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奇观趵突泉

张朝安

<p class="ql-block">  早就听说山东的济南城是天下闻名的泉城,城里的趵突泉是众多泉群中排列首位的国家5A级景区。和夫人初到济南,自然得先去一睹为快,趵突泉到底有什么样的神奇芳容。从酒店到趵突泉北门约百米远,不用推轮椅,一会就到了。门楣上“趵突泉”三个金色大字说是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  趵突泉公园里柳树成荫、泉水小河潺潺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分布园中,洋溢着古代园林的古朴氛围。按指示牌沿蜿蜒曲折小路寻找趵突泉,远远就听到泉水哗哗声响。趵突泉位置在一个方形泉池中,四周古建筑像众星捧月似的围住趵突泉。泉池中间只见三股清泉源源不断从地下喷涌而出,如同沸腾的大锅之水。</p> <p class="ql-block">  池中泉水清澈见底,水草摇曳生姿,锦鲤悠悠游弋。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眼前一片银光闪烁。泉池西端“观澜亭”是观赏趵突泉的最佳位置,介绍说趵突泉压力大时,喷涌而出的泉水很高,伴有隆隆声响,素有“趵突腾空”的奇景,十分壮观。“观澜亭”前泉池中竖着两块石碑,一块有“趵突泉”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是明朝山东巡抚、书法家胡缵宗所写,另一块写的是“第一泉”。为啥称第一?因为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带的是北京玉泉山的水,到济南后发现趵突泉水泡茶味道醇香甘美,比玉泉水好喝,于是一高兴就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p> <p class="ql-block">  四根红色柱子支撑着金黄琉璃瓦的“观澜亭”始建于明朝,伫立在趵突泉池中,四个角上悬挂红灯笼,小巧玲珑、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趵突泉北边的“泺源堂”是和“娥英祠"“三圣殿”共三进院落的明清古建筑,第一进“泺源堂”中摆放一幅大型“齐鲁会盟”的国画。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地域十多个小国纷争不断,打来打去最后形成齐国和鲁国。《左传》记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他妻舅齐襄公在“泺”(趵突泉)见面,协商齐鲁两国国事,商定以泺水为疆域,化解两国争端,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鲁泺水会盟”。</p> <p class="ql-block">  第二进“娥英祠”是祭祀舜帝妃子娥皇、女英的祠堂,这是为啥呢?因为4千多年前,舜帝在历山(现在的千佛山)下辛勤耕耘,以仁德治理天下,尧帝看中舜的贤能,不仅皇位禅让于他,还把心爱的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后来舜去南方巡视,病逝在湖南苍梧,葬在九嶷山(湖南永州)。娥皇、女英得知舜帝死讯,悲痛欲绝,俩人抱头大哭,泪洒翠竹,结果竹子上尽是斑斑泪痕,“湘妃竹”因此得名。所以济南民众特地建祠纪念二妃。</p><p class="ql-block"> 第三进院落是“三圣殿”,祭祀唐尧、虞舜和大禹三位圣帝,这是四千多年前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统治者。</p> <p class="ql-block">  你发现吗?有件有趣的事,石碑上趵突泉“突”字头上少了点,有人侃说趵突泉涌泉太猛,把突字上一点冲到大明湖去了,因为济南著名景点大明湖的“眀”的确多了一点。其实,突字少一点是古代异体字写法,而大明湖的明字多一点,是因为清朝文字狱盛行,当时的书法家特地把明字写成“眀”,以避讳明朝的明。</p> <p class="ql-block">  趵突泉园内还有一处叫“漱玉泉”的景点,映入眼帘的是清澈见底的泉水池,泉水叮咚流过石头,这真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曲,令人心情舒畅。相传,一代词女李清照当年就在漱玉泉边梳妆打扮、构思诗词,以至漱玉泉水仿佛也沾染了文人气息,充满了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就在漱玉泉边有“李清照纪念堂”和她的故居,当然原先的故居历经岁月沧桑和战火哪还有啥踪影,是著名学者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考证李清照故居就在“趵突泉边垂杨深处”,所以“李清照纪念堂”、“易安旧居”(易安是李清照的号)应该都是新建不久的建筑。里面陈列了《金石录后序》(李清照写的自传性散文)碑刻和她的蜡像等。堂内全息剧场还用AI技术让李清照“复活”,让人感受她当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美妙场景,生动展现她沉醉于自然旖旎风光的惊喜和欢愉。纪念堂和故居的匾额都是郭沫若题写的。(她的具体生平笔者另文专题介绍)</p> <p class="ql-block">  趵突泉东边是一座“来鹤桥”,桥南木牌坊上南面题字“洞天福地",北面“蓬莱旧迹”。这是意为趵突泉是道教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与蓬莱仙境似的,浓浓的仙气韵味。</p> <p class="ql-block">  趵突泉从古至今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到访的真不少,李白、杜甫、高适曾结伴而来,并留下诗篇。苏东坡、曾巩也来过,更别说杜牧、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老舍等就居住在济南。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来过这里,那是1952年10月中央考虑毛泽东太辛苦了,让他休息几天。毛泽东就决定到济南走走,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在火车站见毛主席到来,高兴的像小孩似的合不拢嘴。然后陪主席去看趵突泉,休息时喝了泉水泡的茶,毛泽东风趣地说,我们这是享受乾隆的待遇了。毛泽东肚子里学问真是令人佩服,他能和随行人员一一讲解齐鲁大地以及趵突泉的来历,让大家大开眼界。(照片是当年许世友陪同毛泽东在济南视察)</p> <p class="ql-block">  趵突泉西南竖着一块石碑,别看它不太起眼,它可是举世无双的“双御碑”。“激湍”二字是康熙皇帝题写的,两个字都是三点水,暗指趵突泉三股涌泉激流湍进,石碑背面是乾隆皇帝的诗“再题趵突泉作”。古代皇帝天下唯我独尊,哪能容忍在自己御笔上再加别人的字,但乾隆是康熙最喜欢的宝贝孙子,自然例外了。所以,这块碑是非常罕见,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  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途经济南,在“观澜亭”题了“源清流潔”,并写了一首七言诗“突兀泉声涌净波,东流远近浴羲和。源清分派白云洁,不虑浮沙污水涡。"康熙说泉水突兀涌起,声如雷鸣,激起清澈的水波。它向东流淌,无论远近都沐浴在羲和的阳光下。泉源清澈,分流出的水也同白云般洁净,无需担忧有浮沙和污水侵扰。康熙皇帝到底还是有水平的,他借泉水清澈,来比喻吏治的清廉的重要性,把“源清流洁”上升为治国理念。</p> <p class="ql-block">  “天尺亭”是座三角形的亭子,天尺亭三个字说是苏东坡的手迹,寓意天地间距离可用尺子来衡量。亭子里有地下水显示仪和三面电子屏,如今的水位基本在28·9米,是以黄海零海平面为基准。</p> <p class="ql-block">  为啥叫趵突泉呢?介绍说这是北宋文学家曾巩在齐州(济南)任知州(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市长吧)命名的。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学者,他主政时发现这个泉水没有名字,就写了《齐州二堂记》,在文章中根据泉水喷涌而出的形态创造性地命名为趵突泉,“趵”是跳跃,“突"是奔突出的声响,用二个字就形象生动地说明三股泉水喷涌而出的动态神韵。</p> <p class="ql-block">  趵突泉公园有个园中园叫“万竹园”,这是一个三院四进的古建筑园林。走进园中曲廊环绕、漏窗借景、竹影婆娑,石雕、木雕、砖雕都很精致。介绍说,这里原来是著名画家李苦禅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趵突泉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每年办灯会。这个活动由来已久,每年大年初一开始连续一个月,是泉域一大文化品牌。当地人说“不到趵突泉看灯会不算过年”,就好比我们上海每年的城堭庙灯会一样热闹非凡。这个能想象到,因为你看平时的夜晚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p> <p class="ql-block">  千百来趵突泉见证了济南的岁月沧桑、兴衰变迁,始终默默无闻滋润着这座城市。趵突泉不仅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更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趵突泉喷涌而出的泉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这儿有济南的精神象征。今后,趵突泉会一如既往充满活力、生生不息,伴随济南的经济发展,如今也是济南一张闪亮的名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