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博物馆

甘蔗园

<p class="ql-block">踏访海昏侯国:一座博物馆里的西汉往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进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朱红的建筑檐角如飞鸟展翼,将人瞬间拉回两千多年前的西汉。穿过刻有“海昏侯国”字样的门阙,展厅内昏黄的灯光下,数千件文物静静陈列,像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信笺,诉说着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跌宕起伏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首入眼帘的是“王侯威仪”展厅,这里最震撼的莫过于那套完整的编钟与编磬。青铜编钟历经千年,钟体上的蟠螭纹依旧清晰,轻轻凑近,仿佛能听见当年宫廷宴饮时,乐声穿越殿宇的回响。一旁的青铜雁鱼灯堪称“汉代黑科技”,灯体设计巧妙,烟雾可通过雁颈导入水中消解,既环保又美观,让人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转过展柜,“金辉璀璨”展区堪称视觉焦点。玻璃柜中,马蹄金、麟趾金、金饼整齐码放,阳光透过玻璃洒在金器上,流淌出温润而耀眼的光泽。讲解员说,这里出土的金器重达百余公斤,是汉代列侯墓葬中迄今发现最多的一次。凝视着这些刻有“上”“中”“下”字样的金饼,不难想象当年海昏侯国的富庶,也隐约能窥见刘贺从帝王到列侯的身份落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让人驻足的,是“日常生活”展区的文物。一套陶制的炊具、漆器制成的食盒,甚至还有保存完好的稻粒,生动还原了刘贺被贬后的生活场景。其中一件青铜染炉格外有趣,炉身小巧,可用来加热酱料,可见即便是失意的王侯,也未曾放弃对生活细节的讲究。展区角落的一枚“大刘记印”玉印,玉质温润,印文遒劲,既是身份的象征,也似在默默诉说着主人复杂的一生——从昌邑王到西汉皇帝,再到海昏侯,短短二十多年,历经大起大落,最终归于平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馆时,夕阳正为建筑镀上一层金边。那些金器、玉器、青铜器不再只是冰冷的文物,它们串联起一段被尘封的历史,让那个曾充满争议的刘贺,变得立体而鲜活。海昏侯国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命运沉浮,更是西汉盛世里,权力、财富与人性的缩影,值得每一个踏访者细细品读。</p><p class="ql-block"> 2025.9.16</p> <p class="ql-block">  咏海昏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掷龙袍作海侯,千镒金辉锁故愁。</p><p class="ql-block">唯有编钟鸣未歇,犹随逝水说沉浮。</p>