回,途经桑科草原,赶往夏河县入住。</p><p class="ql-block"> 来去匆匆的扎尕那,我们走的只是她的冰山一角,有收获也有遗憾,期待着有缘弥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