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海滨居住十几年,第一次经历这么长时间的雷雨。从凌晨三点多的雷声惊醒,紧接着听到雨声哗哗而下,就是几分钟的间距。夜里的雷声雨声合着闪电,使寂静的凌晨,顿时热闹了起来。这样的景象一直持续到清晨七点,雨才渐渐地停止。热浪又一次在大雨的冲击中败下了阵,湿度很快就抬起了头,乐滋滋的上场了。天空就像魔术师的手,一伸一缩,一翻一覆变幻着景象。太阳终于从云层中跳跃了出来,不一会儿功夫就赶走了乌云,顿时,湛蓝的天空就展现在我的眼前。空气清新,满眼碧绿,一个明媚的早晨。</p>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用最短的时间读完了两本五百多页的书,心情愉悦。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清算已毕》和奥地利作家维克多•E•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使我心情难以平静,思绪飞扬。在当今的时代,对我这样年过花甲之人来说,每天不用愁温饱,不用打卡上班,生活自由自在。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畅游在书的海洋里,享受别人的世界里的丰富多彩的人生,汲取精神的滋养,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生命和灵魂。</p> <p class="ql-block"> 波伏娃的最后这本回忆录,记录了她和灵魂伴侣萨特为人类和平奋斗的经历和事迹。只有读完此书,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独特的契约一生的真谛。历史上的事件只有亲历者的真实的记录,才能向世人展示那些渐渐远去的疑惑和真面目。人类数百年来一直在动荡中生存,国家、宗教、民族、政权等;冲突不断,战争、残杀、扩张等风起云涌。在他们参观和访问的国家中,作者如实记录了当时的世界动态和感受。同时,波伏娃为女性的平等奋斗了一辈子,为女性争取平等的权利,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和萨特的契约式婚姻令人仰慕。她在萨特最后的日子里说,“萨特热爱生活。承受失明和极度虚弱的状态,已经让他不堪负荷。确切地意识到威胁迫在眉睫,只会给他最后的岁月罩上一层无谓的阴影。毕竟,我也和他一样,在害怕和希望之间摇摆。我的沉默没有把我们分开。他的死却把我们分开了。我死了,我们也不能重聚。事情就是这样。我们曾经在一起融洽的生活了很久,这已经很美好了。”波伏娃就是这样一位智慧的女人,她的这段话概括了她无怨无悔的一生,她活出了生命的意义,她是女性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一位经历了奥斯维辛、达豪等四个集中营三年之久的精神科医生,他幸运的活了下来。出狱后他写了这本书,英文1959年出版,作品销售很快达1200多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1991年被列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图书”之列。它曾激励过宗教的和哲学的思想家、精神卫生专家、教师、学生和各行各业的普通读者。许多大学、研究生院和高中都指定它为学生心理学、哲学、历史、文学的读物和从事大屠杀、宗教及神学方面研究的参考书。此书为何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和如此长远的价值?通过读完此书,我明白了一些。</p> <p class="ql-block"> 作者在他三岁的时候就要当一名医生,而且十几岁时,他就沉迷于哲学、实验心理学和心理分析。高中毕业时,他就开始与弗洛伊德通信,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他决定做一名精神病学家。25岁时,他在维也纳大学诊所担任精神病专家,负责照顾自杀未遂的病人。1939年,他成了维也纳唯一的犹太医院——罗斯柴尔德医院神经官能症科的主任。二战开始最初几年,他有一次去美国的签证机会,可以在美国潜心研究他热爱的精神病学,但他为了和家人在一起放弃了这个机会。1942年9月,作者全家被逮捕,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家人——父母、妻儿全部死在了集中营,他幸运的活了下来。哲学家、律师和心理分析家威廉•温斯莱德在《后记》中说,作者能够幸存下来是求生的意志、自我保护的本能、正派人给予的一些帮助及精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 作者出狱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其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第二部分是讲意义疗法。特别是第二部分,我第一次知道了意义疗法的重要性。意义疗法是着眼于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对这种意义的追求。根据意义疗法,努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正是人最主要的动力。作者以短小易懂的篇章,介绍了意义疗法的具体内容和作用。有些篇章读起来感觉不容易理解,需要反复读几遍才能明白其含义。作者的许多理念和观点,都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他的信念和追求,以及爱的能力常常让我反复品读,作者的强大超自然的能力,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活着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对家庭和朋友的爱,是十分重要的。”“积极的态度可以使人倍感欢乐与满足,也能使人经受苦难和挫折。消极的态度则会加剧痛苦、消弱快乐、幸福和满足感,甚至导致抑郁或疾病。”人对待一切事物——不论是生死攸关的挑战还是日常琐事,积极的态度有助于成就我们生命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意义疗法,是作者首创。他对人性的洞察,书写了许多著作,赋予感染力的演说和个人魅力,影响了几代治疗师。作者奉行的是“高度心理学”,注重的是个人的前途和有意识的决定和行动。他的心理治疗方法强调帮助别人通过自我超越而达到人生意义的新高度,这些是通过积极的努力、适当的方法、接受限制以及明智的决定来实现的。他的目的是启发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认识到应该运用自己选择的能力去实现个人的目标。作者的一生,正如他的一个学生所说,“您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是作者献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这句无数人困惑的答案,读完这本书或多或少就能找到。作者告诉读者,寻找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在苦难中,一个人可能仍然保持勇敢、自尊、无私,也可能为了自我保护在激烈的斗争中丧失了人的尊严而无异于低等动物。”人们面对伤害、苦难与失去,第一阶段必然是震惊、失望,而接着会自己营造出一个冷漠的保护壳,用来抵抗世界和自己。只有到了第三阶段的超越:小我消失、感性升华,始能重新爱人与爱这个世界。这也是作者经历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后的思想与体现。喜欢的朋友可好好读读这本书,它是让我们生命活得有意义的引领者,是那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积极向上,努力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人的灯塔。</p><p class="ql-block"> 炼狱般的痛苦一经超越,枝头绽放的将是爱与希望的花蕾。生命之树的兴旺和繁盛,需要用爱和心来浇灌,愿我们人类的生命之树,世世代代繁花茂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6~17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