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小毛驴”,是辆朝夕相伴的电动摩托车。在这座管控宽松的江南小城里,它像位沉默却可靠的老友,载着我穿梭街巷、漫游乡野——不仅解放了脚力、省下了时间,更悄悄消解了生活里积压的疲惫与压力。</p><p class="ql-block">此刻,它正“羞涩”地立在我身旁,流畅的车身线条透着几分调皮的乖巧,金属外壳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让人忍不住伸手摸一摸车把,心生欢喜。我向来格外疼它,每逢周末闲暇,总会端来清水、拧干抹布,仔仔细细给它“洗澡”、擦身,从车头的灯壳到车尾的挡泥板,连车轮缝隙里的泥垢都要抠干净,直到车身锃亮、每个部件都清爽利落,才肯罢休。</p><p class="ql-block">我对这头“小毛驴”的钟情,藏在每一次“说走就走”的便利里。早高峰遇上堵车,汽车排成长龙寸步难行,它却能灵活地穿梭在车流缝隙,甚至借道不拥挤的人行便道,让我免去排队等候的烦躁;想去巷尾的老面馆解馋,它又能稳稳驶过窄窄的青石板小巷,把绕路的耗时悄悄“掐掉”,让每一次出行都轻松自在。</p><p class="ql-block">身边朋友总问,我与“小毛驴”朝夕相处这么多年,肯定藏着不少有趣的故事。这话不假——因为“小毛驴”载过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三位乘客,也驮着三段温热的日常。独自骑行时,我爱享受那份自在:看城市街巷的烟火、乡野田间的风光像拼图般在眼前展开;但要说最鲜活的片段,总绕不开我的母亲、丈母娘和妻子,尤其是那位九十多岁依旧活力满满的“老顽童”母亲。</p><p class="ql-block">我是“小毛驴”的主人,也心甘情愿为三位乘客“身兼数职”:母亲的专属玩伴司机、丈母娘的固定麻将接送员,还有妻子的贴身出行保障。每天骑着车在她们的行程里打转,车轮碾过的不是路,更像是生活里独有的热闹与温情。</p><p class="ql-block">母亲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总拉着我要去走亲戚、逛乡野。别瞧她年纪大,上车的架势半点不含糊:不用人扶,一手牢牢薅住我的衣领稳住重心,左脚麻利地踩上车踏板,身子轻轻一扭,就稳稳坐在了我身后。我常常只能左手向后弯,虚虚护着她的身体做个象征性的防护——好在她身材瘦小,动作比年轻人还灵活。有时路边行人见了会惊呼“这老太太可得小心!”,她却笑得更欢,还会冲人家摆摆手。不过,母亲每次坐定后,总会悄悄把我外套的后领理平整,粗糙的手指蹭过我的脖子,嘴里念叨着“风大,别灌进去凉”,语气里满是疼惜。</p><p class="ql-block">母亲从不是安静的乘客,哪怕最“乖”的时候,也会在我耳边絮叨家常:张家婶子的孙子满月了,李家大爷种的菜熟了;或是隔着我的肩膀指挥行车路线,“前面路口拐左,近!”“慢点儿,那有个坑!”,仿佛她才是真正的驾驶员。我有时故意逗她:“要不您来开?”她就会嘟囔着摆手:“我又没读过书,不认路哩!”更热闹的是她兴致上来时,会手舞足蹈地唱老歌,《东方红》《南泥湾》张口就来,活脱脱成了路边行人驻足观看的“移动风景线”。她唱歌时,偶尔会轻轻拍我的肩膀打节拍,力道像小时候教我唱童谣那样温柔。有次还真引来了交警,让我们靠边停下,交警忍着笑问:“老太太,您坐在后面怎么这么活泼?而且没戴头盔,按规定得处罚的。”母亲一听,像个犯错的孩子吐了吐舌头,又立马反过来“讨价还价”:“那…那不会拘留我吧?”交警被逗乐了:“我们可不敢惹您这么大岁数的,真拘留了还得管饭呢!”母亲立刻张开没牙的嘴打趣:“我吃得不多,一碗粥就够,不费粮食!”</p><p class="ql-block">给丈母娘当司机,节奏就规律多了。每天午饭后,我得准时把她送到某处巷口那家固定的麻将馆,傍晚日落前再去接她回家。只是丈母娘身材富态,一百八十多斤的体重坐上车,我总觉得前轮要轻轻“飘”起来,得格外放慢起步速度。每次她坐稳后,我都习惯性回头看看后车胎,无奈又好笑地拍了拍“小毛驴”的车座,像是在安抚它:“老伙计,辛苦啦,再撑会儿!”丈母娘心细,每次去麻将馆,都会提前把装着温热茶水的保温杯放在我车筐里,说“等你傍晚来接,天凉了能喝口热的,别冻着”;要是当天手气好赢了钱,还会塞给我一包烟,笑着说“给你这辛苦司机的奖励,别跟你媳妇说!”</p><p class="ql-block">妻子倒算是最安分的乘客,平时大多只在家门口的菜市场、超市活动。一来她是个实打实的路痴,出门稍远就分不清东南西北,连导航都能看迷糊;二来她晕车严重,哪怕坐十几分钟的汽车都头晕恶心。所以只要她要去参加朋友聚会、买东西,我就成了她离不开的专属司机——提前查好路线,稳稳当当地把她送到目的地,再算着时间准时接回来,从不让她多等一分钟。</p><p class="ql-block">其实,“小毛驴”早已不只是一辆代步的车子,更是独属于我的情绪栖息地。开心时,它像懂了我的雀跃,卯足了劲儿往前冲,车轮碾过柏油路,卷起细碎的“沙沙”声,风裹着街边的桂花香、栀子花香扑在脸上,连影子都跟着在地面上轻快地跳跃,仿佛要把所有喜悦都撒在沿途的风景里;郁闷时,它又成了最安静的倾听者,载着我穿过喧闹的街巷,寻一处僻静角落——可能是老槐树下的斑驳光影里,也可能是河畔无人的长椅旁,它稳稳地立在那儿,托着我的身体,任我把烦心事轻声说给风听,说给它听。</p><p class="ql-block">往往这时,我会侧坐在车座上,双脚轻轻点地。目光越过眼前的车流与人影,看向远处模糊的楼群和天边的云,看着夕阳把“小毛驴”的影子拉得很长,突然就懂了:生活的温柔,藏在母亲理衣领的动作里,藏在丈母娘的热茶杯里,也藏在“小毛驴”每一次平稳的骑行里。</p><p class="ql-block">算起来,我与“小毛驴”已相伴许多年。它早不是冰冷的金属器械,而是我最忠诚的朋友,这份情谊藏在每一次刹车的平稳、每一段路程的陪伴里,无需过多言语。我总记得给它按时充电、检查刹车,它也总不负所望,载着我和我的牵挂,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p><p class="ql-block">可前阵子,我好像捕捉到了它的一丝“忧虑”。那天给它补胎时,看见车座边缘磨出的浅褐色旧痕,按下喇叭,声音也不如从前清脆,带着点沙哑的闷响。我突然慌了神,怕它会随着日月更替,慢慢老化、褪色,最终退出我的生活。我下意识地拍了拍车身,像安慰老朋友似的跟它说“还早呢,咱们还能走好多路”,心里却清楚:即便将来它真的不能再载我前行,我也会在心里留一块干净、温暖的地方,好好安放这段被它驮着的岁月,安放那些藏在车轮里的温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