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浙江丽水是好地方,青山绿山,风景秀丽。这里有个青田县,是全国著名的侨乡。这里的石雕闻名世界,方山农遗也保存的非常完美,值得大家一看。青田石雕历史悠久。在浙江博物馆就藏有六朝时青田石雕小猪四只,那是当时的墓葬用品。小石猪虽造型简练粗犷,却记录着1500多年前青田石雕的历史踪影。这里的方山乡也全球有名,千年之恋,稻鱼共生,它是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p> <p class="ql-block"> 我先跟大家说说青田石雕,它发端于距今5000年的“菘泽文化”时期。唐、宋时期,创作题材和技艺有突破性的进展。五代时期,题材捕捉走向广泛,成为宗教活动用品。元、明时期,青田石雕已具较高的圆雕技艺水平。至清代,青田石雕吸收“巧玉石”制作工艺,开创了中国石雕“多层次镂雕”的技艺先河。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基调为写实而尚意。2006年5月20日,青田石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青田石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p> <p class="ql-block">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石,故名青田石,此石学名“叶腊石”,因其与其他地方的叶腊石有所不同,色彩丰富、光泽秀润,质地细腻,软硬适中,可雕性极强,所以青田石一直受到了艺术家们的青睐。一块未经雕琢的青田石上具有不同的色料,甚至还有的存在着不同的缺陷。艺术家们根据青田石本身的形态和颜色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加以他们的想象力,雕琢出的作品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五彩斑斓是自然赋予青田石最好的礼物,这样天然的颜色给了艺术家们创造出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最天然的色彩创造出来的作品才有真实的感觉。青田石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它的颜色是自然赋予的,是天生就存在了的,雕刻出来的品也是有着天然的灵动性。</p> <p class="ql-block"> 青田石雕受世人青睐,不仅因为雕艺精湛,还因为它的载体青田石的名贵。青田石雕是一代代石艺人和欣赏者们共同创造的民族优秀文化,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位于丽水东南部,东接温州。青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有“中国石都世界青田”之称。青田历史悠久,有“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的美誉。青田石是四大国石之首,女娲补天的遗石,封门青是三大印章之首。</p> <p class="ql-block"> 青田的方山乡是我国著名的“田鱼之乡”,田鱼养殖有1200多年历史,养殖面积超过5000多亩。著名农村工作专家费孝通曾题词赠送“中国田鱼村”村牌。它也是全球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里的田鱼已“游”出国门, 远销欧洲。2005年6月,“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全球首批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中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05年6月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批示:“关注此唯一入选世界农业遗产项目,勿使其失传”。2013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农业部列入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让农遗方山迎来了发掘和保护工作的春天,“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衍生出来的特色稻鱼文化也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方山四面环山,中间小山丘错落有致。这里,风景秀丽,或以奇拔,或以幽胜,房舍依山傍水,梯田循坡而辟,民风纯朴,文化深厚,阡陌交通,绿意袭人,稻谷飘香,田鱼闻名,天然合一,是绿谷田园,休闲胜地,是一卷经鬼斧神工雕琢、“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山水画。这里的龙现村是一个具有浓郁田鱼文化和华侨众多的特色村落,素有“中国田鱼村”“联合国村”之美称。“有水有田鱼,有家有华侨”是该村最真实的写照。多年来,方山乡紧紧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生态之路。</p> <p class="ql-block"> 据《镇原县志》记载:镇原、环县之界,有两座方形的山,大者为大方山,小者为小方山,以此取名为方山。1936年建立红色政权,1961年从新集公社分出,1983年更名方山乡人民政府。龙现村现有农户264户、1500多人,其中有一半以上侨居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这里也成了“离欧洲最近的中国村庄”。村子建筑古今交融、中西合璧,是一座华侨名城。龙现村的吴氏家庙里,陈列着数十个国家的国旗。每一面国旗下面写着村里在对应国家工作的华侨人数。村子里几乎每家都有在欧洲工作的人。在这里,来自欧洲的商品也很常见。</p> <p class="ql-block"> 村子里有一幢“延陵旧家”。这幢老房子的门楼设计成三角顶,顶中部雕有“地球”,门柱可见“花旗”图案,门楼两侧各设一个冲天铁栅窗。主楼有白色的罗马柱,正中设醒目的“海外观光”牌匾,房中处处可见西洋元素。然而,别墅内部的木结构、雕花大床,包括照壁上偌大一个“福”字,却彰显出这是一户中国人家。这个村已有700多年稻田养鱼历史,被誉为“有水的地方就有鱼”的小山村,养殖田鱼是当地农民祖辈相传的谋生主要手段之一。1999年10月,龙现村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田鱼村”, 2005年6月被联合国评为亚洲唯一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实施地。龙现村因田鱼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青田稻田养鱼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最早起源于农民利用溪水灌溉,溪水中的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经过长期驯化,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现在的田鱼是一种变种的鲤鱼,有黑、红、黄、白四种颜色。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青田田鱼”:“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田鱼是淡水鱼中的一绝,由鲤科鱼类深化而来,是一种水稻与养鱼共存的鱼类。田鱼通体鲜红,外形美观,虽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嫩味可口,鱼鳞片柔软可食,营养十分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田鱼可以用糯米和少量辣椒腌,制作成腌鱼非常香而且美味。田鱼也可以制作成田鱼干食用,非常的香脆可口,是当地人的送礼佳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