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片茶叶,终生奉献!——寇丹

美友12698930(谢绝鲜花)

<p class="ql-block">二O一八年二月二十五日,下午一点半,在大众书局楼上阅览室里,由寇丹老师主讲《一片茶叶》。得到消息后,初十星期天,大家还沉浸浓浓的年味之中。</p><p class="ql-block">我上午正在太湖边与众多友人聚会,太湖的湖光山色无心留恋,朋友自远方带来好酒有意迴避,美麒麟阁的美味佳肴难于入味,时刻注意时间,只为时间一到好马上出发。秀丽车速开到恰到好处,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我强作镇静心里巴不得一路上全是绿灯。</p><p class="ql-block">到了状元街,勿为用手机导航找大众书局,两百米的状元街来去两趟方才找到。原来是一个石库门房子,门额上钉了“大众书局”小牌子。好在同学大智兄正在门口等,不然又要当面错过豈不好笑。大智将我扶上楼梯,抬头一看陆姐与众茶友巳先到一步,並把位置让给我。</p><p class="ql-block">一片茶叶</p><p class="ql-block">寇丹老师也到了,他神彩奕奕频频向众多茶友点头作揖打招呼致意,今天来的人持别多,想是大家渴望听寇丹老师的说茶,整个场子都充满了温馨的气氛。</p><p class="ql-block">我定晴一看,背景屏幕上写着《一片茶叶》,点明今天讲座的主题,湖州在线的主持人盛茜是年轻的姑娘,长长的头发延伸到后背,上身穿一条大红的羊毛开衫,下面套一条浅棕色短裙与黑色长袜,举止得当显得温文尔雅,首先恭祝大家新年好!</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盛茜介绍了湖州在线与大众书局首档文化类节目新年伊始和大家见面!今天有文化学者、有寇老师的粉丝、还有观看直播的朋友,主要是茶文化研究学者、湖州文化名人寇老师讲一讲。</p><p class="ql-block">先由国家一级茶艺师茶艺培训师邱桂霞女士作茶艺表演。</p> <p class="ql-block">寇丹老师现场解释:寿眉这款茶是白茶,特点是在碧绿叶子下面布满了白毛,而它跟我们这里的茶制作上又有不同,我们这里茶是微雕(杀青)之后,进行簸炒,而这个茶是不经过,这是微雕之后进行烘焙,产于福建的政和白茶,政和白毫,政和白牡丹,都是中国的名茶。</p> <p class="ql-block">邱女士用日本的专用茶斧,用韩国茶碗,用我们中国的茶合,还有日本的茶则,韩国的茶则,和中国的茶匙,是三个国家的茶这具,来为大家泡茶,它跟宜兴的紫砂壶是不一样的。它的手柄是藤,这个壶叫藤柄壶,日本人叫急须,因为日本的煎茶兴起以后,中国福建省的闽元禅师,到日本去讲学,他在把壶摔碎了,结果没有这把壶怎么泡茶呢?他就想用潮州的一个药罐子,来代替茶壶,日本人一看原来中国的茶壶是这样子的,实际上这个横柄壶是佛山熬中药的罐子。于是将错就错,约定俗成,就出来一个横柄壶。她现在用头茶,她是用日本的茶则方法,就是不通过手臂,不通过基础,而通过茶则,通过规则,利用茶则可以知道,日本人叫茶匙,专门用来舀水的,看不到高山流水,看不到溪流哗哗,那么怎么办呢?我们的茶艺师用茶匙通过这个茶釜,这是高山在流,脚边溪在淌,茶是体现了一种文化。特别今天这个时节,插入一枝红梅,在日本的茶道中是不允许说插入,应该说投,投入一枝红梅,而这枝红梅正符合节令的要求,我们通过这一枝红梅看到了原野上春天。我们品这个茶,虽然不是今年的,仿佛闻到了春天的气息,听到了春天的脚步,邱桂霞女士泡的寿眉,这在佛教里的十八罗汉中长寿者的眉毛,我希望大家在新年伊始,永远的长寿健康!我帮助我们的茶艺师做解说,茶道的一种精神,茶文化的文化,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今天,坐在这里的人是受深刻茶文化,茶道、茶艺、通过长期的茶的种植。而我作为一个纸上谈兵的人,从几个方面谈谈茶,世界上没有哪一片叶子是相同的,我今天所谈的是茶叶,以前外国人认为茶是出产在印度以及一个岛国是锡兰,所有的外国教课书都认为茶是产自印度,是今天斯里兰卡。</p><p class="ql-block">中国是茶的母国,十八世纪之后,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云贵高原自1950年代以来发现大量野生茶树,云南巴达贺松的古茶树显示了中国茶树起源的悠久历史,以及未经人工驯化的茶树特性在全球传播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巴达贺松曾发现一棵树龄长达1700年的野生茶树,其高度超过32米,远高于印度发现的13米高野生茶树。这些发现从树种的角度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在茶树起源上的悠久历史。</p><p class="ql-block">地理学知识,因为从欧亚板块,印度是飘来的,喜马拉牙山雅魯藏布江是一条深沟,由此可见中国是茶母国。十六世纪,东印度公司把福建五夷山的红茶带到印度、英国,这就形成了下午茶,下午茶连打仗也不放过,大家停止开枪开炮也要喝茶,英国的下午茶一直延续到今天。</p><p class="ql-block">哪么中国沒有下午茶呢?中国地大物博,江浙、安徽是小叶种茶,只到腰部高。福建的茶属于中叶种茶,茶叶至少有两寸长。如果到云贵,特别到了云南,从灌木变成乔木,当地的茶农爬到树上用芉子打落下来,把它打碎然后把它做成茶砖,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普洱茶。</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本地茶就没法做成茶砖,不过在唐代陆羽那个年代,是放在石臼里打烂后,再用规范做成一个个茶饼,大的有小碗大,小的酒盅大,中间穿个孔,蒸笼上去蒸,再用火来烘焙,烘焙干了后才是茶,这个茶要到火上烤,烤到香味出来后,然后放到碾子里去碾,碾成粉再筛,筛完了之后,再用(开)水调和,把茶和水一起吃下去,就象我们湖州人一样把米汤一起喝下,所以在唐代都是这样的喝茶方法。</p><p class="ql-block">这个方法被日本的遣唐使的和尚发现了,回去报告给天皇,说唐那时指的中国,那边的高官每天要喝一种树叶,这个树叶的水就是茶,日本人才接触了中国的茶。我国的茶出去兩条路线,一条是通过台州宁波向东方输出,输到朝鲜半島进入日本列島。向西的方向,从澳门出发,到西班牙到萄葡牙然后再北上到英国、法国。所以中国的茶叶出去的路有这样两条,然后茶的种子散布土耳其其他种茶的地方,中亚那些地方,因为那些地方宗教的关系,是不能喝酒的,人是要喝饮料的,世界上三大饮料咖啡、可口、茶,而茶要占到三分之二,那怕非洲也要喝茶,肯尼亚这个国家,也喝大量的茶。</p><p class="ql-block">中国、日本、朝鲜半島的人爱喝绿茶之外,其他的大多喜欢喝红茶,所以茶的分类就是这个分为白茶、绿茶、青茶、红茶、黄茶、黑茶,要分为六大类茶。我们湖州的茶都是绿的,所有的茶叶都是绿色的,只是加工不同变成红茶、黄茶、黑茶,我们莫干山出产的莫干黄牙,在武夷山出产的大红袍,是半发酵的青茶,而在云南那边喝的是普洱茶,湖南的黑茶,刚才茶艺师给我们喝的寿眉是白茶。我们中国喝的茶很多,还有非茶之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菊花茶、老僵茶、青豆茶皆是。</p> <p class="ql-block">我们鼻舌的感官可以多方面的感应,一种饮料,按照《茶经》上陆羽的一句话,发乎神农氏,我们中国把一切归功于神农氏。那么日本也有茶圣,一个叫龙须的,把中国的茶拿去,出了一本《吃茶养生记》,距离陆羽的《茶经》相差六百年。我们中国的茶越过朝鲜半島再到了日本列岛,在日本形成了茶道,也就是生活的哲学,生活中的一个法则,中国是茶的母国,为什么没有茶道呢?等一下再说。</p><p class="ql-block">茶在中国人的生活方面、精神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琴棋书画诗词茶是精神,没有茶是进行不了的,所以茶的综合性是非常大,茶叶关乎我们的民族。过去两个人结婚没有结婚证书,怎么办呢?要社会承认你们是合法的夫妻,那么借助于茶,夜上,新郎新娘坐都一条板凳上,手里拿了一碗茶,各人依次喝一口茶,表示承认婚姻的建立,媒人没带文书也带一包茶叶云,男方接收了茶叶,这个就叫“下茶”,红楼梦里林妹妹喝了我们家茶了,这个出典就在这儿。</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不用烟呢?酒呢?因为茶子落地生根,不能移植,它只能在这个地方生长,不是象现在科技发展了扦个头就可以了,是无性繁殖,日本从国清寺带回茶种也是茶籽,所以一袋茶籽种了不少地方,日本才有了茶。在科学考证中原生态的茶是没有的,证明茶是从中国带过去的。最早种在栂尾这个地方,作为皇家茶园,宇治我去过,宇治的地方,这地方並不大,但是是日本最早的茶园。</p><p class="ql-block">中国茶礼最高的,特别是我们湖州,三国时期孙皓在这里,他爱喝茶也爱喝酒,经常让人喝醉,有一个叫韦曜的人酒精过敏一喝就醉,孙皓跟他说你以茶代酒吧,以茶代酒就是从孙皓那时开始的。第二个,湖州有个州官陆纳,淝水之战的谢安大将军,到湖州来视察,他用水果和茶来招待,他的侄儿陆俶跟他说,感到太没有礼貌了对待这样的大将军,私下准备了一桌酒席,谢安当时也吃了,临走时他说了一句话,这桌酒席还没有你那一杯茶好吃,结果陆纳把侄儿陆俶叫来,打了四十屁股。</p> <p class="ql-block">湖州人讲起来,你这个人要好犯十恶,这个说明了以茶为礼,客来敬茶,为什么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不约而同都把茶作为敬贺呢?汉族哪怕是讨债的来了,也要筛一碗茶,有事你慢慢讲,内蒙古喝奶茶,到西藏喝酥油茶,四川喝三炮台红枣枸杞子和茶呀。</p><p class="ql-block">讲起来茶是五千年的文化,禹舜尧时代没有证据,周代有礼法开始三千多年没有变化,开始的时候老百姓也在喝茶,基诺族搬家之前,茶那是我们的祖宗,那是我们的神,所以基诺族把茶作为一个图腾,一片小小的茶叶,它承载着五千年文化风俗习惯,价值是健康。</p><p class="ql-block">我讲了陆羽写茶经,到龙须的吃茶养生记,过了七百年,陆羽的笫一句: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而龙须讲的是茶是养生之灵药也,茶延龄之妙术也,所以茶我们生活中无可取代。</p><p class="ql-block">陆羽写的茶经,刚才小盛说了是第一部茶文化著作,我更正一下,没有这样说法,我认为是第一部茶科学的著作,他第一讲茶怎么种怎么采怎么制,该用什么碗什么柴火,如果有什么文化,也没什么大的差别,因为他说了一句话,茶最易精行俭德之人,但是茶经写就一千三百年了,现在还沒有一个权威人士对精行俭德四个字进行点断,没有,有的人一兩个字进行,把精行、俭德,把道德进行减一下,那么怎么减呢?有的人说:不对,把精行俭和德分开来解释,也不妥,把精、行、俭、德分开来解读,我们中国到现在还没有一致意见。</p><p class="ql-block">劝你不要把老祖宗的东西解说,我们现代人是不埋解的,甚至是误解,历史是一条长河,我们在那长河中只是一滴水,我们所看也非常有限。陆羽在湖州,在颜振卿、皎然的帮助之下,完成了他定稿的《茶经》,第一部茶科学的著作,但是它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不知道五夷山的茶,不知道云南的普洱茶,他只知道江浙这一块的茶。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但是陆羽能总结前人的方法,能作一部茶经,那时由于不能印刷,都是手抄,所以版本众多,大致一致,我们尊陆羽为茶圣。</p><p class="ql-block">过去又叫茶神,茶圣不是一个人,西南边的茶圣是諸葛亮,普洱茶那边,因为诸葛亮七擒孟获,到那里去打仗很多人都染上了瘴气,诸葛亮说:喝茶,每个人都喝了几大碗茶,后来都好了,所以尊诸葛亮为茶圣。武夷山的茶有白鸡冦、大红袍、各种名堂,五夷山的茶有七八种,都是名茶,他们的茶圣是哪一个呢?张廷辉,我到那里去过,做了很大一个像,象如来佛那么大的像,每年八月十八都要去进香,是他在那里发展成一片茶园的。</p> <p class="ql-block">跟湖州只有一山之隔的宜兴,今天宜兴的(茶友)来宾也到了,也是茶乡。因为陆羽在775年,安史之乱后,不知道从哪里过江,我一直查,但是没有查到,到了镇江,到了句容,最后到了阳羨,就是今天的宜兴,他把阳羡的茶认为是好茶。紫笋茶,茶经上说:紫者上,笋者上,茶芽为紫色,外形象笋一般壮实,结果宜兴的茶作为贡茶,不够用了,跨过茗嶺到长兴拿茶了,所以最早从宜兴那边过来,然后到我们的长兴,建立了一个贡茶苑(院)。</p><p class="ql-block">人数有三万人,快马加鞭十日之内要送往(长安)西安,清明祭祖,这一段时期,二个內涵,一是皇帝通过贡茶要让下面百官知道,是我领导你们的,我是天子,好东西都要归我,建立一个封建关系,反正贡字不管你贡米、贡茶,贡字是封建制度连带关糸。第二个,这个“贡”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巨大灾难,就象是顾渚山,四月五号不到,皇帝说我要祭祖,你们快马加鞭也得把茶送来。</p><p class="ql-block">送不到怎么办?唐代顾渚山山高林密树大,人们还要带了火把、竹篓、还要身上带着竹罐子,里面放了清水,到山上各个角落去找茶,藏在竹桶里,等到太阳一出来,马上敲锣,tang……,不准采了,再采的话是对我皇帝不敬。这样一点一点的积起来,就是这样把茶采起来,所以很多老百姓田都不能种,还要摔伤摔死,这个还没完,下一个催令就要开始了,还要每家每户要交多少斤,人们不堪重负,拖家带小离开了顾渚山。</p><p class="ql-block">当地的老百姓骂陆羽,恨陆羽,老百姓的真实感情。当时还没有开发,我在顾渚山,晚上当地的老百姓就给我讲故事,骂陆羽的多,表扬他的少,这个贡茶制度给我们带来了灾难。湖州刺史袁高给皇帝上一道奏章,里面有一首诗,叫《茶山诗》,那个意思就是这个贡茶制度给我们带来了灾难,老百姓为了采茶,摔断了腿摔伤了腰,衙役为了采茶用鞭子抽,这个事情皇帝知道不知道?老百姓为了采茶,所以我这个官也不愿意当了,由是感动了皇帝,下令数量减少,数量减少做得到吗?在封建社会里做不到,皇帝祭祖要多少?沿途的官员有多少?沿途的官员的送礼有多少?官员之间拉关系的有多少呀?阳羡到颀渚山在不断的扩大,后来又发展到小浦去了,还不够,老百姓把喝过茶晒晒干放回去。金沙泉的水,猪粪羊屎倒了。</p><p class="ql-block">当时,颜真卿在顾渚山去督工,就在小桥上,叫步月桥,那一年我带日本专家去小桥还在,后来九三年大水把桥冲了。现在的桥变为公路桥,叫颜板桥,是颜真卿的颜字,颜真卿有个怪脾气,他喜欢在石头上写字,然后叫人家刻出来,刻了好多处字,现在一个字也找不到了,为什么别人的字找得到,而颜真卿的字找不到了呢?因为颜真卿的字值钱,很多人要去拓,省级干部要十张,县级干部说我要二十张,老百姓一天到晚去拓,烦了,都去敲敲碎,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在茶史中,不断有茶中的上下关系,以茶升官以茶降职,以茶得宠,以茶遭贬的,一部茶史有不同际遇,正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正面,反面。不久前徐重庆先生去世了,他们叫我写了一篇文章,我在开头就说,徐重庆先生好比硬币的两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两面都相同的话那是一枚假币,每一个都有他的正面,也有他反面,才是一个“真币”,喝茶也是这样。</p><p class="ql-block">茶有百味,适口为真。不要去攀,不要去比,你这是十万元一斤,我这个是二十元一斤,你个板好,勿一定的,要看你舌头来鉴定的,喝茶关键的一条要保持平常心,我也碰到过。你到了一家人家,噢你来了啊?我这杯茶勿好泡给吃的,你是懂茶的,好像我去了必须喝顶好的茶,实际上我真的沒有此想法,茶人也没有此种想法。你给我是礼貌,尊敬,你遵循的是中华民族待客之道,我有条件来苛求你呢?</p><p class="ql-block">有一个老朋友,那么说,赶快泡茶,家里没有茶叶,要到镇上买,看到柱子上有他平时戴的一个草帽,拿一把剪刀剪剪碎,泡了一碗茶,请你喝茶,这个草帽是脏的,是不干净的,但是有的是中国的传统中国的礼貌,与几万元的茶,那个使你更感动呢?沿途的官员们,讲草帽茶让我们更感动,只是要茶,茶是天地精华培育出来的,小的叫雀舌,象麻雀舌头那么小,大的象棕箬叶那么大,都是天地精华的产生,茶人所以要爱惜茶叶,你把桌子上两片茶叶放在壶里,因为他知道采茶十分辛苦。</p><p class="ql-block">我们看歌舞表演,左采茶右釆茶,这边凤点头,那边是不知怎么讲?活轮活现,釆下来茶好喝吗?采茶是(带)的,湖州人叫“插”,不是用指甲掐的,用指甲掐表皮会破损,经过一段时间,会氧化,(茎上)梗子会产生一条红线,我们买茶,你看茶上红线多不多?凡是有红线者都是拿指曱掐的。紫芛茶比较厚,一喝就知道,你用85一90c的水泡,碧螺春的茶,就不好这么喝,茶叶上长滿了亳毛,比较细,应该先放水后投茶,这样一杯茶呢?才清爽,才不浑,所以喝茶呢?有很多道道,这种茶是这么一种喝法,那样一种是那样一种喝法。</p> <p class="ql-block">象我们邱桂霞女士所把时间、温度、茶性、融合在一起,才奉献一杯茶,她要不是把水的温度、时间、茶性、你怎么会喝到这么好的一杯茶呢?我们全国湖州有茶文化研究会,音乐家学会、美术家学会,其他学会,你至少要画两笔画,弹个琴,茶文化学会,你只要朝里倒,茶在我们中国当中太普通了,因此中国人学不成茶道,民族多、地域大、茶的种类多,茶的风俗多,五十六个民族这是法定的,还有多少民族?我们没法统计,茶是国饮,而日本呢?只有一个大和民族及琉球群岛的虾夷族,它的茶种是中国输过去的,一用用这么多年,直到最近引进安吉白茶,五夷山它不适合用,它那个土地不适合生长,所以茶种单一,民族少,茶的风俗少,形成统一的东西。</p><p class="ql-block">更重要一点是中国人茶是从下往上喝的,老百姓都会喝茶,结果皇帝知道了,你们喝这么的茶,不行要上贡。茶,老百姓喝,茶官员也喝茶。日本呢?遣唐使到了西安,说唐(中国)有这样一种饮料,从皇帝喝,大臣喝,给高级的僧侣喝。结果呢?给天皇喝一直传到僧侣喝,要一百多年,日本人茶是从上往下喝的,日本形成一种命令,该怎么弄该那么弄,老百姓说哦,有的喝已是很好了。中国就对不起了,你叫我这样喝,非要听你干什么?中国形不成一个统一东西。</p><p class="ql-block">茶道,另一种原因是中国的茶到了日本之后,高级僧侣作为身份的象征,在那里喝茶演化出很多礼仪,结合日本大和民族的很多内容,由一千四百多年前一个叫春光的人,创造出茶道,是的唐代,而我们湖州长兴人北洋桥人,皎然在七七四年,就提出了“茶道”这个词,所以“茶道”这个词也是从湖州开始的,往往是时常的东西要经过二百年日本才搞起了,每一次都是这样的,不仅是茶,哪么是遣唐使结束了呢?是安史之乱,公元七五五年,陆羽在安史之乱中随着难民到湖州来,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走向了衰落。</p> <p class="ql-block">日本也不派遣唐使来了,日本从一个一切模仿阶段,走向了一个大和民族的融合阶段,因此创造出茶道。在这以前干什么吗?叫储茶,储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家在一起喝茶,从储茶到茶道,又是经过二百年,我国宋代对日本的茶道影响很大,元代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元代,天皇变成傀儡由武士掌权,我们现在看电视,日本的武士叭肚皮一刀,这些武士是非常残忍的,它有一个硬币的方面,一面是一把刀,另一面是淡淡的黄菊,在和平时期它是淡淡的黄色菊花,战争时期,那么把刀拿出来了,打不过怎么办?把刀往肚子上一戳,死是一种光荣,天皇赐他死也是一种光荣。这里就要讲到千里休,日本的三大茶道,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其他就更多了。</p><p class="ql-block">千里休的十四家元跟我们湖州的关系很好,一九九一年我们接到通知希望我们湖州要派两个人来,那么我跟董叔铎去了,这个人走到那里都是国家副总理陪同的,我去了,那里孙平化副总理问你们湖州来了?来了,为什么呢?因为湖州有个陆羽,日本人知道陆羽,中国人一不定知道,文化大革命时有个人叫多田侑史,带个团到湖州来,找陆羽遗迹,我们红色政权,哪一位老兄,告诉他:“你找错地方了”,我们这里是吴兴,你应该找到绍兴,你们找的陆羽也搞错了,应该找陆游,陆游在绍兴,因为湖州话口音陆羽和陆游差不多,他说是你们这里的,啊也,你们日本人知道还是我知道,奈么这个日本人走了。</p><p class="ql-block">四人帮打倒后,一九九一年还是多田侑史,给我题了一幅字往湖州来了,他到台上讲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你们终于知道陆羽是你们的了?等到陆羽茶文化学会成立,我们湖州人好多还不知道陆羽,陆羽是哪个?衣裳街上个体户,当时陆羽茶庄在衣裳街上,现在大家都知道陆羽了,日本形成茶道的原因一开始跟宗教哲学礼貌艺术高度的结合,而我们中国虽然是茶的母国,我们却沒有茶道。</p><p class="ql-block">日本的国粹是茶道,中国的三个国粹是中国书法、中医中草药、中国的京剧、我们从报纸一看,国粹在泛滥,紫砂壶是国粹、少林拳是国粹、外国沒有的全部是国粹了,不知道国粹这两个字含金量有多少,这是我们中国人一种文化倒退。我在几年前到九江,向九江文联所有的领导及下属作过一次讲座,当时就讲如果我们的影视上了赵本山、小沈阳主导的话,我们中国的文化就完了,当时底下在鼓掌,我们湖州的人也去了,当时赵本山还红了,我们中国的文化在低俗的地方在走,沒有往高雅的地方在上升,所以我们的谐音、广告词、表演呀,怎么逗笑,吸引眼球,这样来做法,我们的高雅艺术化了钱也搞不起来,小熊在路上跟我讲,湖州还有湖剧,我说湖剧怎么讲呢?我们国家的昆剧由联合国出钱来搞,都扶不起来呀?在台上划两个虎跳,觉得好煞了,中国沒有形成茶道自有它的理由,日本形成茶道有它的根源,我们把两则都不要去计较,我们按自己的传统以茶为礼,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叫是?什么叫非?把这六个字弄懂了,中国文化素质也就提高了。</p> <p class="ql-block">讲到素质我不得不讲,零六年韩国在国家议会开了一个会,邀请我、在座朱永【】、和贵阳的,他们很多的国会议员和专家,日本代表团也派了专家只有二个人,讨论什么主题呢?如何提高国民的素质?当时我们有点受宠若惊,我是湖州的一片茶叶,既无官又无职,去就去,他们得出一个结论,从幼儿园开始,全部设立茶文化的体系,以此来提高韩国国民的素质,我们都很感动,回来后都不知道向那就个汇报,都不知道,谁来听你呀?中国的体制就是这么一个体制,只能感慨万千。景德镇的茶具要光的,还要镶金边,而我们邱女士拿来了韩国的茶具,你们看看,粗粗糙糙,茶的本质茶道是朴素的,茶的道它蔑视的是什么呢?蔑视的是权力,蔑视的是富贵,它的贫穷、它的低贱去发现他的美,所以对我来说这兩句话是震动人心的,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在低贱的贫穷的。</p><p class="ql-block">茶道发现他的价值,去发现他的价值美,所以日本的茶道也值得我们去学习,不能只看到电视里的日本鬼子去杀人。还有一点,日本茶道在中国可以应用的,一期一会,什么叫一期一会呢?就是茶道这么多的人,我们请大家喝一杯茶,在特定时间下一起喝茶,说不定这一辈子就是这一回,特别尊重。一期一会,在这个一期一会当中,大家把真心拿出来,不要说假话,不要说张三李四那哈那哈(湖州土活:什么什么),可以用公正之心,我们可以讲点天气,可以讲讲我们养生。总的来讲日本人茶会当中不说话的。</p> <p class="ql-block">湖州第一次参加国际大会,不晓得那介弄法,原来是董淑铎当团长,他钓魚把腿摔断了,第二天来告诉我,你来当团长,我又不是党员,我来当什么团长?要么小朱(敏)去?介么不行,那么我当团长,茶道表演请个茶艺队去,我记得李利民、等到我们中国的茶艺表演时,主持人来找我了,顶好不要演了,我说怎么啦?准备好了,你们表演中哇啦哇啦,熏豆茶这道茶做法?镬士汤么那介泡法?只有你们中国人听得懂,外国人一个也听不懂,你们要讲这多么话做什么?我说不表演是不行的,我说:“你们用音乐吧。”,总算把熏豆三道茶表演完了,我有感而发茶艺当中不好说话,语言问题,刚才茶艺师讲话沒有?没有,我茶道看日本的、韩国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谁在说话?而我们一上来,熏豆,熏豆就是毛豆,毛豆剥开来那介弄呀?阿呀!全是勿晓得那介弄出来,从头到尾,我们公正之心,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又得罪某些人,那人盖了公章,说寇丹造谣,沒有这回事,结果韩国人知道了,就写了一封信,这个事情寇先生很为难,这个事是真的,是我们拒绝,结果江西的农科院全文发表了人家的信,而且是手写体,那么我想想看,我也对的呀,你想想看到外国去讲熏豆作索呀?茶艺表演的事是立体表演,表演结束就结束了,茶艺作为一种艺术,不象我们看一幅画、听一首曲。</p> <p class="ql-block">日本茶道最近在一九七七年表明了,第一个是艺术性,它是一种艺术,导具,美的不丑的,第二个是社会性,我们今天来听这个讲座就是它的社会性,第三个是礼仪性,刚才邱桂霞拿了一碗茶给我,作为向组长敬茶,我们向对方敬茶也是礼仪性的,最后一个是什么性呢,最后一个综合性,在艺术性社会性礼仪性三个性都好继续,只有综合(艺术)性就是一个核心,这一个核心就是“禅”字,禅跟茶关系,我们也搞“禅茶一味”,禅跟茶关系,在日本特别强调,把中国的茶文化、茶籽、茶叶、茶的种植、把技法带过去人,百分之一百都是和尚,日本的和尚都是贵族,他们在日本统治地位很高,“禅茶一味”的往往是高雅的。</p><p class="ql-block">当武士代替了天皇以后,出了大军阀叫丰成秀吉,丰成秀吉统一日本,他杀人不眨眼,但他特别爱茶,千里休在他下面,团结了很多的人,丰成秀吉和千里休是一对好搭档,就象我们说相声一样缺了一边不可以的。大军阀思想毕竟没有茶人高,他觉得千里休的位置超过他了,有一天千里休的围墙上开滿了牵牛花,他说我明天到你家来看看牵牛花。牵牛花的特点是早上,一早就看花,他见了千里休以后,只见墙上光秃秃的没有一朵花,他媪怒的不得了,你怎么不尊重我,为什么把花都摘掉了,他强压制心中的怒火,一直到茶室坐下,一看,壁龛上一个小瓶里头放着一朵牵牛花,他一看傻了,把整个世界整宇宙,浓缩在一朵花里,感动了他,这就是“禅” 。</p><p class="ql-block">我们生活当中“禅”一定要跟理论当中的“禅” ,一定要结合在一起,千里休你这么有本事,再给你来一下,请大家来吃饭,很浅的盘子里放了一枝梅花,杆子很粗,你是有名的茶人,今天请你投(插)花,大家提心吊胆,器皿也没有,花怎么投(插)呢?千里休不慌不忙站起来,把花搓碎然后一洒,洒在水里,洒在桌案上,洒在客人的前面,不说一句话,大家都震惊了,把最难做事做到了每一个心胸里,我依样把花投到每一个心里,感染到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茶道做茶,茶人搞文的,丰成秀吉是搞武的,千里休送了一个很高的楼阁到庙里,庙里很感谢他,就为他塑了像,戴了草帽,穿了一件袈裟,穿了一双草鞋,放在上面。丰成秀吉那天去了,火得要命,你要大家从你草鞋下过去吗?杀!马上命令千里休自杀。千里休在那一年二月二十八号,今天是二月二十五号,在三千多个武士面前,拿刀自杀,日本那个自杀比被杀光荣的多,从此结束了千里休的时代。</p><p class="ql-block">如此来说明“禅”的力量大,並不是我们今天叫一个和尚帮我们倒茶那么简单,我要是有这么一颗心,就不能讲禅茶。大概四五年前,庙里和尚正在搞禅茶,哪里是个禅那?只不过是嘴巴馋,另外国家拨了一些经费,你不用也要上交的,所以这个学会也想早点用用掉。</p><p class="ql-block">我们中国的茶有几个问题,第一个茶产业不行,我到日本去参加茶活动,所用的油漆、婴儿内衣、尿布等等方面,你没有茶的成份在里头,不准上市,因为茶是健康的、是杀菌的,是除臭的。一颗茶树,那我们的茶农,收入不是要翻几翻,为什么春天只釆一颗芽呢?笫二个是我们喝茶要有一个炉子,我们在日本发了,一路在喝茶,何必要拿玻璃杯,干部杯要弄一大瓶,开始泡,我也呼吁过,但行不通。我们体制权已经给个人了,这个茶山是我的,那个茶山是你的,变成一个茶产业一同发展。</p><p class="ql-block">日本的茶产业用了机械化,中国现在机械化很少很少,茶非常贵,而贵就贵在人工费,请人呀也请不到,电视里姑娘采茶都在化装的,真正采茶的都是老太太,还要接来送去,还要去身体查还要什么什么,一斤茶化在一个采茶工的身上,茶叶怎么不要贵?一万多一斤,最起码要八百元一斤。</p><p class="ql-block">象大家要喝的大红袍,过几年也要没有了。我到梁宏德家里去过,因为大红袍要拿着那个松树烧的,砍一颗松树要判刑的啊?松树没有了,要到隔壁江西去买松树,那么江西省的松树卖光了,哪里来的大红袍呀?这又一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我们湖州虽然是茶乡,但是不客气的说:是农耕时代的喝茶方法,不要以为我们进入了科技时代,我们喝茶方法还是农耕时代,因为喝的那个茶呀,沒有全体利用。</p><p class="ql-block">我最后要说是:“我是一片茶叶” ,也是今天的主题,我希望在座们都做一片茶叶,做一片茶叶这句话是我在九二年在佛山的国际会议上提出来的,后来在全世界都走了,韩国访问就是对“一片茶叶”的访问,一个日本很有人对我这么一来,就是说:“你是一片茶叶” ,台湾也知道寇丹就是你啊!你的“一片茶叶”我们都知道,心里边很欣慰,我们在的人都是“一片茶叶”,这里有我们的老领导,有老专家,有博物馆的馆长,有沈校长,都是我所尊敬的,我也把大家看成是“一片茶叶”,因为茶叶是平等的。你倒说一个杯子里边茶叶哪一片是高贵,哪一片是低贱的,只有我们用平常心,用一片茶叶的态度,来看待我们这一切,能够得到安定。“一片茶叶”这句话来讲,这不是个人而属于集体的,属于中华民族的道德,我们每一人作终身奉献,茶叶从生到死,你把它倒掉,它又腐化,又会滋养其他植物,所以在我们一辈子都在奉献,根据我们的能力的大小,来作出自己的贡献。虽然每一片茶叶的样子不同,它的形状不同,它的味道不同,可它一辈子的贡献,永远是相同的,这是我今天的发言的主题,谢谢大家?(鼓掌!)</p> <p class="ql-block">寇丹老师现场解释:茶,发之云贵,形于在蜀,茶在云贵是最古老的。那么,今天这一泡,是红苶,红茶是全发酵茶,刚才我们吃到的茶是白茶,可以说是微发酵,甚至是不发酵,而这泡茶是发酵茶。它的特点是一个是醇厚,一个是暖胃,所以胃寒的人不适合饮绿茶,而冬天最好能喝红茶,喝茶是益寿延年的。关于茶的內容来说这几点也说不完,比如说茶之具,也可以说个一个半小时;茶之典,还有很多的典故,很多的故事;所以是茶、任何的学问,只要钻下去都是没有底的,所以学问学问不断地学不断地问,一辈子也学不完。</p><p class="ql-block">我曾经写过一个茶偈,在日本、在韩国、在新加坡、在台湾甚至把它刻在碑上。我把这几句说一下,三个字为一句,和则聚,抵则避,我把抵则(避)开,我也不说原因,也不在背后窃窃私语,惹不起躲得起;少是非,吃茶去,我觉得我们人世中就是事非多,这个讲你怎么样,那个讲你怎么样?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最是是非多,和则聚,抵则避,少事非,吃茶去,颂毋喜,人家颂你什么东西,你不要高兴,谤不辨,人家说你不好,你不辨解连解释都不要解释,由他去消化;平常心,茶中练。通过喝茶来提高自己的修养,特别是台湾很多人写信给我,我们喝一辈子没有总结这么几句话,这么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做起来也不太容易,我再把读一遍:“合则聚,抵则避,颂毋喜,谤不辨,少事非,吃茶去,平常心,茶中练。”这么几个字很多国家,很多茶人正在流传。很多人请我写,我来写,但不等于我做得到,这个必须坦白,一个人沒有修行到炉火纯青,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个人总管有烦恼,就是做了和尚,他有袈裟也有个一百零捌颗烦恼珠,数不完的数!这个矛盾的社会,矛盾的生活,我们在其当中明白如何来明白这二十四个字。</p><p class="ql-block">寇丹老师现场解释:我们茶艺师应该茶送到每一位手上了吗?大家喝一喝品味一下,它来自云贵高原,叫滇红,它来自巴歇儿,到你嘴里一下它就要消失了,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涅盤了,它作出另外的贡献,茶叶是不会死亡的,茶叶永远的青春,茶叶是风雅雪期终年常绿,我们生命终有一天要离开这个世界,但我们精神永远象茶叶一样碧綠,一样朝气逢勃,为全世界的人作出我们的贡献,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盛茜(主持人):“但我们今天听了你的讲座受益非浅,我想提问一下,你作为一个资深茶文化学者,你是如何来做茶文化研究的?你对我们茶文化的后辈有什么要求?”</p><p class="ql-block">寇丹老师:因为我半路出家,一九五八年响应国家的号召,当时国防部长彭德怀动员有七个师,支援地方,妻子是练市人,我是湖州的女婿,作为女婿,我要丈母娘、丈人、要对湖州的文化了解一些,湖州文化是絲绸为主,那些絲厂、绸厂,而我任职在湖州文化馆,也在杭加湖报社工作过,接触的也是我们丝绸文化比较多,我感到湖州的絲绸比不过杭州比不过苏州,我们只是生产原材料,我觉得从文化角度比不上茶文化,因为陆羽在湖州定稿了《茶经》,陆羽在湖州生活了四十七年,所以湖州这个茶在唐诗中反映在相当多,可比文化中要数茶文化,我找到当时湖州的袁市长,你讲得有道理,不过我不能为了影响经济问题,还是一个集装箱的絲绸贵呢?还是一个集装箱的茶叶贵?你帮我想一下?她的话提醒我,我就不提茶文化了。但是世界总是前进的,四人帮倒台不久,在四人帮时期我已经着手整理资料,茶的核心是和,而四人帮的核心是斗争,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而我怎么拿得出手呢?等到,多亏了我们台湾人,台湾人为什么有茶呢?我就不讲了,因为日本人侵占了台湾,一直到四五年结束,台湾人民为了寻根,拿什么寻?拿茶寻,一九七九年出现了最早的茶艺馆,日本人叫茶道,韩国人为民族自信心所以改成茶礼,台湾人不叫茶道或茶礼,而叫茶艺,茶艺就传到我们大陆来了,现在有很多茶艺师问我们,你们要日式韩式还是台式的?我一听就纳闷了,日本统治台湾已经那么多年了,韩国的茶礼里边有好多日本的东西,而日本又把茶道传到了台湾,台湾的茶道又有日本的影子,台湾的茶艺又传到伏苏,而伏苏这地方反而学日本学韩国,而伏苏这地方反而学日本学韩国,中华民族的真正的茶艺又在哪里呢?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茶艺丰富多彩,怎么样不去研究呢?我一个一个问题,我初中没毕业,十六岁就参军了,我一身就四个字,叫穷知贵移,带着疑问去学,有创造就有成就了,我到湖州来第一个就是怀疑陆羽的嘴巴,陆羽说那惠山个泉水是天下第二,我就奇怪了,因为那时我在乡镇企业局工作,工作方便,到了顾渚山带了自来厂的试管,结果化验的结果是陆羽对的,古代水的确是好水,我在乡镇企业局第一个引进外资,是马来西亚泉水的泉眼,我的工作实践在一起,然后一发不可收,自己路走得广了,我沿着陆羽所走过路走了一圈,为什么有这么方便呢?我当时有个乡镇企业报的记者证,凭这个记者证可以白吃白喝走遍天下,搞副业这样子我渐渐进去,怀疑到长兴的紫笋茶,为什么紫者上,笋者上呢?中国色彩是有等级的,皇帝穿明黄不得僭越,一僭越就杀头,三品以上的官穿紫衣服,三品副穿红衣服,再一级一级往下降,只有一看衣服就象看肩章一样。我们可以知道,陆羽把这个紫,给皇帝吃,不是把綠的青的,仅次于他的紫,紫色的有內涵,天上有紫微星,地上有紫阳山、中南海有紫光阁,北京有个紫禁城,红的发柴,陆羽紫者上有道理。</p><p class="ql-block">但是有没有科学道理呢?有,花青素是紫的,我们看章老师月季花的花是紫色的,紫笋茶的紫,花青素的紫,长兴陆羽那个时代叫长城,后来改名叫雉城,但我们精神鸡不好吃的,雉这个字不好当野鸡讲,度量衡里的七尺一雉,当时长兴造城,只有七尺高,不要去跟野鸡搞在一起,我们的文化没有去移,一移就移出东西来了,一移就移出创造来了,当时长兴报主编叫夏文博,你这个东西有道理,我说这东西不好怪长兴人,因为长兴人被太平天国杀光了,只剩下二万多人,大部分迁移过来的,包括顾渚山,越研究就越有味道,越有味道就越去探索,我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什么家的家我一慨不承认,我只承认我是老人家,也希望在座的健康长寿有一天当上老人家!只才名副其实的人生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盛茜(主持人):我对茶最感兴趣,当年陆羽、皎然、颜真卿几个的故事,我曾经在陆羽茶文化馆里,用一个词形容叫做唱和往来,形容陆羽和他的朋友之间往来,共同促进了茶文化发展,但我们精神文化的发展,我对他们的故事略微知道一点,我知道历史有一点必然或偶然在那里,寇老师能不能把他们的故事多讲一点?我自己在喝茶的朋友交流的一个载体,第二问题就是寇老师你是怎么看待的?</p><p class="ql-block">寇丹老师:他们三个的故事太多了,说起来怕没个完,它的精神方面是诗词琴棋书画,这里边有诗就要吟,这个吟唱我们中国就要失传了,全国只有一个吟唱诗的地方,是马鞍山是李白坠江的地方,我去过,每年都有国际大会,诗不是念的,诗也不是读的,诗是吟的,还有地方音,还有吴语这里边名堂比较多。</p><p class="ql-block">第二个我想应该改成媒体比较好,它是一个媒介,因为茶本身没有承载什么东西,人与人之间茶是冷静的、是思索的、是启发的是智慧的,朋友之间要是这个,而不是象酒那样,酒固然有酒文化,越喝越激动越喝越热烈越喝越失礼,越喝摔杯子砸板凳,没有听说过喝茶有失礼的,喝茶的一是完成了中国的礼仪,第二个是促进身体健康,第三个我们平等相待,都是一片茶叶,那一片高贵那一片低贱,根据能力大小都作出自己应有贡献。</p><p class="ql-block">高岗:来自南浔的一名高中生高岗,从记事起我就跟姨妈包茶叶,然后姨夫他是种茶叶的,外公外婆在安吉,作为一个成年学生,现在传统文化正在渐渐地消失,作为学生我们如何来继承传统文化呢?你作为前辈如何来提一些建议?</p> <p class="ql-block">寇丹老师:谢谢你!能够在这样,长大这是不容易的,跟我们国家领袖胡锦涛一样,从茶堆里爬出来的,他是一个,你是一个,我希望有一天也能成为我们国家的栋梁,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我们,但我们精神什么会要传统,传统的目的是创新,否则的话你传统有什么用?传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在一百年的外部侵略内部动乱,让我们的茶文化几乎崩溃,喝茶就认为是游手好闲的人,茶馆是传播小道消息的地方,四人帮那个时代把茶馆都封掉了,但是像你写的一样,让他留也留不住,哪怕红极一时,就象海潮退潮一样,而我们的传统它不会走,中国人向来把茶已经定位在饮料上了,定位在药品上了,拿点茶叶捣捣乱,用块布包包但我们精神都是消炎杀脓的,茶文化的书应该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这些都是子戏乌有的,最近我要出一本书,拿来一看陆羽拿了个紫砂壶,时间前后颠倒了,如果这一个可以成立话,那么唐玄宗可以弹电子琴,杨贵妃可以跳迪斯库,是不是啊?传统不是保留传统,我们要在传统中创新,我们时代总是在发展的,你家里的产品会变成另一种产品,你今年用,明年可以用锡纸,茶汤。我们中国还远远不足,所以中国还处于农耕时代,谢谢你!湖州的茶人非常多,就是茶之乡,</p><p class="ql-block">盛茜(主持人):寇丹老师现场解说非常好,整个茶艺表演体现了礼、和、乐……,寿眉,中国的茶,日本急須,插字,韩国的茶盏,去年的茶,闻到了春天的气息,听到了春天的脚步,祝愿长寿健康!</p> <p class="ql-block">二O一八年二月二十五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