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伊水河畔的晨光刚漫过龙门山的轮廓,龙门石窟景区入口已是人声鼎沸。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摩肩接踵,举着手机的手臂在空中交错,孩童的嬉笑、导游的讲解与相机快门声交织在一起,让这座千年石窟在清晨便充满了鲜活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工匠们以山为纸、以刀为笔,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等十余个朝代,用四百余年的时光,在这片石壁上凿刻出一座跨越千年的佛国世界。</p> <p class="ql-block">人们沿着石阶缓缓前行,每一步都像是在穿越——脚下是承载了千年足迹的青石板,身旁是镌刻着盛唐气象的石壁,而眼前,是同样为这份历史与艺术而来的滚滚人潮。</p> <p class="ql-block">通高17.14米的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的标志性作品,相传依照武则天的容貌雕琢而成。佛像面容饱满圆润,眉如弯月,双目含情,嘴角微扬似带笑意,既有佛陀的庄严神圣,又不失人间的温婉亲和。大佛身旁,迦叶的持重、阿难的聪慧、菩萨的端庄、天王的威严、力士的勇猛,皆通过细腻的刀法一一呈现,一组造像便构成一段生动的佛教故事,将盛唐的气象与工艺的精湛定格为永恒。</p> <p class="ql-block">行至卢舍那大佛前,人群更是汇成了一片“观景海”。想要与卢舍那大佛合影,需在人群中小心挪动,才能找到一个不被遮挡的角度。有人踮着脚举高相机,试图将大佛的庄严面容与伊水波光一同框入镜头;有人凑在护栏边,听导游讲述佛像与武则天的传说,不时发出轻声的惊叹。</p> <p class="ql-block">待到夕阳西下,余晖为石壁上的佛像镀上一层暖金。回望龙门石窟,忽然明白:它的魅力,从来不止于千年石刻的庄严。</p> <p class="ql-block">千年来,伊水悠悠流淌,龙门石窟见证过王朝的更迭,经历过岁月的侵蚀,却始终以庄严的姿态伫立在天地间。它不仅是一座石刻艺术的宝库,更是一部用石头书写的历史长卷,记录着古人的信仰与智慧,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与对和平的向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