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化艺术季首日游:秋江载韵. 文心逐浪

东方欲晓

<p class="ql-block">图 文:东方欲晓</p><p class="ql-block">美篇号:87761256</p> <p class="ql-block">秋高云淡启文游,江水润心逐碧流。</p><p class="ql-block">琴台觅韵知音忆,晴川凭槛醉双眸。</p><p class="ql-block">鹤楼极目楚天阔,诗廊品句雅情悠。</p><p class="ql-block">江滩夜宴烟花舞,醉里欢歌乐心头。</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2日,秋高气爽的清晨,我与夫人收拾好轻便的行囊,从汉口家中出发,循着江城的文化脉络,兴致勃勃地亲赴一场武汉长江文化艺术季的开篇之约。</p> <p class="ql-block">  地铁穿城而过,不多时,汉阳琴台站的出口便映入眼帘。刚踏岀站台,一股与市井烟火不同的清雅气息扑面而来,穿过知音文化公园,循着路标步行,古琴台的飞檐翘角渐渐清晰。这座承载“知音”佳话的庭院,青砖黛瓦间缀着几株泛黄的桂树,细碎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平添了几分雅致。</p> <p class="ql-block">  院内大厅里,那架古朴的古琴,仿佛藏着千年的时光。琴师轻轻拨动琴弦,耳畔似有悠扬的曲声响起,像伯牙指尖流淌的《高山流水》,也似子期驻足聆听时的会心一笑。“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古人的概叹在此刻有了真切的份量。我们在琴台旁的凳子上静坐片刻,看往来游人或驻足凝视、或轻声交谈,那份知音情怀的共鸣在庭院中悄然弥漫,不自觉地深醉在这份跨越千年的默契里。</p> <p class="ql-block">  离开古琴台时,日头已升至半空。沿着江边的步道前行,晴川阁的轮廓很快出现在视野。这座楚天第一胜境,依江而建,朱红的楼阁在秋日的晴空下格外醒目。拾级而上,站在楼阁的围栏边,凭栏远眺,长江的壮阔画卷,瞬间铺展在眼前:江水滔滔东去,对岸的黄鹤楼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风裹挟着历史的厚重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文豪苏轼的词句忽然涌上心头。我手扶栏杆,仿佛能触碰到古人临江抒怀的豪迈。江水奔涌千年,带走了岁月的尘埃,却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我们在阁上停立良久,看云卷云舒,听江涛拍岸,心中的感慨如江水般翻腾,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也有对当下的珍视。</p> <p class="ql-block">  从晴川阁出来,我们乘车前往黄鹤楼景区。提及黄鹤楼,很快便想起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名句,也会念着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绝句。这座历经沧桑的名楼,早已不是一座单纯的的建筑,而是江城文化的象征,是千年诗意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  沿着楼内台阶缓步上行,登上黄鹤楼顶层时,视野豁然开朗。极目远眺,江城美景尽收眼底:长江犹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穿城而过,长江大桥像一道长虹横跨江面,远处的龟山电视塔傲立苍穹,与黄鹤楼遥遥相望,古老与现代在此刻完美交融。</p> <p class="ql-block">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我轻轻吟诵着崔颢的诗句,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登高望远时的心境。诗仙李白当年送别孟浩然的不舍,苏轼途径江城时的豪情,都似化作江风在耳畔轻轻诉说。我们在楼顶驻足许久,让清风拂动衣衫,任诗意在心中流淌,那份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在心底渐渐沉淀。</p> <p class="ql-block">  走下黄鹤楼,我们循着指示牌步行至长江第一观景平台。站在这里,长江的壮观与江城的繁华一览无余。烟波浩渺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穿梭不断,岸边高楼大厦林立,生态廊道连绵数十里。面对如此美丽、大气的城市景象,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使人久久难以平静。</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的长江诗廊,更是让人驻足流连。长廊两侧的石碑与雕塑上,刻满了与长江相关的诗句。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再到白居易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岀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每一句都饱含着诗人对长江的热爱与赞美。</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诗廊缓缓漫步,逐字逐句地品读这些不朽的的诗篇,仿佛与千年前的文人墨客隔空对话。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石碑上光影斑驳,诗句在阳光下更显灵动。那些熟悉的语句,此刻在长江岸边读来,更添加了几分真切与豪迈,让人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已近正午,腹中开始出现阵阵饥饿。我们步行至附近的户部巷,这里是江城有名的美食街,各种特色小吃香气扑鼻。我们随便点了一碗热干面,一笼汤包,一份三鲜豆皮,再配上二碗蛋酒。这种风味独特的简餐既充满了江城的烟火气息,也为接下来的行程补充了能量。</p> <p class="ql-block">  午后,我们乘车来到江边码头,坐轮渡前往汉口江滩—- 2025年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的主会场。站在轮渡甲板上,江风拂面,两岸风光如画,心中满是惬意,不多时,渡船扺达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来到汉口江滩,一种喜庆热闹的氛围呈现眼前。江滩上,鲜花遍布、彩旗飘扬,往来的游人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江滩公园的江景本就壮丽,岸边芦苇随风摇曳,江面泛着粼粼波光,远处江天一色。这些,自然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我们沿着江滩漫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在秋日的暖阳中渐渐蔓延。</p> <p class="ql-block">  行至三阳广场附近,我们特意走进了横渡长江纪念馆。馆内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老旧的实物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最引人注目的是毛泽东主席那张“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图片。那种豪迈的气概,让人仿佛看到了伟人当年横渡长江时的英姿。心中的敬仰与崇拜之情倍增,同时也更深刻地体会到长江所承载的的精神力量。</p> <p class="ql-block">  随着夕阳西下,江滩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家都在为晚上的开幕式做准备。我们找了一处视野较好的位置坐下,静待夜幕降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沿江两岸的灯光次第亮起,高楼大厦霓虹闪烁,美轮美奂。长江大桥与二桥之间江面上的船只也亮起了灯光,与岸边的灯光交相辉映,整个江城仿佛变成了灯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晚上8点左右,期待已久的开幕式终于拉开帷幕。三阳广场的舞台上,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悠扬的民乐演奏,动人的歌舞表演,每一个节目都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舞台旁的江面上,一轮又一轮的烟花腾空而起,,五彩缤纷的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将江面映照得如同白昼。</p> <p class="ql-block">  最让人惊叹的是4000架无人机组成的空中方阵。随着指令发出,无人机升空,科学排列的机群,时而组成“江豚跃浪”的造型,时而组成“锦上添花”的光影图案,每一次变换造型,都会引来观众的阵阵喝彩。欢呼声、惊叹声此起彼伏,整个江城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之中。</p> <p class="ql-block">  晚上9点半左右,开幕式渐渐落下帷幕。人群缓缓散去,我们也随着人流踏上了返程的路。途中,心情依旧激动万分,脑海中不断回放着白天的种种景象:古琴台的知音情怀,晴川阁的临江抒怀 ,黄鹤楼的千年诗意,长江诗廊的文化熏陶,还有汉口江滩开幕式的热闹与震撼。</p> <p class="ql-block">  这场长江文化艺术季的首日之旅,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江城武汉的美景与文化,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文化艺术的源远流长。作为一名江城人,我为这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骄傲,也为家乡蓬勃发展而自豪。夜色中的江城依旧灯火璀璨,长江的江水依旧滔滔东流。我知道这场文化盛宴才刚刚开始,而长江的故事还将在岁月中继续书写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回到家中,再次回味当日这段充满诗情画意、感慨良多的旅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兴致又起,续作《苏幕遮. 长江文化艺术季首游感怀》:</p><p class="ql-block"> 沐秋阳,穿旧巷。携伴寻幽,琴台享清旷。古木疏花藏雅况。轻抚琴弦,似有山水响。</p><p class="ql-block"> 依晴川,登鹤楼。极目江流,诗韵盈襟上。夜放烟花光影晃。无人机舞,醉了江城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