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理瑜

<p class="ql-block">  手头有一套书,书名为《中国历代文选》,上下两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初版书,印数一万册。时隔四十余年,原本洁白的纸张,已变得脆黄,轻揭页面,似听见岁月的疼痛与沧凉。入手这套书,在书本的扉页上,清晰地用蓝色钢笔墨水写下了日期——1981年2月23日。</p><p class="ql-block"> 其中的某些篇章,有我做过的笔批。就我现时的眼光看来,那些笔批稚嫩如草,眼界之浅,有点不忍再视,单就落墨而言,也是字形拙笨,堆肥砌字,状如小学,又再一次无法直视。</p><p class="ql-block"> 时推四十四年前,那时才刚二十岁,虽未考上科班大学,参加工作也仅一年,但也韶华当年,意气风发。为补未上大学之遗憾,积极另劈蹊径,报了一所函授大学与参加成人自学考试,这套书,应该就是那时选编的教材。被我写满小字批点的这篇文章,即是唐宋八大家首席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已记不清了,为何当时要对这篇散文批点如此详尽,想必,那该是当时课纲必考的一篇文章。</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是韩愈元和二年(807年)写的。那时韩愈任国子博士,四十整岁。文中的张中丞,即张巡,其殉国之后追赠为御史中丞,所谓“张中丞”者,即谥赠官名,而非生前实职。新、旧《唐书》的《忠义传》中,均载有他的事迹。张巡,蒲州河东人(今山西永济),唐玄宗开元末进士,历任唐时真源县(今河南鹿邑)令,后安禄山反,张巡拒绝执行谯郡(今安徽亳州)太守杨万石的投降命令,起兵与安禄山的叛军作战。后转战睢阳(今河南商丘),与太守许远、城父(今安徽亳县)令姚訚等合兵,据城顽抗,后因睢阳城陷,被叛军俘虏,慷慨赴市,引颈受戮。</p><p class="ql-block"> 韩愈作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语)散文第一人,其文字功底自是不言而喻,这篇文章夹叙夹议,前后照应,疏密相间,采用的对比手法描写南霁云和贺兰进明的形象,有正有反,用反衬正,个性跃然纸上。其议论的逻辑缜密,说理充分,有力驳斥了对张巡、许远死后的种种非议。其叙述部分,择选南霁云乞救贺兰之事,毛发俱备,声犹在耳,将当时的场景,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谁忠谁奸,谁仁谁义,文字一概省略,而读者高下立判,不待明言。张巡就戮前,高声与南霁云的一段对话:“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就这么一段简短的对话,将两个宁死不屈、慷慨激昂的悲壮人物形象,拔高到一种至高境界。此是无声胜有声,无声更比有声强,释书掩卷,难抑对这种英雄气节的耿耿于怀。</p><p class="ql-block"> 唐玄宗末,“安史之乱”带给当时繁荣的大唐统治的创痛是永远无法弥补的,这场本不该触发的人祸,不仅让统治者个人,如唐玄宗被迫下令绞杀杨玉环的“马嵬坡事件”,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彻骨之痛,同时也波击到大批的朝廷官员、文人学子,如杜甫、王维等等。读张巡故事,尤让我想起与之类似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那就是颜真卿。“安史之乱”爆发后,颜真卿联合十七州郡,歃血为盟,组成联军对抗叛军,杀敌万余,生俘千人,为唐军平叛争取了准备时间。与此同时,颜真卿的堂哥颜杲卿为常山(今河北正定县)太守,与其子颜季明共守常山郡。颜杲卿曾是安禄山的部下,但叛军抓获其子颜季明,季明不屈,被叛军斩首。不久,常山城被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所破,颜杲卿被虏,押解洛阳见禄山,杲卿嗔目怒骂,最终被割舌处死。“安史之乱”平定后,颜真卿为祭奠这两位为国捐躯的至亲,悲愤交加,奋笔疾书写下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行草法帖《祭侄文稿》,被元代的鲜于枢称其为“天下行书第二”。南宋末期,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他的名篇《正气歌》中有句:“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其典故由来,就出自这两则故事。</p><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安史之乱”后近三十年唐德宗时期,也就是公元784年,藩镇李希烈又发生了一次叛乱。此时的颜真卿年届75岁,据传是被与他对立的宰相卢杞设计,以宣抚平叛的由头,派出孤身赴险,持节与叛军谈判。颜真卿自知此行九死一生,临行前亲书墓志铭,表达了自己视死如归的高尚节操。后来,也正如他自己所料,被叛军缢杀于蔡州(今河南驻马店)。平叛后,颜真卿遗骨被朝廷迎回,唐德宗令废朝五日,举国哀悼,朝廷评其“才优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p><p class="ql-block"> 泱泱华夏五千年,从来就不是一路顺风延续下来的,天灾人祸战乱等频仍发生,甚或这种种灾难的概率高过于世界其他民族,然而,每至这种关乎生死存亡之际,总有一群人挺身而出,舍家弃子,抛头颅洒热血,一身肝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共赴国难。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些人,我们的民族脊梁才挺得如此毕直,民族血脉才得以绵延不绝,精神文化的根系才牢牢地扎根在这块世界东方的土地之上。</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