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副主席,金砖国家健康医疗国际合作委员会参事室主任、参事,联合国双碳之都全球委员会参事,联合国企业家精神总部总顾问,全国公关之家理事会名誉会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十一届、十二届浙江省人大代表 周德文;整理:中军创法治报道 郭建业,根据著名经济学家、《人生经历与感悟》1000集纪实作者周德文文章整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搭建交流平台,助力银发经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9月16日,友人(一位民营企业家)于我组织的“银发经济”启动会后发来微信,字里行间满是认可:“德文教授:早安!有幸参加昨日这场‘银发经济’启动会,感恩有您领航,让我有机会结识商界及相关产业大佬!在这里,我近距离触碰到了正急需的合作伙伴,衷心感谢您搭建如此优质的平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收到这样的反馈,我心中既感汗颜,也满是欣慰。一直以来,我热衷于组织各类有益社会的活动,且每次都会邀请民营企业家参与。朋友们也十分支持,每次都踊跃报名,这让我坚信,只要活动有价值,大家定会持续积极参与。我本就爱“折腾”,对各类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只要是对社会、对朋友有益的事,我都乐意为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深耕企业拯救,见证凤凰涅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下,许多企业正面临艰难困境,部分甚至濒临倒闭,外部环境的挑战让企业发展备受考验。在商业的浩瀚海洋中,企业恰似一艘艘航行的船只,时而顺风破浪,时而遭遇狂风暴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困难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磨砺,而重生则是对那些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企业家们最壮丽的礼赞。”几乎所有困难企业都渴望重生,而我深耕困难企业与危机企业拯救领域数十年,曾助力无数企业走出困境,或减轻其发展难题。每当看到企业家们重拾笑容与自信,我便与他们一同欣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企业从困境中重生,宛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有些企业重生后发展势头更猛,后劲十足,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出更强的活力与竞争力,这份成果让我由衷欣慰。我曾经营企业多年,深知困境是企业发展的常态。这些困境企业,往往能凭借新的战略定位、创新的产品与服务、高效的管理模式及稳健的资金保障,开启全新发展征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见过不少重生后的企业,在商业舞台上以更自信的姿态迎接挑战、创造未来,成长为更优秀的企业。“谁不曾跌倒?跌倒后爬起来,继续向前!”唯有敢于直面困难、勇于创新变革的企业,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从困境到重生的华丽转身,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生存不易,更多企业陷入“困难”境地,它们更需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社会也应伸出援手,助力企业渡过难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扎根价值修养,成就人生之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人活着,需有价值、有品质、有知识、有见识,如此才能赢得尊重与敬佩,让他人愿意与之交往。在岁月的长河中,人生恰似一棵参天大树,唯有根系深扎沃土,枝叶方能繁茂昌盛,绽放绚丽的生命光彩。由此可见,“根系”至关重要,它是生命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树的根系是其根基,正如价值观、品德修养与知识积累是人生的基石。人要扎根社会、立足社会,“当一个人拥有坚定正确的价值观,懂得明辨是非、坚守正义,就如同树根在土壤中找到正确方向,能够汲取有益养分。”天人合一,人树同理。因此,人需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筑牢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根基,努力成为人群中的“大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金秋已至,正是收获的季节,而“根深才能蒂固”。让我们珍惜脚下的“沃土”,努力扎根,用汗水与智慧浇灌人生之树,让它在岁月长河中茁壮成长,绽放独特光彩,为世界增添一抹绚丽色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江阴掼蛋趣忆,沪杭情愫满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9月9日下午,在江阴,我与江苏友人一同玩了回掼蛋。掼蛋由江苏淮安人发明,江苏人自然深谙其道,我与妻子作为浙江人,自愧不如,最终输得一塌糊涂,不过也心服口服,暗暗想着日后要找机会“报仇雪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局牌罢,我们吃过晚饭,便搭乘动车直达上海。上海于我而言意义非凡,这里是我的“大本营”——集团(公司)总部坐落于上海虹桥附近,我曾在此进修(复旦大学),更重要的是,儿子定居于此,身边还有众多好友。上海的大街小巷我几乎都逛遍了,来过无数次,早已熟稔于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抵达上海后,儿子开车前来接站,我们一同回到了上海的“家”(儿子的家)。夜色渐深,简单洗漱后便休息了。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城市”,工业、金融基础雄厚,经济繁荣,但我内心还是更偏爱杭州——它既有浓厚的创业氛围(涵盖工业、贸易、金融领域),又兼具宜居属性。当然,我对上海也满怀感情,这份情愫难以割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