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月的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洒进来,照在课桌一角。我坐在第三排,练习册摊开在面前,黄色的裙摆被风扇轻轻掀起。笔尖在格子里一笔一划地走着,像小蚂蚁爬过田埂。旁边的同学也在安静地写,教室里只有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这个暑假,我们每天都要来学校练字,老师说,写字如做人,要一笔一画,认认真真。</p> <p class="ql-block">我的手心有点出汗,铅笔握得紧紧的。练习册上,“一”字旁边写着口诀:“起笔轻顿快摆腕,向上写长收笔停。”我照着做了好几遍,才终于写出一个让老师点头的横画。每一个字都像个小士兵,要站得端正,横平竖直。有时候写歪了,老师就会用红笔轻轻画个叉,那一下,心也跟着抖一抖。</p> <p class="ql-block">今天穿了妈妈新买的黄波点上衣,我觉得它特别适合写字。左手轻轻压住练习册,右手握笔,眼睛盯着格子,生怕哪个笔画没写到位。老师说,练字不能急,得慢慢来。我点点头,心里却悄悄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写出像课本上那样漂亮的字呢?</p> <p class="ql-block">翻开练习册的第一页,是整整齐齐的目录:第1课竖折,第2课竖提,第3课撇折……一直排到第36课。右上角写着“第一小学二(4)班 一年级”,下面是我歪歪扭扭签下的名字——侯欣茹。这本册子,像是我这个暑假的旅程地图,每一课都是一站,我正一步一步往前走。</p> <p class="ql-block">目录页底下画着小树和小手,还有只纸飞机飞向远方。我常盯着它看,仿佛那飞机载着我的字,飞出了教室,飞过了操场,飞到一个谁都能认出我名字的地方。每一课的笔画都像一把钥匙,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长横、短横、悬针竖……它们不再是陌生的符号,而是我笔下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第三本练习册的第一页,写着新的口诀:“起笔轻顿快摆腕,向上写长收笔停。”我照着练了好久,才在“一”和“二”上得了两个红勾。老师说,别看这两个字简单,写好可不容易。我一遍遍写,直到它们像两根小木棍,稳稳地躺在格子里。拼音和笔顺也认真抄了一遍,生怕记错了。</p> <p class="ql-block">“凌空落笔起笔尖,短横写直收笔圆。”这句口诀我念了好几遍。写“三”字时,总把第二横写得太长,老师用红笔圈出来,我赶紧改。描一描的时候,笔尖跟着虚线走,像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写一写时,才真正自己迈步。每写对一个字,心里就像点亮了一盏小灯。</p> <p class="ql-block">“丰”、“日”、“力”……这些字看起来简单,可写起来总差那么一点点。有的歪了,有的挤在一起,像一群打架的小人。老师说:“别急,慢慢来。”我就深吸一口气,重新开始。红笔的批改痕迹像路标,告诉我哪里走偏了,该往哪儿调整。</p> <p class="ql-block">今天学写“卜”和“下”。口诀说:“点接竖画,竖对中线。”我盯着格子中央的那条线,像站在独木桥上,不敢偏左也不敢偏右。写错了,就用橡皮轻轻擦掉,纸都擦得有点毛了。可只要得了一个红勾,就觉得一切都值得。</p> <p class="ql-block">“顿起摆脱微带弯,收笔手脱用力弹。”这句口诀真难记,可写“人”字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那一撇一捺,得像小鸟张开翅膀,舒展才好看。我写了好多遍,有的像驼背老人,有的像跳舞的小孩,终于有一个,老师画了勾。</p> <p class="ql-block">“川”和“厂”要写得稳,中线对齐,字正不歪。我一边写一边念:“先直再弯后出尖。”描一描时,笔画还听话;写一写时,手却有点抖。好在“川”得了两个勾,“厂”也勉强过关。老师说,进步了。</p> <p class="ql-block">“生”和“午”这两个字,笔顺特别容易错。我反复看拼音和笔顺提示,shēng,wǔ,一边念一边写。写“生”字时,最后一横总写得太短,老师提醒我:“要托住上面。”我点点头,又写了一遍。</p> <p class="ql-block">今天专攻“捺”。口诀说:“撇短捺长,撇捺舒展。”写“八”和“入”时,我特意把捺画拉长,像伸了个懒腰。自查栏里,我给自己打了勾,老师也点头了。原来,字也能有呼吸。</p> <p class="ql-block">“之”和“走”最难的是主笔突出。老师说:“一个字里,总要有一个最精神的笔画。”我琢磨了半天,终于把“之”的捺写得又长又稳,像一只展翅的鸟。竖竖对齐的部分,我还偷偷用尺子比了比。</p> <p class="ql-block">“日”和“目”长得像,可不能写混。我一遍遍写,直到它们像两扇整齐的窗户,安安稳稳地立在格子里。红笔的痕迹告诉我,哪些写得好,哪些还得练。</p> <p class="ql-block">“门”和“有”要写出气势。口诀说:“横要上扬折要挺,出钩直弯看左边。”我试着把门框写得开阔些,结果第一笔就歪了。擦掉重来,第二遍,终于有点模样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还练了数字“7”和“五”、“丑”。笔顺特别重要,“五”是一丁万五,“丑”是七七七丑。我边写边念,像在念咒语。写对了,心里就踏实。</p> <p class="ql-block">“力”和“刀”要写出力量感。老师说:“撇要有劲,点要有力。”我使劲写,结果纸都破了。后来学会轻轻用力,反而写得更好了。</p> <p class="ql-block">学“丁”和“才”时,老师强调竖要挺直。我盯着中线,一笔到底,不敢抖。写完自己检查一遍,再交给老师。得了一个A,开心得差点跳起来。</p> <p class="ql-block">“文”和“斗”要写得端正。我一遍遍描,一遍遍写,直到它们像两个站得笔直的小兵。评价栏里的红勾,是我一天的努力换来的勋章。</p> <p class="ql-block">点画最难掌握。“形似水滴尖后圆”,我试着让笔尖轻轻落下,再慢慢加重,最后提起来。写“示”和“办”时,特别注意左右对称和竖对中线。7月21日这天,我写得格外认真。</p> <p class="ql-block">“不”和“头”的笔顺容易乱。我反复练习,直到手指都记住了动作。课堂评价的红勾,像夏天的星星,一闪一闪地亮在我心里。</p> <p class="ql-block">“刁”、“习”、“气”都写对了,只有“戈”没过关。老师说:“斜钩要弯得自然。”我盯着那个红叉,默默决定明天一定要把它变成勾。</p> <p class="ql-block">“反”和“支”要写出结构美。我一边写一边想:每个字都像一座小房子,笔画是梁柱,得搭得稳。红勾和叉号,是老师给我的悄悄话。</p> <p class="ql-block">“成”和“式”的斜钩像彩虹。我努力让它们弯得漂亮,不僵硬也不软塌。写完自己先检查一遍,再交给老师。希望这次能全对。</p> <p class="ql-block">又练了一遍“刁”、“习”、“气”、“戈”。这次,“戈”终于过关了!7月18日的红字,像是在为我庆祝。</p> <p class="ql-block">“毛”和“匕”笔画少,但难写。我反复描摹,直到它们像两只安静的小猫,乖乖地趴在格子里。</p> <p class="ql-block">“世”要横竖等距,“亡”要阶梯分布。我用铅笔轻轻打格,再一笔一画填进去。7月21日,我又进步了一点。</p> <p class="ql-block">“以”和“比”的竖提要端正。我特别注意左侧短横和竖钩的高度,终于写出了老师说的“稳重感”。</p> <p class="ql-block">“么”要像个小三角,“公”的撇捺要开张。我试着把它们写得舒展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