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辞九紫赵王之变与谷雨诗会的世界大同之梦

钟阳

<p class="ql-block"><b>中辞九紫赵王之变与谷雨诗会的世界大同之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钟阳</p> <p class="ql-block"><b>谷雨江西看百花,看杜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农历三月三,汉代定为“上巳节”。男女踏青探春,插柳赏花,临水宴饮,歌吹诗唱,是汉文化最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一。1960年4月,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邵式平同志倡议每年谷雨前后举办诗会,良好地承接了中国传统的上巳节,并将其发展成时间安排更加灵活,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诗会。另外,洛阳牡丹盛开于谷雨前后,牡丹也因此叫谷雨花。所以,每到此时,万人空巷,观赏牡丹,采风创作,成为历史源远流长赏花诗会。所以,谷雨诗会,同时继承了洛阳牡丹诗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此,“谷雨诗会”席卷江西,并在外省很多地方逐渐举办,培养了大量诗人。谷雨诗会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为著名的诗赋活动品牌。谷雨前后,江南草长莺飞,万木争荣。诗人们情意盎然,山岭采风,郊野踏春,衍绎了一场场谷雨看百花,写诗赋的文化盛宴。杜鹃花是江西的省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广泛分布,不仅代表了中国革命文化,也代表了新世纪新文明,并被赋予了大同花的特殊含义,昭示了江西文化推进世界大同的胸怀与追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谷雨寰球赏万花,唱大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辞发展过程有出现过两次大的分裂事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2017年3月,赵薇利用中辞网和中赋协多年支持积累的人脉基础上,在金主支持下,把中辞网绝大多数主力拉走,另起中国赋学网,同时举办文以载道赋征文。当年4月1日,离开中辞一年的笔者重任中辞网副站长兼总编,中辞主力纷纷回流,同时推出新概念谷雨诗会,举办国际(中辞)谷雨诗会征文,高标“谷雨诗会,文以载道”。2018年谷雨,笔者综合2017年国际(中辞)谷雨诗会征文和文以载道征文,创作的天坛谷雨赋,这是谷雨诗会从江西走向全国全世界的重要事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是2024年,中辞倾全力支持下的南昌市辞赋专委会主任王凡平另起炉灶,在部分人员支持下出任江西省辞赋专委会主任。已退居二线近三年的笔者被迫重新出山应对危机。当年王凡平推出“古邑新辉,踔厉奋进”征文,2025年又与南昌县共同举办“走进滨江新城,畅想诗意东新”谷雨征文。而原拟于南昌县凌云书院举办的谷雨诗会因下府岸人陪同专家于鲤鱼洲勘探温泉,转由笔者于南昌职业大学图书馆,结合南昌县凌云书院、鲤鱼洲、凤凰洲、凤凰沟、凤凰山人文,聚合星月文学社、玖央国学社之力举办凤凰谷雨诗会,并撰玄女骑凤护谷雨雅聚记,把王凡平两次征文从全国邀请的评委信息和2024年省致敬长江谷雨诗会,2025年省图书馆经典诗词赏析谷雨诗会、南昌市“观海赣江”谷雨诗会,和南昌县“漫步滨江”谷雨诗会信息综合在一起,形成以创新对比继承,以发展精神文明对比推动物质文明的论道,成为谷雨诗会高潮。凤凰谷雨诗会,统摄谷雨诗会发展运势,延续了中辞十余年引领诗赋文学发展的潮流,保证了江西在全国诗赋文学创作中的领先地位。凤凰谷雨诗会,缘起于3月29日凤凰沟上巳节采风,良好地呼应了谷雨诗会立会时,继承发展中国传统上巳节采风的初心。海内外诗人辞赋家们纷纷投稿于谷雨诗会征文,甚至亲自前来参加聚会,有力地推动了谷雨诗会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中国国运进入九紫天运,2024年,中国国运进入九紫地运,两个关口处,中辞都发生变故,却都转化成谷雨诗会升级,向全国全世界发展的契机,殆有天意乎!如果是江西政府部门去推动谷雨诗会全国化、全球化,未必很容易成功的,因为不具备全国代表性;而从民间推动,则有其天然优势,因为中辞是一个全国性平台,已树立起文化威望。笔者发起的两次谷雨诗会,都是在中辞鼎力支持的核心成员外出另立山头情况下举办的,这两次谷雨诗会,维护了中赋协的统一,更加扩大了中辞品牌影响力。前一次是江西谷雨诗会向北京乃至海外扩大影响,后一次是谷雨诗会是利用北京携洛阳沈阳诗赋界日到江西,和江西各派诗赋组织的力量一起向全国乃至全球扩大谷雨诗会的影响。这也正是易学讲的乾坤定位:大文化无不是从南方起,向北方发展,再从北向南方发展,一统天下。这也告诉我们,一个组织不必过于纠结于发展过程中的出现的变故,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可也。这好比一棵大树,成长过程中,会长出枝叶,也正是因为有了茂密的枝叶才叫大树。中赋协很多成员已经在全国各地的诗赋界扛起大梁,做得风生水起,这本身就是最大成功。只是大家应该讲究和谐处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概念谷雨诗会指出,谷雨诗会向全球的传播,形成了谷雨寰宇赏万花、唱大同的美丽文化图景,可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学名片。因为谷雨诗会,立足中国最适合采风的时节,继承了传统的上巳节采风,与洛阳牡丹诗会相契,体现了江西文化对中原文化的继承。中赋协当初是在政府资金支持下于北京成立的,国家邮政局发行纪念邮品,已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学标杆,纵使改用其他平台活动,但人脉尚存,影响还在,可继续推动中国诗赋文学向全国全世界传播,为服务于中国文化化成天下,推进世界大同的千秋梦想作出贡献。(2025、9、1)</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1cNwZV1JagABnxq0RktH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