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版屈原在怀化市举行旅游发展大会期间观天问岛游记

(ꈍᴗꈍ)建华

<p class="ql-block">现代版屈原游天问岛记</p><p class="ql-block"> 穿越两千三百年的时空,我行走在怀化这片曾经流放之地,今日的福地,只见㵲水河畔灯火璀璨,楚辞残简在光影中复活,而我的《天问》终于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时代的回响。</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㵲水河畔,我仿佛听到了时间的回声。2300多年前,我曾在这片土地上㣶徊九年,写下了《涉江》、《离骚》、《九歌》、《天问》等诗篇。而今,我以现代之身重游故地,恰逢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大会在此举行,怀化已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天问岛——这个以我的名篇命地方,如今成为怀化文旅的新地标。夜幕降临,一百七十三盏琉璃灯次第开放,楚辞的残简仿佛从二千三百年前的时光中溢出,射向苍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1 岛屿新生,古今对话</p><p class="ql-block"> 登岛瞬间,我看到了那尊高大的塑像——正是当年的我。雕像矗立岛畔,抬头、微蹙、沉思状,遥望星空目光刺破夜雾。白天,太阳为它镀上一层金光;夜晚,月亮为它镀上一层银光。</p><p class="ql-block"> 岛上贯穿一条中轴线“天问大道”,两侧伫立着29盏特制的“天问灯”。每一盏灯都承载着《天问》中的经典名句:“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些千年之问,如今在光影间与每一位行人低声对话。</p><p class="ql-block"> 最令我欣慰的是看到父母陪着孩子诵读文化墙上刻着的《离骚》《九章》,几个孩子一起诵读,还有人用手机拍下全部诗文。两千三百年了,我的文字依然活着,以新的方式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2 科技赋魂,楚辞重生</p><p class="ql-block"> 岛上的九栋建筑如立体的诗行,将古老的楚文化娓娓道来。在“福地怀化·陶瓷万年”公益展上,高庙文化的星火被重新点燃。求索乐园中,孩子们在攀爬嬉戏间读懂“乘骐骥以驰骋”的浪漫。</p><p class="ql-block"> VR科技让人瞬间穿越,于东皇太一的鼓乐中亲身参与庄严的巫祀。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光影科技结合的方式,既丰富了游览体验,也让我的诗歌以更生动的形式得以传播。</p><p class="ql-block"> 香草萌宠园是一幅灵动画卷:孔雀悠游、梅花鹿踱步花径,重现“扈江离与辟芷兮”的楚地生机。这些皆是我当年写入诗中的草木生灵,如今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03 夜游㵲水,福地长歌</p><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体验了全国首部以福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沉浸式游船演艺——《福地长歌》。项目以榆树湾码头为起点,以㵲水河为轴线,贯穿榆树湾、天问岛、东盟集三大景区,航线总长5.2公里。</p><p class="ql-block"> 游船项目依托前沿的灯光、投影和特效技术,结合实景演出,将两岸的风光变身为华丽的梦幻舞台。游客乘坐游船,360度饱览㵲水河两岸风光,既能欣赏到自然美景,又能在沿途的演出中感受怀化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p><p class="ql-block"> 船上,侗族青年阿朗向苗族姑娘锦娘讲述了对福的理解:“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福,身边有她就是福,平平安安就是福,相伴一生就是福!”这一幕让我感慨万千。当年我在这片土地上写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今百姓已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4 文脉传承,精神不息</p><p class="ql-block"> 参加“在怀化读懂中国——福地怀化·文化之旅”分享会,听到学者周国平言:“在怀化读懂中国,必先读懂屈原”。他认为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纯文学家,而怀化是我人生经历中的转折点,完成了从政治家到文学家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中南大学教授杨雨精辟地概括了我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屈原生在秭归、终在汨罗、游在怀化”。她说“游在怀化”是我思想成熟与精神升华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更令我感动的是,我的求索精神与袁隆平的种子精神,跨越两千多年时空,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赵健先生说得对:“在整个中华文明史中,怀化一上来就是独步天下的”。高庙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距今约7800年的碳化稻谷,是华夏稻作文明的实物见证。而袁隆平院士在安江农校工作37年,让“一粒种子改变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5 城市新貌,民生福祉</p><p class="ql-block"> 怀化借旅发大会之机,以“绣花功夫”修复城市肌理。172座公厕焕然一新,154个老旧小区重焕光彩。城市角落出现了许多小巧精致的“绿色珍珠”——口袋公园。市民唐玉玲带着孙子在公园遛弯时说:“家门口就有这么漂亮的公园,我每天都来散步。”</p><p class="ql-block"> 怀化博物馆新馆面积约1.4万平方米,馆藏文物1.6万余件(套)。“怀化历史文化陈列展”、“五溪木雕文化展”、“怀化人文数字展”、“怀化火车文化主题展”等专题展览生动呈现着五溪往事。</p><p class="ql-block"> 不远处的怀化大剧院,独特的玻璃幕墙设计,让它格外亮眼。未来,这里将迎来音乐会、话剧、音乐剧等高水平演出。酷爱文艺的市民王成亮再也不用跨城到长沙观看专业演出。</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流放地溆浦也大放异彩,高山索道也开通了,雪峰山索道由湖南旅游集团所属旅发公司投资建设,全长7600米,垂直高差1157米,单程运行时间23分钟,索道起点无缝对接沪昆高铁溆浦南站,下车即换乘,瞬间开启仙境之旅。索道从起点出发往上攀爬至海拔1500多米,终点位于隆回与溆浦交界的北斗峰高山旅游度假区。雪峰山索道上、中、下站以本人屈原的诗歌分别命名为“涉江站”“九歌站”“天问站”,欢迎八方来客来溆浦上下求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6 福地内涵,三重身份</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怀化作为“三个福地”的文化定位逐渐清晰:中国革命的福地(通道转兵)、中华民族的福地(芷江受降)、世界人民的福地(杂交水稻发源地)。这三重身份让怀化的“福地文化”有了坚实的历史支撑和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在夜游灯光秀中,我看到了《通道转兵》的光影剧。一个曾经长啸——“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人,在四面围困、万分危急之中,扭转了中国的命运。怀化式的浪漫,让一个问天的人(屈原)和一个问地的人(毛泽东),涉过两千多年历史长河,走到了一起。</p><p class="ql-block"> 怀化人将我的求索精神和袁隆平的种子精神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推动文化、科技、旅游等各个领域的进步。这种精神传承不仅停留在历史层面,更融入当代怀化的发展实践中。</p><p class="ql-block"> 陆港大桥流光溢彩,上演一场光与影的叙事诗。先是稻穗低垂、“禾下乘凉”的金色梦境,又化作芷江受降纪念坊前翩飞的白鸽。</p><p class="ql-block"> 最终,万点光芒汇聚,凝成一个璀璨而温暖的“福”字。</p><p class="ql-block"> 这“福”字不仅写在灯光里,更写在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溪碧水抱城流,索道穿云接翠丘。</p><p class="ql-block">天问台前通远略,东盟陆港启新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