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高质量,赋能育新人——临高县教育局召开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

松花江上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教育厅关于教育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破解临高县教师队伍发展难题,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9月16日,临高县教育局召开全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以及各中小学、幼儿园分管教学副校(园)长共计68人参加会议,共同为临高教育高质量发展擘画教师队伍建设新蓝图。</p> <p class="ql-block">  总结回顾:锚定问题明方向</p><p class="ql-block"> 会议伊始,教育局人事室何博聪主任就2025年临高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总结报告。报告从“师德师风建设、师资补充优化、专业能力提升、梯队培养推进”四大维度,系统梳理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全年新增省级骨干教师48人、县里骨干教师90人,开展“名师送教”“学科教研”等培训活动近100场,覆盖教师约4500人次;同时直指当前存在的“青年教师成长周期长、农村学校优质师资薄弱、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待完善”等问题,为后续工作精准“把脉”。</p> <p class="ql-block">  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赛知在会上作核心讲话,围绕“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目标,明确了下一阶段三大重点任务:</p><p class="ql-block"> 1. 筑牢师德师风“压舱石”: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建立“负面清单+正向激励”机制,开展“最美教师”“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每学期组织1次师德专题警示教育,以典型引领强化教师责任担当。</p><p class="ql-block"> 2. 构建梯队培养“新体系”:实施“青年教师启航计划”,通过“县管校聘”优化师资配置,推动县城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组建“师资共建联盟”,实现骨干教师跨校轮岗;同时扩容“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规模,要求每个工作室每年至少培养3-5名青年骨干教师、产出1项教研成果。</p><p class="ql-block"> 3. 创新评价激励“新路径”:打破“唯分数、唯职称”评价导向,建立“师德+业绩+专业发展+学生满意度”多元评价体系,将教师参与教研、指导学生实践等纳入考核;此外,加大农村教师待遇倾斜力度,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中给予政策保障,稳定农村师资队伍。</p> <p class="ql-block">  交流分享:经验互鉴促提升</p><p class="ql-block"> 会上各学校积极作经验分享发言。有的学校分享了“青蓝工程”实施经验,通过“一对一师徒结对+月度成长汇报+年度考核验收”模式,使青年教师年均公开课数量逐步提升;有的学校介绍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借助线上名师课堂、线下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弥补了农村教师资源短板,引发与会人员广泛共鸣。</p> <p class="ql-block">  此次推进会既是一次工作部署会,更是一次思想动员会。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结合本校(园)实际,细化落实教师队伍建设举措。下一步,临高县教育局将建立“周调度、月督查、季通报”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全力推动全县教师队伍素质实现整体跃升,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师资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