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快乐行之十:重逢美丽的那拉提草原

周定波

<p class="ql-block">8月10日,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从伊宁市区出发,前往梦中的那拉提草原。而这之前,侄儿还在担忧着不能抢到自驾票。只是老天眷顾,没有让黄牛有机会赚我们的钱,侄儿凌晨五点闹铃中获得力量,居然抢到了自驾票。</p> <p class="ql-block">我算是第二次来到那拉提空中草原了,但这次自驾进入,也还是第一次。驱车340公里后,我们从塔依阿苏入口进去。狭窄的盘山公路险峻的转弯处,看到竟还安排专人在值守指挥,这让我感到他们的安全措施有了提升。或许是因为5日那天伊犁州昭苏县夏塔景区出了特别重大安全事故的缘故吧。</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准格尔蒙古语意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相传是成吉思汗率领的大军,长途奔波来到这里,又冷又饿,人困马乏,翻过高地,看到一望无际的辽阔草甸之际,太阳的金光拨开阴云照射出来,让已经多日不见阳光的战士们为之精神大振,齐声高呼“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由此口口相传,这个面积达1848平方公里的地方,就叫“那拉提”了。它位于新疆伊犁新源县境内,地处天山腹地,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东端,是整个伊犁河谷的东大门,有人间天堂之美称。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之一,是世界上哈萨克人口聚居最集中的草原。每年的4月份开始,草原就进入了五彩斑斓的花季,大片的绿油油的草场,一直延续到秋季来临。</p> <p class="ql-block">与第一次见到这里时无法抑制的兴奋心情相比,这一次看到的草原,已经略显枯黄,心情也随之低八度了,颇生了许多遗憾和失落。原来这8月中旬的高山草甸,像久别的小媳妇,急匆匆要回秋日的娘家啊。而对于我的家人们来说,第一眼看到那拉提空中草原,着实让他们兴奋不已,忘却了旅途的劳累和疲惫,不停地用手机的相片,记录下人生的这一次不远万里的倾情相遇。</p> <p class="ql-block">我在雪山消融的溪流边漫步,听流水的潺潺声,耳边仿佛就飘荡起王琪那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曲,把相隔几百公里的牧羊人养蜂女那浪漫的爱多情的爱,抒发成哀怨凄婉却激荡着真情的故事。“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而今天,我们相隔万水千山来看你,捧着远比牧羊人来得更真诚的心,在游牧人家往雪莲谷的网红桥边上的落叶松旁,在远处的雪山上流淌下来的溪水边净手,面向高山、森林、草原,面向牛羊马群这些草原的精灵,静静地凝望蓝得那么纯粹的天空,自由地呼吸着那么纯净的空气。所有这几天鼻息中隐约漂浮着的牛羊马粪的味儿,此刻已经荡然无存。</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心向往驰骋在草原。孩子们总应该骑一骑骏马吧?当高高的台地上那两个13岁年纪的小孩牵马过来,我就叫住他们,每人50元一次的价格,让我们的两个大小孩体验感爆棚。这两个哈萨克族的小牧民,已经很熟练的在帮助父母挣钱了。牧民的孩子早当家。这让我想起李娟作品《阿勒泰的角落》,有对牧民孩子的细致描述。她在《孩子们》一章中写到了她家帐篷后面毡房子里住着的卡万家的小儿子,只有8岁,秋天牧业转场南下的时候,他的父母让小家伙独自一人背着干粮,手持小柳枝,徒步四十多公里,一个人赶着三头牛,沿着一般没人会走的森林边上的小道,走了两三天才走出深山,把牛送回山下的家里。这么小的孩子,就能独自完成父母的交办的重任,真是不可思议。而父母居然也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干着全劳力的活。要知道这阿勒泰的深山老林里面,狼啊、熊啊等野生动物,可是并不鲜见!李娟在作品里都感慨:“我所面对的是一种古老的、历经千百年都没什么问题的生活方式,它与周遭的生存环境平等共处,息息相关,也就成了一种与自然不可分割的自然了。生长其中的孩子们,让我感觉到他们的坚强、纯洁、温柔、安静,还有易于满足、易于幸福——这也是自然的。”</p> <p class="ql-block">当我看着周家那两个大孩子,坐在那两个13岁小女孩小男孩操控着的马背上,行走而不是疾驰在草原上的时候,就觉得不一样的天空下,城里的孩子,和牧场草原上的孩子,就像圈养和放养的不同,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还是有本质的差异。这不仅是孩子们的问题,也还有我们家庭、学校培养方面的问题。譬如家庭教育中有没有教给孩子独立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并且从小就坚持让他们养成习惯?譬如学校教育中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有没有考虑留给孩子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洗一洗晒一晒打扫卫生等生活自理方面的事情,并将之作为一个科目来考核?健全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其实也应该成为学校技术课中的一门。</p> <p class="ql-block">曾经地广人稀的草原,如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昔日深山老林杳无人烟的草原,如今有多少追寻诗和远方的心灵,放空,放飞,放下,自由翱翔。在河谷草原,我漫步在草丛间,蒲公英在风中摇曳的身姿,似少女的背影,靓成人世间最动人的画面。“世界就在手边,躺倒就是睡眠。嘴里吃的是食物,身上裹的是衣服,在这里,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遗憾。”李娟的阿勒泰,我的那拉提。是啊,第一次来时看到那碧绿的草原,洁白的毡房,和远处高挂着的雪峰,如珍珠撒落在大地上的成群的牛羊,我心中的远方,竟就是青春年少时的诗。</p> <p class="ql-block">这次重逢,躺下就是躺平的幸福感,似乎实现了。所有生活中的不快,所有职场中的无奈,所有人世间的苦难,在这里都随风飘散。内卷式的职场,最终还是要活成躺平的模样,任谁都无法改变。返回的路上,刷到不少无人机拍摄下的镜头。我觉得,那蜿蜒盘旋的天路,竟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歌,唱响在天地;更像是你留在高山峡谷的泼墨,展览在历史的星空,闪亮而澄澈。</p> <p class="ql-block">这一夜,我们美美地让那拉提的晚霞,披在梦中,幸福地躺平在了养蜂女的甜蜜里。</p> <p class="ql-block">备注:封面照引自《视觉中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