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6日,笔迹团队应同行之邀来到嘉兴罗家角遗址展示馆,当天无其他参观者介入,可以仔细观看馆内展品,近距离拍摄考古文物。一个直观感觉,整个展示馆内,并未有一件新石器时代遗留在文物上的早期文字雏形。</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罗家角遗址属于马家浜文化,年代约为距今7000年左右,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是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的肇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至今尚未发展出文字系统,可能受当时氏族发展阶段限制,以及群体当时交流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和肢体语言表达等方式。作为公元前4050年文字产生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其所在历史阶段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自然结果,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字的产生需要社会分工细化、信息传递复杂化以及权力集中等条件,而罗家角遗址所处阶段尚未达到这一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一时期并未有文字产生前留下来的一丝痕迹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展馆内看到,除了当年古人用于农耕工具、建屋的木料外,更多的是出土的文物以陶器、石器、骨器为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骨刻纹、绘画刻符、符号标记(如陶器上的简单刻划)或可能有的实物象征(如石刻、陶塑),来佐证当时社会的信息传递,审美需要和记忆需求,以此作为马家浜文字诞生的标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