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是一条悠悠而长的线。——游忻州古城之一

小微文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现在崇尚做小旅行。所谓小,就是时间短,地方近。去忻州玩了三天,就是一趟非常圆满的小旅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有没有觉得,我们旅行都有灯下黑的习惯。就是眼睛总是望着离你千里之外的地方,往往忽略了离你很近又好玩的地方。比如,到现在我从来就没有去过保定白洋淀、白石山,还有邢台那边的大峡谷、京娘湖等等。忻州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忻州之前,我也没有好好的做攻略,只是敷衍的在小红书上看了看打卡地和网红小吃。去了之后,才知道忻州并不是我眼中的那个网红小古城,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忻州,古称“秀容”,位于山西省北部,是一座历史底蕴极其深厚的城市。其名称“秀容”本身就源于一个美丽而悲壮的传说。这个传说与东汉末年的著名美女貂蝉紧密相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传在东汉末年,忻州一带(并州九原郡,也有说是忻州西南的木芝村)出生了一位绝色女子,名叫貂蝉。她容貌倾城,有“闭月”之貌。貂蝉的父亲在朝中为官,因得罪权贵而遭迫害,全家被迫离乡逃亡。在逃亡途中,年幼的貂蝉与家人失散,流落到了当时的忻州地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地的百姓见这小女孩虽然衣衫褴褛、满面尘垢,但依然无法掩盖其惊人的美貌。她所到之处,人们都因其容貌而驻足惊叹,觉得她让整个地方都变得秀丽了起来。于是,人们便将此地称为 “秀容” ,意为“秀丽的容颜”,以纪念这位路过此地、容颜倾城的女孩。后来,貂蝉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并最终上演了那段流传千古的“连环计”,为除掉权臣董卓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她的故乡(或流落之地)“秀容”这个名字,便从此流传了下来,成为忻州在古代最富诗意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忻州还有另外一个传说版本,就是李渊父子的欢“忻”之地。隋朝末年,李渊、李世民父子从太原起兵,进军长安。大军途经今天忻州的地方时,与隋朝守军发生激战。最终,李渊大军大获全胜,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得以顺利克服。李渊父子心情无比畅快、欢欣鼓舞。古汉语中,“忻”字通“欣”,表示开心、喜悦。李渊便说:“此地乃忻乐之地也!”于是,便将此地命名为“忻州”,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忻州,光从地名上就有了及其浪漫而神秘的色彩。这些传说共同构成了忻州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使其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成为一个承载着千年华夏文明记忆的传奇之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石家庄开车前往忻州,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中午便抵达。抵达忻州古城时已近黄昏,我们选择入住古城外花筑·陌野温泉民宿。这是一家新中式庭院风格的民宿,拥有智能化客房和天然温泉水。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安顿好后,我们去民宿老板推荐的一个叫老味道的饭店。这是一个并未到繁华的街区,临近公里的地方,一进门就看到熙熙攘攘的食客,果然饭菜好吃不贵,四个人只花了170多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回民宿休息到下午四点多 。民宿老板开车送我们到古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之前我们特意避开了暑期,避开了周末,就是想看一个人不太多的古城。可是,并没有空旷的感觉,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就纳闷了,他们都不上班,每天休假吗?因为人群并不是像我们一样的退休老人,多的还是青年、中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何古城的一条老街,便是连接城市过去与现在的中介,在一条老街上,时间可以让我们忧伤,时间也可以让我们超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老街,多数已失去往日的悠闲,变为车水马龙的繁忙商市,白天游人如织,夜晚灯火通明。只有人去街空时,才能仔细领略它们曾经的风采,才能确切的相信,城市的记忆还在老街里,只不过以另一种形式在延续。要体会到这种境况,就要住在古城里,在深夜或是早晨才可以领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从北门一直往南门走,因为我们预约了看打铁花,就是那个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街上有一道道的门楼、牌坊,我们登上了一个,并不高,但站在上面可以看见繁华的市井,可以拍到夕阳下金黄色的屋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门楼有一个做直播的姑娘,我问她如何走到古城的最高点,她说你算问对人了。她告诉我要从秀容书院上去,就到了古城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忻州古城小吃采取了“一店一品”策略,严格把控业态,拒绝全国雷同的小商品,只允许山西本土老字号入驻。走在青石板路上,两旁是各种美食店铺,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垂涎的香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条小吃街都是人头攒动,根本就很难走进去,凡是小红书推荐过的小吃,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我真的好奇,这些东西是那么好吃吗?比如,那个酸菜饺子,是用油炸熟出来的,会是什么样的口感,我想象不出。不过还是有好吃的,比如酸奶,比如黄炸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被一家土豆粉店家所吸引了,一位年轻的小哥坐在高高河捞床上,它是制作面条的工具,也像是一个表演技艺的舞台。白色的土豆粉从河捞床下面流进热气腾腾的大锅里,煮熟捞在一个大碗里,配上佐料,浇上奶白色的高汤,看着就垂涎欲滴。因为还没有到吃晚饭的时候,我们就走过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终于走到了秀容书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书院,我记忆中任何的古代书院都没有秀容书院规模宏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秀容书院由时任忻州知州鲁潢(江西新城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创建。之所以取名“秀容”,是因为忻州在历史上曾长期称为“秀容郡”或“秀容县”,此名亦有“容仪机鉴”、“姿容秀美”之意,或说为纪念金元文宗元好问(其为秀容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院选址于忻州古城西南地势最高的九龙岗源头,毗邻原有的文昌祠。这里地势高亢,可俯瞰全城,被认为是文风汇聚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秀容书院建成后,取代了原先名额限制严格的忻州儒学,成为忻州的最高学府,并使更多贫寒子弟有了入学机会。在127年的办学历史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记载,有清一代,这里先后出了39名进士、165名举人和264名贡生,赢得了“文跻九原,雅出秀容”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秀容书院在山西巡抚岑春煊的授意下,改为“新兴中学堂”,开创了山西书院改学堂的首例。其后历经“忻县中学校”、“忻州一中”等名称变更,至今仍是忻州重要的教育场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秀容书院为纪念元好问而得名。使我记起了元好问晚年在河北留下的许多足迹。他曾居住在石家庄鹿泉区。元好问晚年曾在此购地建宅,居住了约八年,直至去世。他在此修建了“野史亭”,致力于编纂《金史》。当地有“德明古镇”以元好问父亲元德明命名。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元好问还曾居住于真定(今正定)和元氏县。元好问在元氏县与好友李冶、张德辉经常在封龙书院讲学,三人被尊称为“龙山三老”或“封龙山三老”。 我就是去封龙书院时知道元好问的。他还保定、娘子关等游历讲学。元好问在河北的这些行迹,是他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这里访友、著述、讲学、游历,不仅留下了宝贵的文学作品,也为我们今天了解这位“北方文雄”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线索。因元好问与河北有许多渊源,在他的故乡秀容书院,让我非常崇敬这位先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古城的最高点,欣赏玩夕阳下的风景,我们随着人流来到秀容书院前的广场,这里即将上演一场打铁花表演。晚上七点,伴随着音乐,打铁花表演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勺勺滚烫的铁水,在生铁冶铸传承人的击打下飞升到空中,化作一朵朵铁花在夜空中迎风绽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铁花如巨龙腾飞,扶摇直上,似天女散花,缤纷四射。观众们发出一阵阵惊叹,奏响了一曲铁花火雨的美妙乐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曾看过蔚县的打铁花,形式与这里各不相同,但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完打铁花我们找饭吃,街上仍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所有小吃排队。同伴提议去吃正街上的那家土豆粉,我们一致同意,然后又从北往南走。没有想到的是,傍晚时这家土豆粉还没有排队,这是已经8点多了,反而排起了长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也走累了,如此,排吧。终于等到了香味扑鼻的土豆粉,就着刚出锅的石头饼,吃得心满意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城里的特色小吃太多了,比如保德油糕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咬上一口,香甜的滋味瞬间在口中散开;定襄蒸肉掀开锅盖时,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猪肉的鲜嫩与土豆的绵软完美融合;还有豆面抿面、红面鱼鱼、原平锅魁……每一样都让人欲罢不能,但我们只能望而兴叹,实在是吃不下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朋友拍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