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一群来自马鞍山各小学的青少年踏入了一中的校门,成为了一中的新学生。<br> 从此,翠螺山下,常常出现新同学结伴嬉戏的身影;扬子江畔,不时听到小伙伴们三三两两朗朗读书的声音。谁能想到,一中同学,这一崭新的身份竟伴随了这一代人一年又一年,从春到夏,迎秋送冬,整整六十年!彼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同学,历经人生风雨,备尝酸甜苦辣,不变的是友谊情怀,走过一个甲子,最亲的仍是同学!<br> 今天,2025年9月,这些同学重又聚首,隆重纪念1965级校友入学60周年。<br> 你来了,虽然霜染了头发,神态依旧当年;他来了,虽然腰杆不再笔挺,嗓音依旧熟悉;男同学来了,虽然皱纹爬上了额头,步伐依旧坚定;女同学来了,虽然红颜染了风霜,身姿依然柔美。当年老师来了,虽然年已耄耋,精神依然矍铄。烈日炎炎,挡不住同学重逢的热情,舟车劳顿,阻不断六十年聚首的情思。<br> 会场内外,招呼,握手,惊喜,一幕幕上演;三五低叙,围圈高谈,或而惊喜大笑,或而侧目倾听,六十年时光过去,当年在校的点滴依然历历在目:<br> 还记得八角亭前的晨读吗?<br> 还记得教室前的桂花香吗?<br> 还记得古银杏的叶儿黄吗?<br> 还记得老师教的ABC吗?<br> 还记得公园摘桃、河畔摸蟹、上树掏蛋的糗事吗?<br> 时光仿佛从未曾走远,同学仿佛从未曾分离,我们还是稚气未脱的一中同学。<br> 从书声朗朗的课堂,到文革动荡的风云,从上山下乡的各奔东西,到招工返城的不同单位,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无论我们社会地位如何变换,维系我们感情不变的就是同学,一中同学!<br>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六十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六十年却是生命的大部,并且是最重要、最辉煌的大部,在这生命最重要的六十年中,同学是贯串始终的一条红线,是联结各方的一根纽带。我们一次次相聚,不断加固这根红线,我们年复一年交往,不断增强这根纽带。<br> 离校十年,我们相聚,人生事业刚刚开展,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干一番事业,不负青春不负已,为母校争气。 离校二十年我们相聚,赶上了好时代,改革开放兴未艾,正是大展鸿图时,互相理解,互相扶持,共同开创新天地。 春天我们相聚,播下希望的种子,绽放炫丽的花朵,为来日、为下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冬日我们相聚,盘点收获的果实,分享丰收的喜悦,为下一次出发再启航,再鼓劲。 进入新世纪我们相聚,老骥自知桑榆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为个人的发展、国家的富强尽最大的努力。 退休了,卸任了,五十年后再相聚,回顾人生的历程,扫除名利的浮云,开始新的生活。 最难忘是毕业暨上山下乡五十年相聚,在我们这一辈的歌声中,回忆这难忘的岁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也是我们这一辈告别这舞台,彻底谢幕的征像。 今天再相聚,六十年白驹过隙,当年少年已白了头,年虽古稀,友情常在,我们还是同学,马鞍山一中的同学! 纪念会正在热烈进行,同学、老师轮番讲话,抑制不住的热情喷涌而出:同学忆当年,展友情,依旧深情款款,六十年不够,还要一个六十年;老师寄学子厚望,教诲依旧谆谆,仿佛又回到了60年前,又回到了一中课堂。师长同学情未改,只是鬓毛衰,情系一中六十年,只缘我们曾经是师生。 谁说古稀不风流,男女同学上舞台,唱起来,跳起来,身手照样矫健,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让人不觉时空交错,还是在那一中课堂,还是老师在教我们,唱的就是这首歌;一首萨克斯伴奏翩翩起舞,尽显老而有为,老有所乐;当“我们这一辈”的音乐奏起,全场随着唱响,这是对我们这一辈的致敬,是对我们这一辈的留恋,是我们这一辈不得不退出的无奈,是我们这一辈最后的凝聚!酸甜苦辣酿成的酒,尽管喝了一杯又一杯,人生的感悟尽管心中转了千百回,今天,还是情不自禁要说出,这辈子能与你同学,真好!<br> 欢聚的时刻怎能少了酒,这杯酿了六十年的酒,醇厚芳香,这杯时光积淀的酒,醉人心脾,喝了这杯酒,六十年情谊上心头,喝了这杯酒,一生同学情藏心头,美酒飘香,同学呀请你干一杯,酒不醉人人自醉,心醉情醉又如何? 六十方为一轮回,童心再现春又归,从1965走到2025,我 们再约:<br>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br> 二十年后再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