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16日(东北自由行第16天)乘坐从海拉尔到成都西的K996次列车,去博克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牙克石市,内蒙古自治区辖县级市,由呼伦贝尔市代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中部,是内蒙古自治区高纬度地区之一,地处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毗邻8个旗、区(市)</span>【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车程1小时47分钟,停靠四个站</p> <p class="ql-block">早晨8:20与雨后的牙克石告别。</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窗外没有了色彩,手机再努力,也就这水平了。</p> <p class="ql-block">9:20车停免渡河(牙克石市下辖镇)</p> <p class="ql-block">远观免渡河林业局大楼</p> <p class="ql-block">拉进拍上一张。</p> <p class="ql-block">车站附近大烟囱。</p> <p class="ql-block">阴雨天拍牧场,难度系数太高。拍了一堆这也是不合格。</p> <p class="ql-block">草木黯然失色就找个亮度衬托。</p> <p class="ql-block">如果有阳光这山上树林一定漂亮。</p> <p class="ql-block">蚂蚁大的一个是马</p> <p class="ql-block">又要到站了,时刻准备着拍车站。</p> <p class="ql-block">9:48车到乌奴尔站(牙克石市下辖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乌奴耳是蒙古语“美丽富饶”之意。</p> <p class="ql-block">只在车窗抓到一张候车室顶是站名。</p> <p class="ql-block">车站附近小路旁</p> <p class="ql-block">与轨道并列的公路更加繁忙。</p> <p class="ql-block">列队的草卷整装待发。</p> <p class="ql-block">又见湿地</p> <p class="ql-block">博克图站内候车大厅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博克图站</p><p class="ql-block">博克图原系蒙古语.意为”有鹿的地方”。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东铁路修至博克图境内,设站——博克图站。清光绪二十九年(1905年)7月13日,中东铁路总工程师尤格维志宣布中东铁路全线告成,次日通车营业。自此,博克剧站历经清朝政府,民国政府及日伪统治,直至全国解放的沧桑巨变。在博克图雅克岭战役、博克图38团兵变、苏炳文领导的博克图战争、扩日联军三支队的保卫战、剿匪战役中,经历了战火考验,为新中国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勿忘历史。励我前行。解汉言、博克图站历经几十年风雨,几十年变迁,几十年成长、如今年货物发运量达34万余吨,年运送旅客达17万余人,成为牙克石市与外界沟通的“门户’,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通道。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开通,博克图站这一重要垃纽,必将为新时期铁路发展及呼伦贝尔市经济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博克图站外</p> <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博克图</p><p class="ql-block">博克图是蒙语,意为“有鹿的地方”。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是大兴安岭通往松嫩平原的要塞地,也是滨洲铁路西部线的咽喉,301国道、博扎公路与滨州铁路博林线交汇处,历史上曾为驿站,雅鲁河源头所在地。辖区面积3988平方公里。有汉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11个民族聚居,现有户籍人口22606人。下辖4个社区、5个行政村,镇区具有典型的山城特色,地势南低北高,相差400公尺,当地人称之为“东西沟、上下坎”。房屋建筑多错落在山坡上下,白天抬头见山苍莽雄浑,入夜千家灯火,与星光汇成一片,仿佛置身于高楼林立的闹市之中,故有"昼看山景夜观楼”的美称。境内地势险要且多隘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战略要塞。沈阳军区原守备五师在博克图镇驻守长达23年。</p><p class="ql-block">博克图镇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文明古镇,镇区范围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历史建筑82处。2016年获评内蒙古自治区级首批历史文化名镇,2019年1月21日获评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p class="ql-block">博克图历史悠久,清雍正十年(1732年),卜奎至呼伦城间设置10个驿站,延博霍托驿站即博克图。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东铁路修至该地,于大兴安岭岭东建站博克图。中东铁路建设时期鉴于铁路运营里程及区段线路坡度等因素,1902年,建机车库、材料厂、电报所、医院、学校、教堂等附属设施,大批俄人涌入,铺路设市,博克图渐趋呈现镇貌雏形,日臻繁盛。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6月2日,建立博克图铁路交涉分局,佐治当地政务。1912年,博克图归布西设治局辖。1929年,岭以东归雅鲁县辖。1932年6月27日,归伪满洲国兴安东省管辖,1942年,布特哈旗在博克图设街公所。1950年1月23日,博克图划归喜桂图旗。1969年8月1日,喜桂图旗从内蒙古自治区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79年7月1日,喜桂图旗由黑龙江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4年1月,撤销喜桂图旗设立牙克石市,博克图镇隶属牙克石市管辖,</p> <p class="ql-block">去找百年水塔</p> <p class="ql-block">教育基地简介</p><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位于博克图镇铁路机务运用车间院内,这里汇聚了百年机车库、呼伦贝尔博克图中东铁路历史文化展览馆、蒸汽机车水塔。</p><p class="ql-block">百年机车库:始建于1903年,总面积6321平方米,是中东铁路沿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建筑,其扇形布局独一无二。建筑坐西朝东,20个并列库位呈扇面形相连,砖木结构搭配铁瓦覆顶,拱门圆顶与大门错落相连,20个圆顶构成波浪状正面,气势恢宏。东侧直径30米的圆形转盘可360度旋转衔接各库轨道,至今仍在使用。车库、转盘与铁轨构成的“三位一体”布局,既见证了中东铁路建设中各族工匠的协作智慧,更成为百年间多民族共居共荣的鲜活印记。</p><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历史文化展览馆(未开放)</p><p class="ql-block">蒸汽机车水塔:与机车库同期建于1903年,为壶状石木结构,占地面积42平方米,总高28米。1994年随蒸汽机车停用,2006-2007年两度受损,2017年经修缮恢复原貌,既是工业遗产的守护者,更是各民族共同保护历史记忆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张国政铁质雕像:为纪念1932年率民众抵抗日军进犯、最终牺牲的抗日英雄而建,由铁路职工用铁路器材手工打造,人像高1.90米,像基高3.20米象征1932年,基座14根钢轨象征东北沦陷14年。</p> <p class="ql-block">百年机车库始建于1903年。整体建筑呈扇形,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占地面积7130平方米,其设20个机车库、库外设有机车转问转盘,直径30米可旋转360度,与各车库轨道链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牙克石中东铁路遗址博物馆第三展区:百年机车库</p><p class="ql-block">博克图机务段机车库建于1903年,建筑面积7130平方米,坐西朝东,砖木结构,由20眼并列库房呈扇面形蝉联组成。机车库东侧建肴直径30米,可做360度旋转的机车、车辆调转方向转盘,与各眼车库轨道链接,现有14眼机车库仍在使用中。</p><p class="ql-block">机车库是为蒸汽机车检修而建设的。中东铁路机车检修可分为大修、中修和洗修(小修)三个级别进行,机务段一般只做洗修和白常维修,而机车的大修和中修则要入哈尔滨铁路总工厂进行修理的。</p><p class="ql-block">列车由东向西行至博克图,开始准备进入螺旋展线,因铁路有千分之十二的坡度,靠单机车功率很难完成列车的牵引任务,故必须用双机车前拉后推才能完成列车的牵引。由于这里的机车用量大、占位多,必然要设计、修建大规模的机车库。因而,博克图机务段的百年机车库才成为中东铁路西部线乃至全线中最大的机车库之一。</p> <p class="ql-block">张国政呼伦贝尔抗日救国军,原东北军三十八团营长,公元1932.11.30率领博克图镇军民,奋勇阻击日本关东军广獭师团服部支队入侵,拼死抵抗中弹牺牲。</p> <p class="ql-block">蒸汽机车水塔始建干1903年,水塔总高28米,石砌底座高240米,周长26 20米,塔身高8.74米,周长19.96米,金属水箱高12.89米,容积量240立方,搭顶高3.97米,为俄式术质伞状装饰。1995年蒸汽机车换代为内燃机车,水塔停止使用2013年3月,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牙克石中东铁路遗址博物馆第四展区:蒸汽机车给水塔</p><p class="ql-block">给水塔(或蓄水池)是为供给机车、列车、站段生产和沿线职工生活用水必不可少的设施,而统称为给水站的设置是根据机务段的建立地点和机车的用水量,大致规定每隔25-30公里设置一处,要有充足的水源,水源尽量靠近江河湖泊或挖井。修建给水塔或蓄水池,可就地取材用砖、木、石、金属皆可。</p><p class="ql-block">建于1903年的博克图给水塔,占地面积42平方米,水塔总高为28米;金属水箱高12.89米,容量为243.8立方米,水源取自雅鲁河。塔顶水箱间为木结构,为保温窗户设计的非常小;水箱间为双层木板,内贴毛毡;扬水系统用锅炉蒸汽机带动华氏泵;顶部水箱为双层铁板焊接而成。中东铁路时期铁路沿线的给水塔,外形都带有浓郁的伞式俄罗斯风格。</p><p class="ql-block">水源井有大口径浅井、集水井和管井三种。大口径浅井结构简单,以石、砖、木砌成,井深10米左右,直径4米至5.5米;集水井都设在较大的江河岸边,将水引入集水池内净化。这两种井的井水含有杂质,不适于饮用。管井是深水井,井深大约在50米以上,其水源充足且杂质少,适合饮用。</p> <p class="ql-block">百年段长办公室始建于1903年,是沙俄中东铁路满洲里至安达区段机务段长办公室。俄罗斯建筑风格,座北朝南,砖木结构,南北长24.25米,东西宽12米,建筑面积291平方米,内设教育室技术室、众务室,夫役室及卫生间等,1936年10月,伪满州国将国有铁路委托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经营,机务段改为机务机关区,机务段长办公室变为机务机关区长办公室。它见证了中东铁路的发展轨迹和历次重大历史的变迁。</p><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木刻楞建筑群</p><p class="ql-block">1902手,随着东铁路西部线开始建设,俄籍员工大量涌入博克图,其家属就地取材建设住房,木刻榜群落沿街兴起。</p><p class="ql-block">这些坐落于不同地点、建筑风格各异的采刻楞至今天多保存完好,成为百年小镇延续至今的一道别具特色的亮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丰盛的午餐在火车站附近几家特色小店购买,牛肉蒸饺、猪肉大葱馅饼、烧鸡、白菜炖豆腐、茄子玉米饼。人均不到30元,出门在外绝不能亏待自己。</p> <p class="ql-block">兴安岭螺旋展线1901年由俄国工程师鲍恰洛夫等设计督建,起士滨洲铁路兴安岭隧道东人口559公里0米,止于博克图段553公里625米,全长6 625公里。该处因地势高,落差大,故展线需自下而上盘旋至川岭进人兴安岭隧道;在544公里020米处,上下线路交叉,下线穿越长度为71.10米的立交隧道,两侧端口各建有碉堡1座,形成铁路防御体系。2007年9月,复线及沙力隧道开通,展线停止使用。</p><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国务院确定为会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兴安岭铁路隧道、螺旋展线、隧道坐标点石碑简介</b></p><p class="ql-block">兴安岭隧道、螺旋展线、隧道坐标点石碑始建于1901年,1903年正式通车。位于滨洲西部线561公里262米处,东经121°42’001.2”,北纬48°48'31.4”,海拔972.6米,线路标高差920~960米,曲线半径218米。兴安岭隧道穿越大兴安岭主峰,横贯至川岭工区和兴安岭车站之间,全长3077.20米,宽8米,高7米,两洞口高低差为36.9米。由意大利工程师普罗辛斯基第一次勘测设计,由鲍治洛夫工程师二次设计并最终勘定包筑了大兴安岭铁路隧道,该隧道是全国较大而又最早修筑的铁路隧道之一。兴安岭隧道东侧山岩陡峭,东侧洞口至雅鲁河谷落差大,越岭螺旋展线,需逐渐加高路基,螺旋绕行7.058公里后达到隧道东入口。展线绕行中于滨洲线544公里020米处,上下线路交叉,下部线路须穿越长71.10米的立体交叉式隧道。坐标点石碑位于兴安岭隧道岭顶,开凿兴安岭铁路隧道前修建,石质结构阶梯状,碑底2.85米,呈正方形,碑高17.2米。民间对此碑传说为纪念兴安岭隧道女工程师(莎力)所建,此说无人考证,也无人否定。</p><p class="ql-block"><b>“海满抗战”之博克图阻击战</b></p><p class="ql-block">1932年10月1日,在中共东北局任作田、宁匡烈组织的“东北民众救国军抗敌后援会”支持下,爱国将领苏炳文在海拉尔成立“东北民众救国军”,抵抗日寇侵略呼伦贝尔,“救国军”两战富拉尔基,血战朱家坎、激战昂昂溪、围攻齐齐哈尔、坚守扎兰屯、浴血博克图,坚持抗战68天,因弹尽粮绝,4000将士无奈从满洲里退到苏联,史称“海满抗战”。(摘自《内蒙古革命老区史》542页》)救国军转战富拉尔基(嫩江以北)一线,重创日军进攻。经过两个多月浴血奋战,大批官兵为国捐躯。11月30日,救国军全部撤至扎兰屯、哈拉苏一线。苏炳文从博克图派专列前往哈拉苏,将从扎兰屯撤退救国军官兵接至博克图,同时部署博克图阻击战。12月1日晨,日军铁甲车攻击至博克图站外东山口,距车站300米处,苏炳文所部负责阻击的第1团3营(连同兵工厂军工、山林队共500余人)在博克图火车站南北两侧迎击日军,掩护由博克图车站驶过的总司令部专列越过兴安岭后,又不计代价争取时间,将站内最后一列火车装满野战医院伤兵开出车站。</p><p class="ql-block">12月2日凌晨,日军向岭上救国军3营进攻。3营长张国政中弹阵亡。救国军被打散后,日军以装甲列车为前导,向兴安岭隧道进发。行至新南沟时,日军令工兵上尉荒木克业乘轧道车先期开路。当轧道车由螺旋展线向岭顶缓行时,博克图机务段副司机田大启、司炉李安义提开车钩,将两节装满石头的车皮顺岭放下。日军来不及躲避,轧道车被撞飞翻滚到山崖下,荒木克业上尉及10余日军,当场毙命。</p> <p class="ql-block">牙克石中东铁路遗址博物馆第二展区:兴安岭螺旋展线</p><p class="ql-block">“螺旋展线”位于铁路隧道的东口559公里0米至博克图段553公里625米处,全长6.625公里,海拔852米。因隧道东口处山岩陡峭坡度大、落差大,所以铁路无法直接修到隧道东口处。段长、工程师伯恰洛夫奇思妙想,在隧道东口至雅鲁河谷底充填筑石提高路基,并修建一条2公里长的螺旋形铁路穿山绕岭迁回山麓,自下而上盘旋至川岭的隧道东口。但在铁路绕行中因起点与隧道东口的线路标高相差悬殊,伯恰洛夫工程师又提出了在554公里020米处与经过的路铁上下交叉之地,修建一座长71.1米的小型隧道,称“兴安岭石头瓮道”,亦称“新南沟隧道”。这样,在“螺旋展线”中又开辟了一处降低落差高度的捷径抵达兴安岭隧道东口。至此,通过“螺旋展线”、“新南沟小隧道”的上下交叉线和“兴安岭隧道”,构成了让火车轻松穿越兴安岭的铁路建筑体系。这在当年中东铁路的设计与建筑上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意义,也是中东铁路在建筑技术方面的一大骄傲。伯恰洛夫工程师“‘螺旋展线”的天才设计,被世界业内人士誉为“伯恰洛夫环线”。</p><p class="ql-block">苏联时期,在“新南沟小隧道”两端口侧修建了两座钢筋混凝土防御碉堡,东侧碉堡占地面积168平方米,西侧碉堡占地面积318平方米,有多角度窥望孔、射击孔和厚重铁门及地下通道等防御结构。</p> <p class="ql-block">遗址公园中一些小俄俄式木房,为现代复健,只远观未靠近游览。</p> <p class="ql-block">山顶的螺旋展线铁道已经停运,枕木旁已经长满杂草。没有高空俯览是看不见穿越轨迹,加上没有了火车穿行,也就没有了活力,成为了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山顶上俯览碉堡</p> <p class="ql-block">依稀感觉到碉堡对铁道的守卫。</p> <p class="ql-block">虽然停滞一天就为看螺旋展线,只看见俩碉堡,而螺旋展线只能脑补了。但也不虚此行。千里迢迢到此、看见就是圆满。</p> <p class="ql-block">因为包车司机的推荐,临时决定在博克图住上一晚,第二天去乘坐全国唯一一趟坡度最大,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爬坡的火车。就在车站附近找了一个小宾馆。</p> <p class="ql-block">20元一人,绝回到我30多年前出差住宿标准(8元一天)。</p> <p class="ql-block">宾馆门口通往车站的路。</p> <p class="ql-block">爬上宾馆门口铁道天桥,拍摄最美夕阳下的车站。</p> <p class="ql-block">逆光下的轨道道道发亮。</p> <p class="ql-block">最美夕阳西下时。</p> <p class="ql-block">晚餐火力全开,小米稀饭、大米稀饭、白菜烧西红柿、小黄瓜咸菜、煮鸡蛋、玉米饼。清爽适口又养生。在这只有1-2千人的小镇入乡随俗,体验慢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