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恒俊广宁 <div>2025年8月19日,于9.3及9.18前夕,我陪同来自南京城的朱悦先生参观9.18历史博物馆。</div><div><br></div><div>朱悦先生来自88年前曾被日军屠城的南京城。<br><br></div><div>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30多万人被屠杀,在这样大规模屠杀中,不论男女老幼,不管婴儿妇孺,只要是中国人就被屠杀。</div><div><br></div><div>作为生活在曾被日本人屠城的南京城国人,与生活在9.18发生地的沈阳城国人,这段深恶痛绝的历史感受会更深重些。<br></div> 军人不杀百姓,你看看上图这个刽子手,即罢是屠宰牲畜,亦不必这得意,此时该倭寇,已非人类,人类当共诛之。<br><br>我们参观9.18历史博物馆,是为了不忘那段沉痛历史。<br><br>9.18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9.18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br><br>9.18历史博物馆门侧那尊警世钟,露天悬挂,风雨吹打,一年一鸣。虽说警钟长鸣,不能一天一鸣,但国耻与应有的警觉时时刻刻不能忘怀。<br> 也许是临近胜利日、国耻日等主题日,国人开始关注国难往事。《南京照相馆》上映,揭开了中国人旧伤、揭开日本鬼子屠杀中国人影展序幕。<br><br>9.18历史博物馆内参观者摩肩擦踵、川流不息,穿越那段历史长廊。展现在观者眼前的史料、图片及实物,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制造9.18事变的真相和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人对中国人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已超出通常意义上的战争内涵,是要亡我华族。<br><br>我年近七旬,已不是第一次来到该馆,包括在其他载体上看到的日寇对我中华犯下的滔天罪行,永生难忘。不管中日两国恢复邦交关系,还是两国交恶,永远憾不动对日本人本性的认知。<div><br></div><div>日寇弹丸之地,矮小人种却繁殖力极强,岛国空间及自然资源已满足不了其生存,外侵与掠夺成其生存手段。<br><br>忘不了1894年中日黄海甲午海战,“致远”舰管代邓世昌发出战斗号令“击沉吉野”,向“吉野”号高速撞去,全舰官兵壮烈战死。<br></div> <p class="ql-block">壮志未酬,此恨难消。每当黄海涌波涛,我便知是“致远”舰官兵不屈的英灵在水下传递给后人勿忘国耻、勿忘雪耻之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死在日本731部队试验中的冤魂,死在日本屠刀下的南京30万亡灵,那一个个空洞的眼眶望着我们,期待着以牙还牙,以血还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八十二壮士、东北抗联壮士,虽死却未瞑目。我知道,让壮士安息,责在吾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每至此,耳边总会响起本家先烈凭栏处所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仰天长啸,壮怀激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鬼子投降,不是主动停止杀戮,而是两颗要其命的“大杀器”,岛国面临种族灭顶之灾,不得已而为之。</p> 世界抗日战争胜利,从明治维新时代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日本政治阀门并没有因日本战败而被彻底清算,在美国庇护下,战败国不反思那场侵略战争,无时不刻地想重新武装起来,妄图军国主义日本死灰复燃,重开杀戮,亡我之心不死。<br><br>9.3胜利日临近,回望9.18“勿忘国耻”警世钟,国耻家恨依旧充膺难泄,邓大人“击沉吉野”之号令,从儿时至今在耳旁回荡。<br><br>我告诉朱悦,沈阳与南京两个曾经的京城是国耻重地,勿忘国耻,从我做起,我要执笔从戎,笔伐曾经的敌寇与未来之敌寇。<br> 朱悦对我说,我相信一定已经有很多的人像我一样,重新审视对历史与英烈的认知,前往烈士陵园荡涤灵魂。我要更多的带我的孩子与学生去祭扫烈士陵园,参观展览馆,让他们不忘国耻,敬仰英烈。<div><br></div><div>借此之地,与有关部门商榷国耻、国难之地慎用“纪念”二字(网上可查),怎能怀念和思念暴行事件?另9.18历史博物馆“勿忘国耻”之警世钟不宜露天悬挂,风雨剥蚀铸器,岂能警钟长鸣?建钟楼不宜宜钟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