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欧之行的序幕徐徐拉开,我们怀揣憧憬踏上这段跨越六国的旅程。芬兰的千湖之境,爱沙尼亚的中世纪古韵,瑞典的现代设计,挪威的峡湾奇观,丹麦的童话风情,冰岛的火山冰川——每一处都将成为我们记忆中独特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这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场心灵与自然的对话。我们将追寻极光在夜空中舞动的神秘,感受午夜阳光的温柔照耀,聆听北欧森林深处的寂静,品味波罗的海沿岸的异国文化。</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遇见未知的自己,每一次探索都是为了丰富生命的维度。北欧,这片充满极致对比的土地,正等待着我们用脚步丈量它的辽阔,用心感受它的温度。</p><p class="ql-block"> 旅途伊始,愿我们带着好奇与敬畏,收获不一样的风景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飞机是9月18日上午9时10分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至芬兰赫尔辛基,要求必须早六点半前到达候机楼,为不至于太赶,我们17日下午提前从杭州出发,乘省外事大巴到达浦东机场附近宾馆住宿。</p> <p class="ql-block"> 令人温暖的是,上海战友专门从城区赶到机场,设宴为我们践行,还贴心准备了上海老月饼,陪我们提前共度中秋,团圆氛围格外浓厚。</p> <p class="ql-block"> 最感动的是,老部队吴之林参谋长的孙子特意从南京赶来相见——红三代能不忘初心、情系老一辈,这份传承与真诚,实在难得,更让我们倍感欣慰。</p> <p class="ql-block"> 美好之夜,情深意长,为北欧之行注入了温暖与力量。期待一路风景,更期待一路同行!</p> <p class="ql-block"> 次日早六时,酒店的免费接驳车将我们送到浦东机场国际出发T2航站楼。</p> <p class="ql-block"> 这么早的浦东机场,早已是人潮涌动,经历了三年疫情后,好像人们普遍想通了,出境游的热情空前高涨。</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航班是吉祥航空HO1607,波音787-9宽体客机,机龄六年,设备很新,乘坐舒适。</p> <p class="ql-block"> 最重要的是中国的航班可以直接经俄罗斯上空达赫尔辛基,比外航绕飞同航程缩短五小时。</p> <p class="ql-block"> 飞机上的餐食也很可口,吃的一点不剩。</p> <p class="ql-block"> 每个座位前都设有多媒体,可以看电影、玩游戏,减少旅途疲劳。</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的飞机全程都是白天飞行,光线太亮,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新款787的舷窗已全部采用变色玻璃,飞机进入平流层后,玻璃的颜色渐变成深色,营造夜航的氛围,非常利于乘客休息。</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航班于当地时间下午两点准时到达赫尔辛基(赫尔辛基与北京时差五小时)。</p> <p class="ql-block"> 由于是当地旅游淡季,游客不多,出关很顺利。</p> <p class="ql-block"> 九月是北欧多雨的季节,天气预报也报赫尔辛基当天有雨,可我们出机场后,不但没雨,而是蓝天白云,这可是个好兆头。</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北欧全程翻译加导游的名字叫由福祺,一念就是“有福气”,看来还真的有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 赫尔辛基(Helsinki),是芬兰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芬兰经济、政治、文化、旅游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科技之都。该市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该市同时也是全球幸福感最高的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是自组团出行,所以导游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安排,把次日的行程调整到今天。</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去的是赫尔辛基的“风管广场”其实是大家更常说的西贝柳斯公园(Sibelius Park)。公园里那座由600多根钢管组成的巨型管风琴雕塑非常特别,当风吹过时,这些钢管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公园名字的有趣由来。</p> <p class="ql-block"> 西贝柳斯公园建于1945年,旨在纪念芬兰著名的作曲家让·西贝柳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交响诗《芬兰颂》,因其对芬兰音乐的卓越贡献,他被誉为“芬兰音乐之父”。</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座极具现代艺术感的管风琴雕塑。它由600多根不锈钢管焊接而成,高达6.5米。当微风拂过,雕塑会发出时而低沉时而清脆的声音,仿佛大自然在亲自演奏乐章,为冰冷的金属注入了灵魂。</p> <p class="ql-block"> 在管风琴雕塑附近,你还可以找到西贝柳斯的金属头像雕塑。他神情肃穆,仿佛在静静聆听着风中传来的旋律。这两件作品都出自芬兰著名女雕塑家埃拉·希尔图宁之手,共同构成了对这位音乐巨匠的深刻致敬。</p> <p class="ql-block"> 公园本身也是休闲的好去处。它毗邻芬兰湾,傍晚时分,在这里欣赏港口夕阳,看天空被染成金色,街头艺人的音乐随风飘来,格外惬意。</p> <p class="ql-block"> 之后,我们参观了著名的岩石教堂。在赫尔辛基的居民区街角,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圆形岩石下,藏着世界唯一将整块原生岩石掏空建造的教堂——竣工于1969年的岩石教堂(Temppeliaukio Church)。</p> <p class="ql-block"> 教堂颠覆传统的设计</p><p class="ql-block">没有尖顶钟楼,没有彩绘玻璃</p><p class="ql-block">爆破的岩壁就是最震撼的穹顶</p><p class="ql-block">180根钢筋撑起的透光穹幕</p><p class="ql-block">让阳光与烛火在花岗岩上共舞</p><p class="ql-block">冬日的雪光与夏夜的极光</p><p class="ql-block">透过铜网天顶洒落成神圣光柱</p> <p class="ql-block"> 岩石中的天籁 </p><p class="ql-block">岩壁天然的音箱结构</p><p class="ql-block">让每架钢琴的余音缭绕13秒</p><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音响,却成为世界级音乐厅</p><p class="ql-block">当巴赫的赋格在石壁间碰撞回响</p><p class="ql-block">你会明白:自然本就是最高明的建筑师</p> <p class="ql-block"> 赫尔辛基街景。</p> <p class="ql-block"> 抵达赫尔辛基的第一顿中式晚餐,便与预想中不同。</p><p class="ql-block"> 瓷盘里是熟悉的配色:椒盐大虾的橙红,清炒时蔬的翠绿,麻婆豆腐的红油亮汪汪的。味道是地道的——辣得扎实,香得真切。可当邻桌的本地老先生用流利英语闲聊时说:“在这里吃中餐的,可都是有钱人呢” ,心里还真的感到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 环顾四周,射灯的光晕下,衣着精致的客人们用刀叉小心分食着咕咾肉。墙上水墨画与北欧极简风奇妙共存。这才意识到,这顿我们认为的寻常的家乡味,在这北纬60度的城市里,已成了一种需要特意奔赴的奢侈。</p> <p class="ql-block"> 但这并不妨碍食物的美好。每一口,依然能尝到跨越八千公里的诚意——厨师想必是费尽心思复刻着记忆中的味道。只是当筷子与刀叉在餐桌上交响,当中式热闹遇上北欧静谧,这顿饭便吃出了别样滋味:它不仅是味觉的乡愁,更成了文化身份的微妙标注。</p> <p class="ql-block"> 原来,在异乡,连最寻常的家乡味道,也能成为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在世界的位置。而这,或许是这趟旅途中最意外也最珍贵的开胃菜。</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赫尔辛基码头,登上洁白的邮轮,开始了横跨波罗的海的浪漫之旅。船身划开蔚蓝的海面,驶向爱沙尼亚的童话之都——塔林。</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整片波罗的海被染成流动的金色画卷。邮轮仿佛航行在熔金的海洋上,每一道波浪都裹着夕阳的碎金。站在甲板上,能看见船尾拖出的长长涟漪,像把钻石撒在了绛紫色的绸缎上。</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云霞烧成了玫瑰金,与海平面相接的地方还留着最后一抹橘红。现代化的邮轮在这片亘古的光影中,成了连接现代与古典的诗意载体。玻璃舷窗反射着天光,时而金黄,时而绯红,仿佛整艘船都在与夕阳对话。</p> <p class="ql-block"> 海风轻柔,带着咸涩的清新。栏杆边倚着看日落的人们,轮廓都镀上了暖色的光边。在这两个小时的光景里,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足够夕阳从容谢幕,也足够我们细细品味这场跨越海域的黄昏盛宴。</p> <p class="ql-block"> 当塔林的古老轮廓在天际线渐渐清晰,回头望去,来路已沉入深蓝色的暮色。这段航行就像波罗的海赠予的礼物,让抵达前的每一刻都充满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 这段航行不仅是空间的移动,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如果有机会横跨波罗的海,记得留一个傍晚,见证邮轮与夕阳共舞的完美瞬间。</p> <p class="ql-block"> 天色已晚,我们到达了塔林码头,接我们的又是奔驰大巴,开车的是立陶宛小伙儿。</p> <p class="ql-block"> 入住塔林宾馆,结束了今天相对辛苦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杭州中旅集团的领导为我们此次北欧之旅专门设计了团服,该服装参考中国南极科考队的队服,该团服采用户外冲锋衣的款式,防风防雨,左臂上是多功能手机袋,右臂上是可粘贴的我们要去的国家的国旗,胸前请专业设计师设计的团标,在颜色选择上采用中国红,由于北欧多雨,红色一是容易瓣识,二是拍照色彩抢眼,成了北欧所有团队唯一统一着装的,每天都会招来羡慕的眼光,的确成为此次北欧六国游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 中旅集团办事用心,还专门设计了活动横幅和团旗。</p> <p class="ql-block"> 并为我们免费配备了两人一台的无线wifi,使我们远离家乡通讯无忧。</p><p class="ql-block"> (由于北欧六国游的这十二天经历的太多的精彩,用一篇美篇实在承载不下,所以,我准备分十篇,把我在北欧的详情记录下来,今天以后,每天发一篇,和大家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