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师徒情

黎明

昵 称:黎明<br>美 篇 号:24306210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6年暑假,李宾接到校长打来电话,让他提前到校,跟一位在车间搞油库设计的大学毕业生学技术。那时,学生放暑假在家也没什么事做,于是,李宾就放弃了假期,来到学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宾跟的老师叫郑军,六年前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油库工作。眼前的油库都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设备,通过维修和保养,勉强可以维持储运业务。郑军学的是石油储运专业,又是当打之年,很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改造现有设备,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于是提出了新建输油泵房的设想,得到单位和领导的大力支持。新泵房设计完成后,大量图纸需要描绘,于是,就有了请学生来帮忙而结下的一段情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宾是油库技校学生,学的是车钳技术,对机械制图有些了解,但眼前放着的图纸,上面都是蜘蛛网似的管线、蝴蝶般的阀门和蜗牛形状的油泵。郑军耐心地从基础知识讲起,将整个设计思路详细地告诉了李宾。在大致了解了工作的内容后,李宾就开始了绘图工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的图纸绘制是在原始设计图纸上覆盖描图纸,由绘图员在绘图板上用鸭嘴笔一笔笔描绘而成,绘图过程中需要经常添加墨水,每次用完必须将鸭嘴笔擦干净,防止墨水干结。绘制一张一号图纸往往需要花几天的时间,李宾开始了绘图员的工作。在绘图过程中也知道了管线的走向,了解了阀门控制和泵的选用。由于他在校时机械制图成绩不错,又写得一手漂亮的仿宋体,故描出的图纸就像印刷的一样,得到老师的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眼到了11月,郑军告诉李宾打算去一次福建,考察晋江泵厂的油泵情况,并问李宾能否搞两张火车卧铺票。李宾从小对大人的出差一向羡慕,何况自己还是在校生,能与老师一起出差,有点象做梦一般,当即表示想办法去弄。通过几层关系终于买到了火车票,兴高采烈地跟着去了福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军和李宾在福州下车,去了鼓山,还留了影。然后,坐长途汽车经过泉州到达晋江。在完成了对工厂的考察后,游览了沿途景点。那时,百废待兴,小商品自由市场在县城很兴旺,桂圆和笋干等农副产品沿街皆市,一片繁忙热闹景象。一天晚上,他们在农贸市场逛街,一个提着一袋桂圆老实巴交的老农上来拽着郑军,说可以用粮票换桂圆,郑军剥了一个吃了,觉得蛮好就换了。回到旅馆打开袋子一看,原来只有上面一层桂圆是好的,底下全是空壳坏的,再看粮票也所剩无几。好在到饭店吃饭要粮票,但在自由市场多花点钱也能吃到各种小吃,但个高1.78米的郑军以后几天都吃得很少。最后他们坐车到达厦门,由厦门坐火车回到上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军对李宾的关照,以及这次出差结下的师徒情,让李宾由衷地感激。在李宾的心里,郑军是一位有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热爱工作又很体恤徒弟的好老师。可以说,郑军是李宾认识技术工作的启蒙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半年后,李宾面临着毕业分配,他没有选择去技术部门工作,而是去车间当了一名钳工。从此,师徒俩各奔东西,很少联系。此后的几年,世事难料,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大解放,经济快速发展,形势催促着人们不断进取,发奋努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历翻到了1995年,李宾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协助分管生产技术工作,而技术部门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正是郑军,李宾成了郑军的直接领导。这时的油库业务发展迅速,基建和技术改造工作量较大,给技术部门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增加了工作难度,部门领导感到有压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年,郑军年过半百,他非常支持李宾的工作,但对日益繁重的管理工作不适应,表现出了倦怠情绪,项目推进缓慢。面对昔日的老师,李宾在与郑军的谈话中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并希望他担起责任来。而郑军反复强调了自己年龄大,不能全力以赴地抓工作了。李宾处于两难境地,权衡再三,最后,他向总经理建议,由郑军负责设计室工作,享受部门正职待遇。后来,单位福利分房时,郑军分到了正职才能享受的三居室新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历纸又撕去了30年,不久前,李宾听闻郑军已驾鹤西去,深感悲痛,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愿老师在天堂逍遥自在,没有烦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