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第三站:总要去一次甘南朝圣拉卜楞寺吧,到海拔3397米的诺日朗卡体验一下高低错落绿色草甸的🌿世界吧……

濒临物种(瑞龍)

<p class="ql-block">甘南诺日朗卡观景台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俯瞰甘加草原全貌的最佳位置,藏语意为“珍宝台”。 ‌观景台位于夏河县甘加镇,距离县城约35公里,海拔约3900多米。可从316国道抵达,周边有藏式民居和草原景观。 ‌</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如画山水间,让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与净化。</p> <p class="ql-block">  "阳光洒满山川,绿树成荫,溪水潺潺,经幡飘扬这便是大自然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登台后可俯瞰甘加草原,草原呈高原草甸型,地势平坦且富有韵律,央曲河与央拉河如银色哈达分割草地,形成诗意几何图案。 ‌</p><p class="ql-block">‌野花盛放‌:盛夏时节,紫色马先蒿、黄色金莲花等高原花卉点缀草地,微风吹过花香翻滚。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山川壮丽,湖水清澈,一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周边有白底蓝边的藏式民居,炊烟与远山云雾交融,营造出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 ‌. "漫步在这片绿色花海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让人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转经长廊被公认为世界最长的转经长廊,全长约3.5公里,包含1700多个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坐落在大夏河北岸,西北山似大象横卧,东南山松林苍翠,寺前开阔平坦,大夏河自西向东北蜿蜒而流,形如右旋海螺。拉卜楞寺所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全州分三个自然类型区,南部为岷迭山区,群峦叠嶂,山大沟深,气候比较温和,是全省重要林区之一;东部为丘陵山地,高寒阴湿,农林牧兼营;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是全省主要牧区。</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内珍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共计1万余件。各殿堂内高8米以上铜制鎏金或檀香木雕的大佛就有十六尊。各种质地多样的中小型佛、菩萨、佛塔、法器等不胜枚举。寺内还珍藏有历代嘉木样大师的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又有帝王册封和赠赐的金敕、印鉴、封诰、大幅匾额、千佛树、珍珠塔、玉如意、陨石、海马牙等。</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闻思学院是其中心,又称大经堂,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它以显宗为主,着重研习印度佛学家所著的五部大论(《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p><p class="ql-block">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人建筑成就,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内珍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共计1万余件。各殿堂内高8米以上铜制鎏金或檀香木雕的大佛就有十六尊。各种质地多样的中小型佛、菩萨、佛塔、法器等不胜枚举。寺内还珍藏有历代嘉木样大师的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又有帝王册封和赠赐的金敕、印鉴、封诰、大幅匾额、千佛树、珍珠塔、玉如意、陨石、海马牙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拉卜楞寺被</span>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赢得第二西藏之称。讨论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先后建有经堂6座,大小佛殿48座,依其用途,分为经堂、佛殿、囊欠、僧舍和其他5类,建筑特点分为石木和土木两类,外石内木。</p><p class="ql-block">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p> <p class="ql-block">时轮学院经堂坐落于大经堂右侧,建于1763年,正殿东西5间,南北11间,具有浓郁的藏式风格,内供时轮金刚佛铜像。后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和七大弟子像,左右供奉着堪布仓、贡唐罗智仓、旦巴嘉措等活佛的灵塔。</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院的建筑粗犷大方,古朴典雅,稳坚耐用。大型佛殿顶部,均有铜质鎏金法轮、阴阳兽、宝瓶、胜幢、雄狮等。部分殿堂的屋顶有鎏铜瓦和绿色琉璃瓦。整个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具有藏民族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全寺共有六大经堂,最大的是闻思学院经堂,又称大经堂,是“磋钦措兑”会议的场所,为全寺之中枢。一世嘉木样初建时,只有80根柱子,1772年二世嘉木样扩建为140根柱子,可容纳3000僧人诵经。1946年,五世嘉木样又建了前殿院,至此,大经堂成为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10余亩的全寺最宏伟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被誉为中国佛教文化明珠。到此旅游的人与日俱增,因为在这里不仅能领略到藏族风格的庙宇建筑,体验浓厚的宗教神韵,还能品尝到独特的拉卜楞寺藏餐。要想吃到真正的藏餐,还得在拉卜楞寺食堂里。食堂设在寺院的中心位置,餐厅宽敞明亮,中间被隔成两半,一半是僧侣用餐,一半是为游人服务。在这里可以品尝到一顿香醇美味的藏餐。</p> <p class="ql-block">甘南夏河拉卜楞寺,世界藏学府,恢宏庄严神秘,甘南必游之地。</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中的“清华”,“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是信仰,是净土。</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坐落在大夏河北岸,西北山似大象横卧,东南山松林苍翠,寺前开阔平坦,大夏河自西向东北蜿蜒而流,形如右旋海螺。</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所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全州分三个自然类型区,南部为岷迭山区,群峦叠嶂,山大沟深,气候比较温和,是全省重要林区之一;东部为丘陵山地,高寒阴湿,农林牧兼营;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是全省主要牧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